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苦参碱(Matrine)是豆科槐属植物苦参、苦豆子、广豆根等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1].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苦参碱对原代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观察,用MTT比色法比较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神经细胞生存率的影响,以期为研究苦参碱对中枢神经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试剂 1.1 试验动物:为新生大鼠,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房提供,浙动字医第22-9601009号.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观察伊立替康(CPT-11)对大鼠脑透析液中的组胺(H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伊立替康(CPT-11)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的方法检测大鼠脑透析液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研究CPT-11对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注射CPT-11后脑内的组胺、5-HT含量比空白组及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随着时间和药物代谢的变化,HA及5-HT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且给药后分别在162.5min、320min达到顶峰。结论 CPT-11可升高大鼠脑内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推测抗癌药CPT-11可能对中枢神经组织中HA、5-HT产生影响,单胺类神经系统可能是CPT-11作用靶点之一使之达到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头颅侧貌轮廓与软组织标志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实现X线头影测量的自动化,开发自动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建立自动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并经临床35例正畸患者的对比测量分析。结果:手测与机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自动识别听速度显著快于人机交互及人工定点。结论:自动软组织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能更准确更方便地对软组织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外周血干细胞(PBSC)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CHF)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共入选CHF患者14例,CHF 患者入院后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 (药物与介入f台疗)基础上给予包涵体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商品名:惠尔血),300~600 μg/d, 皮下注射,连用5 d。第6日经美国 Baxter 公司生产的 CS3000PLUS 血细胞分离机,分离 PBSC 悬液57 ml,采集后的干细胞悬液未做任何处理,常规经皮经腔导管技术建立一支或多支狭窄动脉通道,利用 OVER THE WIRE球囊封闭缺血相关动脉,并将分离的 PBSC 经 OVER THE WIRE 导管中心腔注入缺血相关动脉远端。在PBSC动员时观察有无骨痛、乏力、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心绞痛或心哀加重,及一些少见的并发症:自发性脾破裂、严重化脓性感染、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在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及采集过程中观察有无低钙性口唇麻木、抽搐、迷走神经反射性面色苍白、晕厥、心绞痛发作、心衰加重等;在自体 PBSC 经冠状动脉回输过程中可出现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停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低血压等。结果:在 PBSC 的动员、分离、采集及回输中总的不良反应11例,其中PBSC动员时不良反应占28.5%(4/14),骨痛占21.4%(3/14),发热占7.1(1/14);PBSC分离时的不良反应占28.5%(4/ 14),低钙性口唇麻木占21.4%(3/14),心绞痛发作占7.1%(1/14):PBSC经冠状动脉回输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占21.4%(3/14),频发室早占14.1%(2/14),血压下降占7.1%(1/14)。结论: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5.
高锰酸钾急性中毒报告甚少,我们见到一例,报告如下: 男,23岁,1974年3月11日因误服高锰酸钾5克,6小时后就诊。即感口腔、咽喉、胸骨后、上腹部烧灼痛,恶吐,8时许在当地以喝清水4,000毫升洗胃,然后口服石蜡油、氢氧化铝凝胶、鸡蛋清,肌注阿托品。当日13时半到医院,除上述症状外,并轻度头胀痛,有时寒战。血压120/80毫米汞柱,神清,面部  相似文献   
36.
B超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比研究氟伐他汀与普鲁脂芬治疗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346例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患者(Ⅱa或Ⅱb),采用氟伐他汀钠组176例,每日晚一次用药,每次20mg,普鲁脂芬组170例,每日3次,口服药每次100mg,疗程12周。结果:氟伐他汀钠和普鲁脂芬组用药前后比较,血清胆固醇(TC)平均降低25%和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降低32%和12%,甘油三脂(TG)平均降低22%和40%,高密度脂蛋-胆固醇(HDL-C)平均升高5%和14%。结论:氟伐他汀钠降低血清TC和LDL-C的作用比普鲁脂芬更好(P<0.001),降低血清TG和升高HDL-C的作用,普鲁脂芬比氟伐他汀钠更好(P<0.00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似,但氟伐他汀钠较轻。  相似文献   
38.
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微循环血管网络定量分析技术,开发了一套用于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定量分析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眼底照相、图像采集、图像显示、处理、参数测量及显示和诊断结果(包括图像和测量洁果)打印输出、眼底图谱等几部分。临床应用显示,该系统有助于高血压眼底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9.
X线颅面影像自动识别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自动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简化测量步骤,为临床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提供简便可靠的方法。方法 应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一定的人工智能,用Visual C语言编程,采用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增强图像;用Laplacian和Canny进行边缘检测;通过对各解剖结构建立模板,实现软硬组织轮廓线的自动描绘。结果 本系统能自动提取软组织轮廓线,并对软组织标志点进行自动识别和测量分析;对下颌骨各标志点、耳点和蝶鞍点都能自动识别,并能自动生成硬组织轮廓线。结论 X线颅面影像自动识别分析系统是头影测量更方便、更准确的工具。  相似文献   
40.
我们开发了一套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用于定量分析体外锥--板血流模拟装置实验中内皮细胞--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测量的参数包括反映在流态下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的细胞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形态指数和倾斜角,和反映流动状态下血小板--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相关参数血小板粘附率、表面粘附密度、血小板扩散系数和表面作用常数等。该系统已在实验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