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建立一套适于医学检验系学生的课余实验控制体系。以组织胚胎学实验室为试点。组织医学检验系学生在课余进行了一系列现代组织切片及组织化学实验。通过设计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较适合于医学检验系学生的课余实验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梯度式适应性训练的素质培养模式。该体系有序、有效地对医学检验系学生参与课余实验和科研活动进行了规范,提高了本科生课余实验的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对~(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后的小鼠卵巢,经当归治疗后其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卵泡的细胞器于照射后第10d 出现改变,而实验组小鼠卵泡内的细胞器形态正常。  相似文献   
143.
背景:细胞凋亡是维甲酸导致早期胚胎异常发育的原因之一,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介导的细胞凋亡是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 目的:观察维甲酸对体外培养小鼠囊胚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囊胚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改变。 方法:获取妊娠3.5 d小鼠囊胚,分别在含0,1和10 μmol/L维甲酸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24 h,用带有荧光标记的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维甲酸对小鼠囊胚细胞凋亡的效应;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维甲酸对小鼠囊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所有组均观察到囊胚细胞凋亡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高剂量维甲酸组中囊胚细胞凋亡荧光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和阳性面积率均显著升高(P < 0.01)。结果提示维甲酸可促进体外培养小鼠囊胚细胞凋亡和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证实了维甲酸对小鼠胚胎的发育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不同时期小儿皮肤毛细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TGF-β1可能是影响小儿皮肤毛细血管瘤增殖与退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cyclinE在皮肤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年~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经病理明确诊断的皮肤淋巴瘤蜡块40例,其中22例MF、7例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6例其他类型的T细胞淋巴瘤、5例B细胞淋巴瘤。另外20例皮肤炎症病变,包括10例银屑病、10例副银屑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组织内cyclinE的表达。利用HPI 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yclinE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皮肤淋巴瘤中cyclinE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cyclinE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淋巴瘤与皮肤炎症病变之间cyclinE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yclin E异常高表达促进细胞增殖,从而在皮肤淋巴瘤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与数种血管形成因子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手术切除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标本及5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以及血管形成有关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D。结果:在血管瘤增生期,ER、VEGF、MMP-2及组织蛋白酶D均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瘤退化期,仅ER和组织蛋白酶D有较高表达;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对照中,ER、VEGF和MMP-2表达极弱,组织蛋白酶D有少许表达。结论:雌激素与多种血管形成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对血管瘤的病理发生过程发挥作用,对血管畸形则无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MSCT在腕头月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价值,减少漏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腕头月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的影像表现,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24例患者中,月骨脱位2例,月骨周围后脱位22例,其中不伴有腕舟骨骨折的单纯月骨周围后脱位18例,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4例;合并尺桡骨远端骨折4例7处,合并腕骨撕脱性骨折6例7处。X线平片准确诊断月骨脱位2例、单纯月骨周围后脱位16例、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2例,漏诊单纯月骨周围后脱位2例、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1例,误诊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1例,漏诊腕骨撕脱性骨折4例5处。CT薄层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全部准确显示脱位及骨折(100%)。结论:X线平片是腕关节损伤的首诊方法,对腕头月关节脱位具有一定诊断价值。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头月关节脱位及脱位类型,可全面观察骨折情况,对避免漏误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内FAK的表达及临床的意义。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组(n=10);当归治疗组(n=10),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细胞内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FAK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大量的棕黄色颗粒沉积,FAK表达呈阳性;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内可见一些棕黄色颗粒,FAK表达呈阳性;缺廊再灌注损伤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少量和未见棕黄色颗粒,FAK表达呈阴性;当归治疗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密集分布的棕黄色颗粒,FAK表达呈阳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当归治疗组、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之间FAK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当归治疗组与假手术组之间FAK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9.
为探讨胚胎发育时期心肌细胞糖原含量的变化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 ,对 3~ 8个月胚胎心脏进行切片 ,并作图像分析 ,观察胚胎心肌细胞内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心肌细胞内能源储备的增加 ,对提高心肌细胞收缩力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手术切取的40例胃癌经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结构改变。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组织切片确诊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29例诊断为复发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局部复发及脏器或网膜、腹壁等转移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CT诊断肿瘤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29例,其中,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或肿块13例,病变有不同程度强化;经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的有9例,4例未见局部复发。结论:CT对胃癌术后复发有较高价值,但对于局部复发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