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54例临床特征及其抗真菌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分析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997年至2007年住院治疗的154例隐脑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对不同初始治疗方案的疗效及转归作进一步分析.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离散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根据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 154例患者中51例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呕吐和意识障碍为病程中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涂片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8.44%和78.95%,而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率高达100%.154例患者中共有12例治疗未满7 d而未纳入疗效评估,其中9例死亡,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对其余142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估,两性霉素B组、氟康唑组、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3%(36/46例)、33.3%(8/24例)和76.0%(38/50例),两性霉素B组、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组的疗效显著优于氟康唑组(X~2=13.6354,12.5509;均P<0.01).随访1年,有11例失访,余143例患者的归因病死率为19.58%,全因病死率为28.67%,两性霉素B组、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氟康唑组.结论 非AIDS相关隐脑的病死率仍较高,且与初始治疗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其中以两性霉素B单用或联合氟胞嘧啶疗效最佳,而采用氟康唑单用或联合氟胞嘧啶初始治疗的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12.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对人类最具威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针对其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目前已建立多种基因分型技术,如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及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t)acterial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MIRU)基因分型技术等~([1]).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温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队列标准化疗方案的治疗转归,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4.
在强效核苷及核苷酸类药物(NAs)抗病毒治疗时代,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但血清HBV DNA消失仅提示病毒的逆转录过程被有效抑制,并不能真实反映肝细胞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的转录活性状态。另一方面,部分经过长期治疗的患者肝组织ccc DNA接近耗竭或残余静默,但因HBV DNA片段的整合,血清HBs Ag仍持续阳性。如何真实地评判肝细胞内ccc DNA的存在和转录活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血清HBV RNA为来自肝组织内ccc DNA转录体,因未能有效地转换成rc DNA,转而以HBV RNA病毒样颗粒的方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在NAs治疗下,血清HBV RNA能够定性反映肝组织内的ccc DNA是否有转录活性。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在现有治疗手段下很难达到CHB的"完全治愈"。对此,笔者提出了从"部分治愈"、"准临床治愈"、再到"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的阶梯性提升模式,建议以ccc DNA消失或静默为基础、以HBV RNA持续阴性为依据的"部分治愈"预测NAs停药后复发或病毒学反弹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的以血清HBs Ag低水平作为"准临床治愈"标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血清HB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更需要在未来可能的真实世界的应用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5.
血瘀证动物模型制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瘀证动物模型制作的回顾与展望张文宏,查良伦血瘀动物模型的建立既可作为“血瘀证”病理生理之研究对象,又可用于筛选和研究有效的方药。一个好的“血瘀证”动物模型应该既能体现“血瘀证”相关的脉症,如“瘕”,舌质青紫,瘀斑,出血等,又能反映“血瘀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建立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AS-PCR)方法,检测katG基因315位点的突变。方法 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的katG序列,分别设计出3条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采用MAS-PCR技术,检测katG基因315位点的突变以间接判断对异烟肼的耐药性。同时与常用的RFLP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对临床分离异烟肼敏感株(30株)及异烟肼耐药株(54株)分别采用MAS-PCR和PCR.RFLP方法同时进行扩增,敏感株均未见有突变。MAS-PCR对耐药株的检出率为88.9%(48/54)。对于RFLP方法无法检出的S315N类型的突变亦能检出。结论 MAS-PCR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快速、经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7.
16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黄士通,查良伦,黄政,张文宏(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上海200032)冠心病发病和心肌缺血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密切相关。本文对166例冠心病、78例冠心合并高血压、150例其他心血管病和7...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调查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的治疗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监测。方法:入组的99例MDR-TB患者中,属氟喹诺酮耐药株引起的71例,属氟喹诺酮敏感株引起的28例,对MDR-T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MDR-TB患者均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痰涂片、痰培养检查结果和临床结局,使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MDRTB患者的总体治愈率为51.5%,个体化治疗完成后仍有8.5%的患者复发。MDR-TB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12个月后,痰检阳性者治疗失败率为93.5%,治愈率6.5%;而痰检阴性者的治愈率为90.6%,治疗失败率9.4%。单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MDR-TB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大于40岁(P=0.034)、氟喹诺酮耐药(P0.001)和不含氟喹诺酮方案(P=0.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R-TB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为氟喹诺酮耐药(P=0.001,OR值为7.06),治疗方案含氟喹诺酮是保护因素(P=0.025,OR值为0.40)。结论:MDR-TB的总体治愈率不理想,个体化治疗完成后治愈患者仍有较高复发风险;MDR-TB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12个月的痰检结果对预后有很高的预测价值,该时间点可能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时机;氟喹诺酮耐药是MDR-TB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方案中加用氟喹诺酮是MDR-TB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检测上海地区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的rpoB基因突变,评估线性探针分析(LiPA)法快速检测突变位点的意义。方法:对58株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及DNA测序,从中选取18株耐药株和10株敏感株并应用LiPA法检测其突变位点,结果:LiPA法准确地检测出18株耐药株中17株的rpoB基因突变,10株敏感株均无突变;LiPA法检测耐药菌的敏感性为94.4%,与药敏结果的符合率为96.4%,结论:LiPA法可用于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的快速检测,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inhA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纯化表达产物。方法:构建含目的基因的表达质粒pET-24b/inhA,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检验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然后以异丙基硫代-B-D-半乳糖苷(IPTG)对其诱导,获得稳定的高表达菌后对其产物以Nit-NTA Superflow亲和柱进行纯化。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显示所构建的重组质粒已成功地克隆了inhA基因;转化pET-24b/inhA的大肠杆菌可大量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500的蛋白,产量最高可达细菌蛋白总量的30%左右;经Nit-NTA Superflow亲和柱纯化后可得到纯度99%以上的蛋白。结论:inhA基因克隆、表达获得成功,并得到了高纯度的inhA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