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医患沟通培训各要素对培训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医患沟通培训各要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1993年1月1日至2009年5月31日期间发表的有关医患沟通培训随机对照研究英文文献;计算各研究培训效果的效应尺度;采用Inverse-variance-weighted oneway ANOVA方法对沟通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研究设计方法和沟通培训内容等各要素与培训效果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关于医患沟通培训的总体培训效果为中等强度.在培训对象方面,对医生、护士或医护混合培训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 7).在培训方式方面,采用的培训方式越多,培训效果越好(P=0.001 2),其中在培训中采用演示和反馈对提高沟通培训效果有显著作用(P<0.05).在培训内容方面,对"医患信息交流和患者教育"和"从生物-社会-心理角度理解患者问题"沟通技能的培训对提高沟通培训效果有显著影响(p=0.000 2,P<0.000 1) .结论 当前医患沟通培训的总体效果接近中等强度,在沟通培训各要素中,培训方式(演示和反馈)和培训内容("医患信息交流和患者教育"和"从生物-社会-心理角度理解患者问题")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重庆市教学医院对护生实习评价方法,找出不足,分析原因,为指导临床教学选择更有效的实习评价方法,提高临床实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用性。[方法]采用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方法调查问卷对重庆市8家教学医院236名教学组长进行调查。[结果]在参考其他护理人员意见、参考学生自我评价舜口病人意见方面,实际采用者比例低于认为有必要采用者。绝大部分临床带实教老师选择病室和真实病人进行考核。教学组长认为评价本科护生最有效的方法依次是观察法、考试法和整体护理考核法,而其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依次是考试法、观察法和个别提问法。大部分临床带教教师采用连续评估法对本科护生进行实习评价。[结论]重庆市教学医院各科室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方法各不相同,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需要建立统一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对护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实习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可靠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应用我院已培训考核的护患冲突场景下的标准化病人(SP)培训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临床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40名进行沟通能力测试,之后按培训脚本设置的护患冲突场景,让护生扮演临床护士与考核合格的SP进行沟通,以培训护生的沟通技能,当受训护生已经完全掌握脚本内容并领会到其中的沟通技巧后,再以相同方法行沟通能力考核,并将培训前后的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护生沟通能力总得分有很大提高,其中收集信息、给予信息和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方面的能力提高最为显著。[结论]选择临床真实的护患冲突案例为依据编写脚本并培训SP,用合格的SP对护生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能明显提高其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大专生临床带教方法,培养具有全面素质,面向21世纪新型护理人才,我院结合科特色,实行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护生科研意识,启迪创造性思维;使用整体观提高护理大专生临床实习带教,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护患沟通中出现的沉默行为,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模型。方法根据有效沟通的6个步骤,以沟通前、沟通中、沟通后为阶段,初步制定护患沟通中沉默行为的应对流程。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权威程度0.8,2轮函询后结果趋于一致。最终形成护患沟通中7个主题、3种类型沉默的应对流程。结论沉默应对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护理人员正确识别护患沟通中的沉默行为,依据应对模型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减少护患沟通不良导致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及采取不同应对方式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在我科住院的 13 8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应对方式的测量 ;并将采取积极因素和消极两种应对方式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进行测评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 1) 13 8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对生活事件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人数明显高于积极应对方式人数 ;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患者的年龄长于积极应对的患者 ;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 2 )SCL 90总分及因子分比较 :对生活事件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总分高于积极应对方式组 ,两组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其中 10个因子中有 9个因子消极应对组与积极应对组相比相差非常显著 (特别是忧郁、焦虑和阳性项目数两组有极显著的差异P <0 0 0 1) ,而有精神病性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 1)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对生活事件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且原发性青光眼病随年龄增长人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人数越多 ,反之 ,年龄偏小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多采取积极的方式对待突发的生活事件。 ( 2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对心理应激的应对方式多寻求自已安慰自己、逃避、克制自己的情感或通过其他活动来解脱。 ( 3  相似文献   
17.
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的基础,是医学生以及临床医护人员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在2000年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al essential requirements,GMER)中强调交流能力是医学生的核心能力。医患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患合作性建设型伙伴关系的建立。为  相似文献   
18.
缪春玉  张绍蓉  李燕萍  曾琴  郝娜 《护理研究》2012,26(28):2619-2621
[目的]调查重庆市教学医院对护生实习评价方法,找出不足,分析原因,为指导临床教学选择更有效的实习评价方法,提高临床实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用性.[方法]采用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方法调查问卷对重庆市8家教学医院236名教学组长进行调查.[结果]在参考其他护理人员意见、参考学生自我评价和病人意见方面,实际采用者比例低于认为有必要采用者.绝大部分临床带实教老师选择病室和真实病人进行考核.教学组长认为评价本科护生最有效的方法依次是观察法、考试法和整体护理孝核法,而其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依次是考试法、观察法和个别提问法.大部分临床带教教师采用连续评估法对本科护生进行实习评价.[结论]重庆市教学医院各科室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方法各不相同,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需要建立统一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对护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实习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可靠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曾琴  郭树英  张绍蓉 《全科护理》2014,12(2):115-116
介绍国内外报道的各种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的利弊和适用范围,以供各培训机构参考应用,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