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观察小青龙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笔者将2015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CT、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呼吸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中医症候积分等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CT,Pa O2,Pa CO2,FVC,FEV1/FVC,FEV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CT和Pa CO2低于对照组,Pa 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老年AECOPD患者实施小青龙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促使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下降,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以树突状细胞(DC)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因具有恢复免疫平衡和消灭肿瘤干细胞的潜在优势,有望在治愈肿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世界上第一个治疗性DC疫苗已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但是,大部分DC疫苗虽然体外及动物实验结果良好,但临床疗效欠佳、异质性大.就DC免疫治疗的优势、已经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转染淋巴瘤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采集初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大的淋巴结和外周血,分别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培养,均分为实验组(rAd-p53-DC)、对照组(rAd-DC)和空白对照组。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转染2种来源的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Western blot鉴定P53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L-12的含量,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经rAd-p53转染的两种来源DC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结果表明,实验组DC的表型(CD1a除外)CD83、CD80、CD86和HLA-DR表达均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P53蛋白的表达上调,培养上清液中IL-12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明显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且刺激能力随rAd-p53-DC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也能刺激同种自体淋巴细胞增殖,但较实验组差(P<0.05)。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TL效应)检测显示,实验组介导同种异体的淋巴细胞杀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且淋巴结来源DC的CTL效应明显高于外周血来源DC(P<0.05)。结论:rAd-p53-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解决淋巴瘤的微小残留病、DC免疫耐受等问题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功能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15例初诊的ITP患者给予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体外分离15例正常对照及13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DC;用CpG-ODN 2216刺激外周血pDC并与之共培养24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IFN-α、IL-6、TNF-α的含量;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DC的TLR9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①治疗前pDC产生IFN-α、IL-6、TNF-α水平〔(960.83±164.65)pg/ml,(156.15±39.89)pg/ml,(137.31±35.44)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16.67±105.98)pg/ml,(89.13±21.48)pg/ml,(88.53±25.81)pg/ml,P<0.05〕;治疗后pDC产生IFN-α、IL-6、TNF-α水平分别降至(678.46±128.88)pg/ml,(97.77±26.31)pg/ml,(103.08±26.42)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pDC的TLR9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pDC的TLR9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pDC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表达的TLR9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下调TLR9的表达,抑制pDC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而对ITP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5.
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一个被广泛研究的人类细胞因子[1],不仅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多种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疗效.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虽缓解率低.但对部分患者可达治愈的效果[2],这是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以外,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其他一切治疗都无法达到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对移植物细胞构成的影响及其对H-2半相合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 以C57BL/6J(H-2b)雄性小鼠为供鼠,C57BL/6J(H-2b)×BALB/c(H-2d)F1代雌性小鼠为受鼠,以常规动员方案(单用G-CSF)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加用3 d剂量分别为2 mg/kg(小剂量组)、10 mg/kg(中剂量组)及50 mg/kg(大剂量组)的甲泼尼龙动员造血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中T细胞亚群、DCI(HLA-DR+CD11c+细胞)及CD34+细胞,干细胞回输后观察移植后的排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及生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动员方案中加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的各实验组移植物中CD3+T细胞比例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CD4+T细胞比CD8+T细胞下降更为明显,CD4/CD8+比值显著下降,而CD+CD25+T细胞比例则显著上升,DC1比例下降,CD34+细胞比例上升.CD3+T细胞、CD3+CD4+T细胞和CD34+细胞百分比在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植活率分别为90%、100%、100%、80%.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HLA半相合移植受鼠aGVHD严重程度均明显下降(P<0.05),不同剂量的实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小鼠生存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中剂量组较小剂量组延长(P<0.05),但大剂量组反而较中剂量组缩短(P<0.05).结论 动员方案中加用甲泼尼龙可选择性去除供鼠移植物中的T细胞,同时下调其中DC1比例,提升CD34+细胞比例,使H-2半相合小鼠移植后GVHD明显减轻,生存期延长.一定剂量的甲泼尼龙不会增加移植排斥风险.  相似文献   
67.
后中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采用后中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本组 46例 ,随访 3~ 12个月 ,按Nakai分级 :优 40例 ,良 5例 ,可 1例。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 ,适用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68.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重度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临床以严重的贫血、感染、出血为主要特征。SA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SAA起病急,病情重,病情进展快,目前随着对SAA的深入研究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对于其治疗策略也发生了改变。从经典的免疫抑制治疗,即主要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到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应用及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均不同程度促进SAA患者的造血功能重建,极大改善其生存及预后,成为当下SAA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SAA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一个被广泛研究的人类细胞因子[1],不仅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多种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疗效.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虽缓解率低.但对部分患者可达治愈的效果[2],这是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以外,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其他一切治疗都无法达到的.  相似文献   
70.
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一个被广泛研究的人类细胞因子[1],不仅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多种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疗效.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虽缓解率低.但对部分患者可达治愈的效果[2],这是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以外,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其他一切治疗都无法达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