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一种新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鼠的气管插管是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重要步骤,在某些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大鼠实验中,顺利的大鼠气管插管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1]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摸索到一种较为有效的、安全的气管插管方法,并与常规的气管切开插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取SD大鼠3 0只,体重在180~2 2 0g ,雌雄不限。随机分为2组,即气管切开插管(TTIT)组和直视下导引钢丝引导插管(VLGIT)组,每组15只,称体重,阿托品0 .0 2mg/kg肌肉注射,3 0min后硫贲妥钠5 0mg/kg腹腔注射,待大鼠完全麻醉后固定四肢和头部,用内直径2mm的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62.
63.
漏斗胸是最常见的胸壁畸形,发病率尚无确切数据,几项针对在校学生的大宗调查显示其发病率约0.1%~2%[1,2,3]。漏斗胸患者多无自觉不适,部分患者可有呼吸困难、活动耐受量下降、心动过速、胸痛等症状,外观畸形严重者还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4,5]。漏斗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其发生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背景[6,7]。多数学者认为生长发育期肋骨、肋软骨生长的不平衡和不对称是漏斗胸等胸壁畸形发生的主要机制[8,9]。  相似文献   
64.
患儿男,2岁。因"进食困难伴喘鸣3月余"就诊于本院PICU。入院后胃镜检查显示食管入口处呈盲端,镜身无法通过(图1、图2),初步诊断"食管入口闭锁?"。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科。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营养不良貌;舟状腹,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菲薄;呼吸促,可见吸气性三凹征,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吸气性喉鸣音及痰鸣音。患儿入我科后无法进食,多次行胃镜检查见食管开口处为盲端。造影检查示造影剂无法顺利通过(图3)。为解决患儿肠内营养问题,联合普外科行胃镜探查术+胃造瘘术。为恢复消化道正常功能,我们决定为患儿进行手术治疗。考虑到高位食管闭锁吻合困难及食管闭锁两端距离近2个因素,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件号:201905183-1),在征得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我们决定采用磁压榨吻合技术(magnetic compressive anastomosis,MCA)进行食管压榨成形术以恢复食管连续性。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大鼠脑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R1(NMDAR1)表达的影响,探讨MP对DHCA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制作大鼠DHCA模型。雄性SD大鼠1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HCA模型组和MP处理组。观察DHCA60 min,再灌注2、6、12 h及1、2、3、7 d时NMDAR1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HCA模型组和MP处理组大鼠NMDAR1蛋白表达均升高,于1 d到达高峰,后逐渐降低,于再灌注7 d恢复至正常水平。MP处理组大鼠再灌注后2、6、12 h,1、2 d5个时间点NMDAR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发现MP能抑制DHCA脑细胞凋亡。结论 MP对DHCA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与抑制NMDAR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中药血府逐瘀汤对日本大耳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血液流变学、胰腺血流量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逆行胰管注射5%的牛磺胆酸钠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于3、9、24h取标本观察各组血清酶学、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胰腺和回肠血流量的改变及胰腺的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与ANP组比较,中药治疗组血清淀粉酶由(4336.73±1482.27)IU/L降至(1942.79±621.36)IU/L(P<0.01);ANP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性指数和红细胞电泳分别为9.64±2.52、3.27±0.54、51.43±11.42、2.92±0.73、0.94±0.23、7.65±1.96,而中药治疗组分别为7.78±2.73、1.72±0.25、42.75±8.86、2.23±0.63、0.78±0.12、5.66±1.86,与AN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治疗组胰腺和回肠的血流量分别为(0.509±0.103、0.454±0.068 ml/min-1·g-1)与ANP组(0.353±0.084、0.303±0.086 ml/min-1·g-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组胰腺间质水肿,炎性浸润减少,腺泡细胞胞浆空泡减少,胰腺实质可见少量出血和坏死,粒细胞聚集和粘附较少.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显著改善大耳兔ANP血液流变学,增加胰腺和回肠血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糖尿病从痰湿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卫 《江西中医药》1998,29(5):33-34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现已从原来单纯强调气阴两虚、阴虚燥热辨证,进展到从血瘀、痰湿、肾虚、脾虚辨证。笔者近4a通过对本院糖尿病住院病人的观察,发现痰湿与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运用中以化痰除湿立法,辨证施治,收到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逆行胰管注射5%的牛磺胆酸钠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于3h、9h、24h、48h取标本观察各组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改变,及胰腺的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与ANP组(30.31±7.27mIU/mL,19.54±6.25mIU/mL)比较,中药治疗组(50.95±6.33mIU/mL,47.67±6.94mIU/mL)血清胰岛素水平在24h、48h相比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P组(2.98±0.43,2.87±0.44)比较,中药治疗组(2.16±0.31ng/mL,2.07±0.29ng/mL)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在24h、48h相比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胰腺间质水肿,炎性浸润减少,腺泡细胞胞浆空减少,胰岛细胞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早期内分泌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细胞遗传学检查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对511例遗传优生咨询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11例中正常核型434例占84.93%,染色体异态54例占10.57%,异常核型23例占4.5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不孕不育、先天畸形、智力低下及性腺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遗传优生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前诊断,加强围产期保健,有助于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