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21.
牙源性颌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怡  邵益森 《江西医药》2009,44(8):840-842
牙源性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的,可以分为根尖周囊肿(radicalcyst,Rc)、始基囊肿(primordial cyst,Pc)、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Dc)、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等。牙源性颌骨囊肿多发生于青壮年.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  相似文献   
22.
一起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尸体消毒处理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有效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死于禽流感的病人尸体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处理。方法参照《人禽流感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规定方法,采用化学消毒法进行病人尸体处理。结果用含有效氯3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棉球或纱布填塞尸体口、鼻、耳、肛门、气管切开处等所有开放通道或创口,再用浸有上述浓度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后送至殡仪馆火化。结论通过对病人尸体的消毒处理、火化,达到了无害化目的;并针对尸体消毒的具体处理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3.
背景:不同疾病状态的个体由于体内生化病理环境的差异,其单核-巨噬等细胞对各种体内外刺激因素的反应性亦存在一定差异。 目的:拟观察健康个体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差异。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水平的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6/12在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对象: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高危及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另选健康个体作为对照,均经临床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符合健康人判断标准,受试者对试验知情同意。 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从血浆中分离低密度脂蛋白,以Cu^2+诱导法对其进行氧化修饰。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塑料吸附法从健康个体、冠心病高危及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以80nmol/L佛波酯刺激48h使之转化为巨噬细胞。实验按单核细胞取材群体不同分为3组,即健康个体组、冠心病高危组和冠心病组,同时设对照组,对照组只加培养基,实验组另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至终末浓度为80mg/L。 主要观察指标:培养24h和48h后收集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胆固醇的变化。 结果:单核细胞经80nmol/L佛波酯诱导24h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冠心病高危组和冠心病组大部分细胞已由圆形变成多角形状,形态变化较对照组及健康个体组明显。48h后,光镜下可见单核细胞已转化为典型的巨噬细胞。油红O染色发现,与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48h后培养细胞中出现了大量的红染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提示细胞内总胆固醇明显增加,其中胆固醇酯含量大于游离胆固醇,符合泡沫细胞的特征。同时发现,来自冠心病患者体内的单核细胞更易被诱导形成巨噬细胞,且其发生泡沫化程度较健康、冠心病高危个体者高。 结论:源自冠心病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内的单核细胞较健康个体者更易被诱导分化形成巨噬细胞,且后者更易发生泡沫化。  相似文献   
24.
结核免疫水平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卡介苗纯旦白衍生物(PPD)试验作为监测人群结核免疫水平的方法的有效性.方法879名儿童接种卡介苗12周后,做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PPD试验阳转率为85.55%,阳转率与卡痕直径呈正相关.结论PPD试验可用于监测人群结核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5.
医院既是诊断、治疗疾病的场所 ,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阵地。因此 ,住院患者 ,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简称肝炎 )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患者在患传染病的同时 ,非常渴望了解有关肝炎的传播途径、治疗效果及愈后注意事项等情况。近几年来 ,武汉市传染病院全面开展了以护士为主 ,医护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 ,深受病员及家属的好评 ,对该院住院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如下。1 入院宣教解除患者忧虑及心理负担肝炎患者一入院 ,首先由一名专业责任护士接待 ,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具体内容主要有介绍病区环境、医务人员情况、检查地点…  相似文献   
26.
我院母要同室已经开展了5年,母要同室母乳喂养后黄疸患儿明显增加,其中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也逐渐提高,总结近2年黄疸患儿中的母乳性黄疸26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不同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炎对患者上切牙区牙槽骨密度、高度及龈沟出血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行正畸治疗的中度牙周炎患者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1),实验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唇侧固定矫治器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上切牙区牙槽骨骨高度和骨密度变化。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上切牙区腭侧牙槽嵴顶处(L1)骨密度降低,实验组下降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切牙区解剖根尖点冠方1 mm处(L3)骨密度显著减低,但实验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2组上切牙区牙槽骨高度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上切牙牙根吸收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切牙压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均降低,且实验组变化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较常规唇侧固定矫正更有利于上切牙区牙槽骨骨密度恢复,且两者对骨高度影响相同,两者均为安全有效的正畸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8.
29.
本文收集了我院1995年5月~2000年4月住院的164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简称流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探讨其对应措施。 1 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164例病历,主要从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居住地址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