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彭怡新  雷义萍  施欢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83-185,189
目的 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器械灭菌循环中断的原因,并探讨相应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宜春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循环系统器械灭菌循环中断原因,并分析相关处理措施.结果 在2886次灭菌循环中,循环中断163次,总发生率为5.65%,原因包括水分过大(52次,31.90%)、物品超载(45次,27.61%)、物品摆放不规范(23次,14.11%)、禁忌物灭菌(12次,7.36%)、吸附性物质过多(14次,8.59%)、过氧化氢气体出口不通畅(3次,1.84%)、人为取消(7次,4.29%)及不可控因素(7次,4.29%).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器械灭菌循环中断与器械水分过大、物品超载、物品摆放不规范、禁忌物灭菌、吸附性物质过多、过氧化氢气体排气孔不通畅、人为取消及不可控因素密切相关,科室应针对各因素规范待灭菌物品干燥、包装、装载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维护保养灭菌设备,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至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2.
为做好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防治工作,笔者研制出一种呼吸道排泄物消毒器,并获国家专利(ZL256911.4).现就其结构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对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5例口腔正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25例.A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B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治疗,C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64.
65.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改变刺激和压迫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并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1].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多见,占50%~60%,是由突出的颈椎间盘,增生的小关节及钩椎关节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引起,可累及1根或多根神经根,单侧多见,亦可为双侧,根型症状如麻木、疼痛是本型中典型症状[2].而传统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痹证"范畴,多系中老年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经筋失养,加之长期生活习惯不好,再受风寒湿之气,邪入经络,经气痹阻,多种病因合而致病.  相似文献   
66.
彭怡 《中外医疗》2013,32(14):172-172,17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慢性肾盂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该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75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正常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结果,测量肾内小动脉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速度。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均等,肾盏变形、缩窄、回声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75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中有97.3%患者的局部肾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肾内小动脉血流速度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出慢性肾盂肾炎,为患者及时接受合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显著地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
周围性面瘫恢复后继发面肌痉挛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丹  彭怡  唐荣 《西部医学》2012,24(12):2389-2390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恢复后继发面肌痉挛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1月经康复科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继发面肌痉挛58例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原因拟定预防措施。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病时患侧耳痛伴偏头痛39例(67%),发病时患侧乳突前缘疼痛伴味觉减退19例(33%)。58例患者中41例(70%)在7日内予电针治疗,17例(30%)患面瘫者在7日内予面部按摩刺激,以上患者在面瘫康复后,都继发患侧面肌痉挛。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进行强电针和按摩属于超强刺激,这样的超强刺激是面肌痉挛继发的主要因素,在临床中应高度重视,减轻刺激强度,以减少和避免继发面肌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新生儿期多种危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机械通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我科1997年3月~2000年12月期间的因呼衰而运用机械通气治疗的24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9.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感染,可发生在宫内、产时或产后,孕妇宫内感染时,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于出生3~4d发病,产时感染多由于吸入阴道的含病毒的分泌物,于出生1周发病,多由新生儿接触母亲、婴儿室工作人员等途径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预后。根据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现将我院新生儿科2001~2005年收治的18例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0.
我院于1996年10月采用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0一所研制的YLC—1型医用婴儿氧舱,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44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回病例来源本组病例来自本院住院的窒息新生儿,均为足月儿,并发轻度至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男23例,女ZI例,年龄最大5天,最小为产后6小时,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15例,中度29例;对照组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龄最大6天,最V。为产后1小时,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14例,中度3O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情分度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O.0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