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10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649篇
预防医学   24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31篇
  6篇
中国医学   304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患者,男,63岁。因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思睡、呼之不应3个月,于2011年4月14日入住我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5℃;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60mm Hg;心率:9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脑出血关系,为脑出血早期病情变化机制和脑出血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观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01例健康人,271例脑出血病人发病1~3 h、24 h、14 d检测ACA(IgG、IgA、IgM)水平。结果脑出血组ACA阳性率(43.91%)高于健康组(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随着病情加重ACA阳性率逐渐增高,随发病时间的延长ACA阳性率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IgA、IgM相比IgG更为敏感(P<0.01)。结论 ACA与脑出血病情程度呈正相关,ACA可作为评价脑出血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IgG ACA最为敏感,免疫机制可能在脑出血早期病理变化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93.
两宋时期,理学思想和传统的伦理道德渗透在医学教育中,影响着医学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医学生医德、医术、心态、自学以及质疑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揭示了两宋时期以德才兼备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从医学人才整体发展来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94.
穿心莲有效部位Poloxamer188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Poloxamer188穿心莲有效部位的聚合物胶束。方法薄膜水化法制备穿心莲有效部位聚合物胶束,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结果载药胶束包封率为(85.7+2.1)%,载药量为(1.11+0.09)%,粒径为(198.32+3.35)nm。结论载药Poloxamer188胶束制备工艺简便易行,为中药制剂提供了新剂型。  相似文献   
995.
异位妊娠是危害育龄妇女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也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尽早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36例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护理均抢救成功.现将围手术期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长效达菲林联合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对辅助生殖技术(AR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不孕要求实施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6例,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长效达菲林联合囊肿穿刺组(实验组)与单用长效达菲林组(对照组)囊肿大小变化、早卵泡期(基础)FSH、LH、E2水平、Gn启动日FSH、LH、E2水平、取卵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及IVF-ET结局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卵巢大小、基础内分泌及启动日LH、E2、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穿刺组囊肿全部消失,未穿刺组96个囊肿31个消失。实验组启动日FSH低于对照组,取卵日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胚胎数、成熟卵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而要求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尤其不愿手术的患者,可以先行囊肿穿刺术,同时使用超长方案ART治疗可获得更多优质胚胎数,因而可能有助于提高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MRI在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确定更合适的SUVmax诊断阈值,探索血浆EBV-DNA在发现鼻咽癌复发转移方面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放疗结束至少6个月后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复查的鼻咽癌患者208例,均进行MRI、PET/CT及EB病毒DNA检查(均在1个月内完成)。以活检病理结果或影像学的密切随访(至少1年)作为诊断鼻咽癌是否局部复发的标准,对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共有83例患者确诊为鼻咽癌局部复发,125例确诊为无局部复发,后者中77例伴有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PET/CT和MRI对鼻咽癌局部复发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 vs. 67.5%,90.4% vs. 92.0%,89.9% vs. 82.2%。当诊断临界值SUVmax=3.85时,PET/CT的诊断准确性最高,与SUVmax=2.5相比,特异性(89.6% vs. 68.0%)和准确性(89.4% vs. 78.4%)均有显著提升。对纳入患者中治疗失败患者的EB病毒DNA分析发现,局部复发患者的血浆EBV-DNA检测敏感性低于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局部复发肿瘤患者的SUVmax值与血浆EBV-DNA存在相关性。  结论  18F-FDG PET/CT对鼻咽癌局部复发和放疗后改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优于MRI。SUVmax诊断阈值设为3.85时可获得更好的诊断效能。血浆EBV-DNA检测在鼻咽癌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较灵敏,局部复发者的阳性率并不高,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价值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张瑜  徐明  孙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8):1417-1419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HIE新生儿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HIE患儿52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常温组26例,其中轻度13例、中度9例、重度4例)和常规治疗加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26例,其中轻度12例、中度9例、重度5例),常温组维持体温在36.0~37.5 ℃,亚低温组维持鼻咽温度在(34.0±0.5)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 h、48 h、72 h和120 h,采用耳廓微循环检测技术对其进行微循环动态监测(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细静脉流速和微血管畸形率).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HIE患儿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细静脉流速、微血管畸形率均有显著改变,尤其是在24 h内最为明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而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这种微循环变化也会越显著.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患儿的红细胞聚集率、白色微小血栓出现率在恢复期下降得更快,细静脉流速恢复更快,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而微血管畸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IE新生儿微循环发生障碍,且这种变化与HIE严重程度成正比;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有利于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999.
糖尿病足是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溃疡可以深浅不一,并有或不并有感染。坏疽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个足。到2010年糖尿病将达到2亿。在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发生组病的多15—20倍,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85%的患者因病变溃疡、坏疽截肢。因此,糖尿病足逐渐成为近几年护理研究的热点。通过治疗及相应护理,收到良好的疗效。下面通过几个方面讨论糖尿病足的分析及护理。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抗凝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4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抗凝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抗凝治疗能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