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筛查在早中孕期胎儿(孕11~14周)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间6058例早中孕期孕妇(孕11~14周)彩色多普勒检查,经本院引产病理证实52例严重胎儿畸形病例.结果 经本院引产病理证实的严重胎儿畸形52例(包括6例双胎畸形).单纯NT≥3mm合并严重胎儿畸形31例,NT<3mm合并严重胎儿畸形15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筛查早中孕期胎儿畸形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早中孕期常规筛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58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并经死亡评审讨论的158例围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3.24‰。常见死亡原因依次为出生缺陷(32.28%)、脐带因素(27.85%)、不明原因死胎(9.50%)、早产(8.86%)、胎盘早剥(6.96%)、早发型子痫前期(5.06%)。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孕前以及孕期保健意识;严格孕期管理,加强产前筛查与诊断,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积极有效防治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蟾蜍灵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蟾蜍灵组,除正常组外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7.5 mg/kg,1周后,蟾蜍灵组每天腹腔注射蟾蜍灵0.1 mg/kg,持续3周,每周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3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等相关指标,比色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肾小球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的表达?结果:蟾蜍灵能够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和血脂水平,减轻足细胞病变,抑制过氧化反应,降低肾皮质中ILK的高表达?结论:蟾蜍灵通过保护足细胞,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水平,而其抵抗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下调ILK蛋白的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在蟾蜍灵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系膜细胞增殖,蟾蜍灵干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Lucifer Yellow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观察GJIC的改变,RT-PCR法测定间隙连接蛋白(Cx) 43、45、40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结合Fura-3染色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结果:MTT结果显示蟾蜍灵能够抑制PDGF-BB引起的系膜细胞增殖(P0.05),同时伴有细胞[Ca2+]i浓度升高(P<0.01);蟾蜍灵干预则可改善PDGF-BB引起的GJIC的抑制,下调PDGF-BB引起的Cx45和Cx40 mRNA的表达(P<0.01),同时降低细胞[Ca2+]i浓度(P<0.01)。结论:蟾蜍灵可能通过从转录水平调节系膜细胞Cx45和Cx40的表达,降低细胞[Ca2+]i浓度,改善GJIC从而抑制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5.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兼论杂病的辨证论治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千百年来有效地指导着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施治,并为后世温病学、方剂学的发展作出极其重要的贡献,被后世称为方书之鼻祖。清代雍正曾把它定为医人进修三书(《伤寒论》、《类经》、《本草纲目》)之一。但因该书文字古朴,言简义赅,寓意深奥,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蟾蜍灵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换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1)对照组;2)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度为5μg/L);3)蟾蜍灵+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蟾蜍灵和TGF-β1(浓度为5μg/L),按蟾蜍灵的浓度分为A、B、C 3个亚组:分别为1×10~(-9)、1×10~(-8)和1×10~(-7)mol/L。72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用实时定量PCR、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TGF-β1组HK-2细胞从原有典型的铺路石样上皮细胞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胞质内大量表达α-SMA,同时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蟾蜍灵处理后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减轻,胞质内α-SMA的表达减少(P0.05),同时E-cadherin的表达明显恢复,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蟾蜍灵能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换,对肾脏病治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系膜细胞增殖是多种肾疾病的共同表现,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可减轻多种疾病的肾损害,文中拟观察不同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GMC)HO-1的表达,探讨其在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大鼠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蟾蜍灵刺激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刺激组、蟾蜍灵+PDGF-BB刺激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HO-1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H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GF-BB刺激组细胞HO-1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蟾蜍灵干预后可抑制PDGF-BB引起的系膜细胞HO-1 mRNA的表达下调(P<0.05),而蟾蜍灵对正常系膜细胞HO-1 mRNA的表达无影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细胞HO-1蛋白的表达与HO-1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PDGF-BB可能通过诱导大鼠系膜细胞HO-1的表达减少引起系膜细胞增殖,蟾蜍灵可抑制此作用,对系膜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研究唐氏综合征胎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4年来42例经染色体诊断为唐氏综合征的病例临床资料。结果42例孕妇其中高龄产妇20例,单纯因高龄行染色体检查12例,超声诊断畸形3例,超声异常5例。年龄小于35岁22例,其中唐氏征筛查高危8例,超声异常2例,畸形10例,超声异常伴有唐氏征筛查高危1例,1例孕期无异常发现,分娩后证实。40例患者中6例继续妊娠者,1例拒绝随访,1例发生胎死宫内,3例存活并发生胎儿宫内发育受限,1例臀位分娩生后证实。结论高龄孕妇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超声检查对于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NT增厚的患者积极建议进行产前诊断。对于胎儿可治疗的畸形要求继续妊娠者需要积极除外染色体疾病的风险。对于临床晚期出现的宫内发育受限的患者亦要高度警惕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70.
悸,即跳动感,可发生于心、胃脘部、腹部等处,其节律与心跳相符。《伤寒论》按其部位不同分别称作心悸、心下悸、脐下悸。无论何种悸,其基本病机均是心脏受到了各种病因的扰动,破坏了心阴心阳、心气心血的平衡。根据《伤寒论》中悸证的病因病机,可分为虚实两类。1 虚证心悸虚证心悸的病因,主要是气血阴阳之不足,心神失于温养所致。如原文64条指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论述了发汗过多,损伤心阳,心阳不足,空虚无主,故心悸不宁。又如原文102条指出:“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