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研究免疫胶体金试纸法(PTH试纸法)与在注射纳米碳后依据医师经验判断法在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快速鉴别甲状旁腺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3月—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90例患者参与试验研究,对获取的155例标本行经验判断、甲状旁腺试纸检测及病理检测。所有手术均由高年资专科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142.
为了适应升格高等学校的教学需要,我院于2003年9月成立了功能实验室,经培训、调试、预试实验,在2004年3月投入使用,承担了2003级临床医学方向各专业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部分实验及2002级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本科班功能实验的教学任务。功能实验室的建设使我院基础医学实验条件大大改善,实验设备全面更新,实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评价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行为住院患者,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随机抽取120例出院病历,对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他啶针、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拉定胶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为67.5%,其中预防用药达74.1%,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占43.2%,病原学检测送检率仅为13.6%。不合理用药主要是用药时间过长,占不合理形式总数的28.8%。结论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较多,治疗性用药病原检查标本送检率低,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4.
第31届圣·安东尼奥国际乳腺癌研讨会于2008年12月10日至12月14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举行。这是关于乳腺癌专题的一次国际性盛会。目前,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已经成为国际上乳腺癌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索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算法对体检人群未来罹患糖尿病的预测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03年8月-2019年4月在南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多次进行团体参检的36 292例非糖尿病人员,分层随机选取70%样本,以首次体检的性别、年龄、BMI、腰围、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等34项指标作为自变量,以相对首次体检时间的5年内是否罹患糖尿病为因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算法分别建立糖尿病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应用于剩余30%样本,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进行预测效果的评价。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算法模型的AUC分别为0.906和0.910,在最佳临界点上,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和84.3%,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算法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85.2%。  结论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LightGBM算法模型对体检人群的未来糖尿病患病风险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法30只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同期肌注生理盐水;激素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肌注;治疗组给予以上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同时每日使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观察股骨头组织结构和血流量。结果激素组股骨头骨小梁稀疏、变细,脂肪细胞增大,电镜下骨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染色质边聚,空骨陷窝明显增多为(24.8±7.62)%,股骨头血流量为(0.197±0.083)ml·min-1·g-1;治疗组未发现骨小梁形态变化,空骨陷窝为(15.2±5.47)%,股骨头血流量为(0.262±0.092)ml·min-1·g-1。治疗组血流量较激素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空骨陷窝与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长程使用类固醇激素同时应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可提高股骨头血流量,改善骨组织结构,预防或减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钛合金经过超声微弧氧化处理后,以植酸作为偶联剂载纳米Cu-HA,是否能够提高钛合金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选用小鼠的成骨细胞MC3T3-E1。实验分组为:A组钛合金超声微弧氧化,B组钛合金超声微弧氧化掺杂纳米HA植酸,C组钛合金超声微弧氧化掺杂纳米Cu-HA植酸。通过SEM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检测表面元素,CCK-8用于检测细胞位于3组实验试件表面增殖和粘附能力,采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检位于试件表面的小鼠成骨细胞的骨架铺展状态。结果:细胞粘附、增殖能力的检测中3组材料的顺序为C组﹥B组﹥A组,C组试件表面的成骨细胞铺展情况表现最佳,B组次之,A组最低,钛合金超声微弧氧化掺杂纳米Cu-HA植酸膜层能够促进小鼠的成骨细胞MC3T3-E1粘附、增殖,并提高了细胞生物活性,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钛合金经超声微弧氧化后载掺杂纳米Cu-HA植酸的涂层较钛合金超声微弧氧化及钛合金超声微弧氧化后载纳米HA膜层更具有促进成骨细胞早期的黏附、增殖的能力,并能有效的促进成骨细胞的铺展。  相似文献   
148.
张慧明  许慧  廖文彦 《天津医药》2019,47(8):855-858
摘要: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相关性及ScvO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30例。分别记录患者失血前后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ScvO2值及失血量,分析患者失血前后HCT差值(ΔHCT)、Hb差值(ΔHb)、ScvO2差值(ΔScvO2)与PPH失血量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ScvO2对PPH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失血前后患者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后ScvO2较失血前降低(P<0.05)。ΔHb、ΔHCT与失血量无相关性(P>0.05),ΔScvO2与失血量呈负相关(r=-0.817,P<0.001)。ΔScvO2诊断PPH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657~0.991,P=0.003)。以ΔScvO2=-6.90为诊断界点时,其对PPH的诊断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9.4%。结论ΔScvO2与PPH失血量呈负相关,可以作为PPH患者失血量评估及辅助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9.
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病率极高、极难治愈的皮肤恶性肿瘤, 其中转移性黑色素瘤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虽然化疗和免疫疗法(如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发展迅速, 药物抵抗的高发率仍是治愈率低的主要问题。因此, 目前研究热点逐渐转移至"运用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和药物反应预测"。随着检测技术的日新月异, 很多新型生物标志物被发现, 甚至已作为治疗靶点。本文从基因水平和表观遗传学水平总结黑色素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并讨论其对疾病诊断、发展和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 为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结节微创旋切术后血肿形成影响因素及其预后。方法:选取有完整随访记录的68例(79枚结节)乳腺结节患者,对其均行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结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于术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时超声复查血肿形成及吸收情况,分析血肿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68例患者术后24 h有44例形成血肿,术后一周血肿吸收4例(占9.1%),术后1个月血肿吸收19例(占43.2%),术后3个月血肿吸收40例(占90.9%),术后6个月血肿吸收43例(占97.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纤维腺瘤良性乳腺病变、周边组织结构以脂肪组织为主、结节深度≤0.65 cm或≥1.5 cm和血流信号Adler血流分级2级或3级为血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OR=6.8,OR=14.1,OR=4.7;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良性结节微创旋切术后血肿形成后无需特殊干预,可于6个月基本消失。非纤维腺瘤的良性乳腺病变、结节周边以脂肪组织为主、结节过深或过浅以及结节血流较丰富(血流信号Adler血流分级≥2级)是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此类结节应警惕血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