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意义探讨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宏观环境,明晰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促进智慧医疗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基于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讨论智慧医疗发展的宏观环境。结果/结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医疗发展,智慧养老和疾病诊疗的需求逐步扩大,新兴技术飞速进步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利好环境。但其发展也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社会接受度低、信息孤岛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宣传培训,突破技术瓶颈,保障信息安全,促进智慧医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质护理结合手术室细节护理对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6月本院收治的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手术室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程...  相似文献   
73.
免疫佐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佐剂的期望不仅是提高抗体的量 ,还在于优化抗体的质及特异性诱导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随着对佐剂作用机理研究的逐渐深入 ,人们提出了模式识别理论等新观点。本文试对佐剂机理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4.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在结核病免疫预防方面,参考WHO的建议,对新生儿在出生时立即接种卡介苗[1-3]。因此,卡介苗是目前接种者年龄最小的疫苗,也是接种后异常反应报告较多的疫苗[4]。鉴于卡介苗接种人群的特殊性,卡介苗的质量至关重要,而疫苗质量保证的关键是风险识别与控制。本文对卡介苗成品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以期减少卡介苗上市后的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75.
<正>自1890年科赫发明用于结核病免疫治疗的结核菌素(tuberculin),1907年奥地利人V.Pirquet将结核菌素作为结核病诊断试剂以来[1],产品也从滤液蛋白粗提物改进为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在结核菌素用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逾百年后的今天,该类产品依然在结核病辅助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卡介苗接种阳转考核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结核病疫情的变化,早在2002年我国研究者已经发现"靠单纯DOTS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无法解决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人群发展为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伐地那非是临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一线药物,但疗效在不同人群中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ED患者PDE5基因第2外显子Val 93 Ala基因多态性对伐地那非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70例ED患者给予伐地那非口服1周,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PDE5基因分型,观察不同基因型治疗前后性功能指标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70例ED患者中AA型为201例,AG型为44例,GG型为25例,基因型分布符合H-W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伐地那非治疗后性生活持续时间、性生活满意度和IIEF 评分各项指标在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等位基因携带患者有效率显著低于A等位基因携带患者.结论 伐地那非治疗ED的疗效和个体遗传因素有关,PDE5基因G等位基因携带者疗效较差,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对卡介菌(BCG)CpG DNA复合佐剂-02系统(BC-C02)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其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以流式细胞法检测经CpG DNA与细胞体外共培养后B细胞内TLR-9,巨噬细胞内IL-12、TLR-9表达,以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CpG DNA刺激后IL-12的分泌。单纯H1N1抗原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及三个剂量抗原添加CpG DNA后免疫小鼠, 每组 20只动物,免疫后测定其抗体效价及H1N1病毒感染后死亡率。经Mtb感染后豚鼠,以Ag85B+ BC-C02疫苗低、中、高组与BC-C02及生理盐水(NS)进行免疫治疗,每组10只豚鼠,观察动物脏器结核病变指数。同时分别检测CpG DNA注射小鼠后IgE产生和复合佐剂BC-C02注射豚鼠后全身过敏毒性。结果 BC-C02中的生物佐剂可刺激B细胞增殖[佐剂组CD19+%为41%,培养基对照组(NCS)组为27%;t=-4.40,P<0.05];促进B细胞内TLR-9表达(佐剂组CD19+TLR-9+%为2.8%,NCS组为1.1%;t=-5.92,P<0.05);上调巨噬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表达(佐剂组F4/80+I-A/I-E+%为82%,NCS组为31%;t=-4.32,P<0.05);可促进巨噬细胞内TLR-9和IL-12的分泌(佐剂组F4/80+I-A/I-E+TLR-9+IL-12+%为2.1%,NCS组为0.1%;t=4.80 ,P<0.05)。BC-C02中的生物佐剂作为H1N1疫苗佐剂,在检测时间内(5、7、14、28 d),PBS组4个时间点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均<10; H1N1低剂量组滴度<中剂量组滴度<高剂量组滴度,抗原复合CpG 组均高于单纯抗原组,且佐剂可促进抗原特异性IgG2a的提高。H1N1保护力实验中,PBS组、H1N1低剂量组、H1N1低剂量+CpG DNA组、H1N1高剂量组、H1N1高剂量+CpG DNA组存活率分别为30%、50%、90%、100%、100%,显示佐剂可提高40%动物存活率。Mtb潜伏感染动物经疫苗治疗后,对照组动物100%病变,疫苗组完全转阴的动物达到30%,而且病变指数<30的动物达到60%~70%。佐剂注射小鼠后IgE抗体与NS无区别,豚鼠过敏毒性试验显示佐剂不会引起动物全身过敏反应。结论 BC-C02既能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也能诱导体液免疫反应,并能提高疫苗保护效力,可作为一种新型疫苗用佐剂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口内小切口入路结合电动磨骨器械治疗下颌角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对32例面下部宽大的求美者行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于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对应颊龈沟位置向内做约1 cm切口,骨膜下剥离后对双侧下颌角、下颌体行长弧形磨骨.结果 所有求美者的术区均愈合良好,无切口裂开、血肿等现象发生.随访21例求美者4 ~12个月,面下部轮廓明显变窄、缩小,下颌缘曲线平滑规整,下颌角切迹消失,面部形态满意,面部瘢痕不明显,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口内小切口入路结合电动磨骨器械治疗下颌角肥大,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面部轮廓的微创方法,操作简便,且能保留下颌骨生物力学功能和颏部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制一种重组人血白蛋白蛋白质含量RS2国家标准品,用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等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选取重组人血白蛋白产品作为原料,经质量浓度9 g·L-1 NaCl溶液稀释后除菌过滤分装。在8家实验室按经确认和验证的方法进行协作标定并开展稳定性监测。结果 8家实验室采用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福林酚法(Lowry)、紫外测定法(UV)、2,2′-联喹啉-4,4′-二羧酸法(BCA)等测定本批标准品,蛋白质含量实验室间均值为1 961(Min 1 904,Max 2 063)μg·mL-1,95%置信区间(1 917,2 016)μg·mL-1;实验室间标定结果均值标准差52.89,标准误18.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0%。2~8 ℃持续对该标准品进行稳定性监测19个月,蛋白质含量未发生趋势性变化,建议本品按2~8 ℃保存和运输。结论 重组人血白蛋白蛋白质含量RS2国家标准品符合相关规定,可以发放用于重组人血白蛋白相关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针刺对金黄地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下丘脑背内侧核(DMH)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CT)9:00分别给予捆绑对照、8-羟基-丙胺-四氢柰(8-OH—DPAT)、光脉冲和电针刺激。2小时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动物VMH和DMH中nNOS阳性细胞并对此进行计数。采用ANOVA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VMH和DMH中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增加,光照组和8—0H—DPAT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在主观白天CT9能影响VMH和DMH内n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