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对梅毒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评价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在梅毒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意义。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梅毒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67例梅毒及其中经治疗后随诊18~24个月的21例患者作血清检测。对5年来诊治的临床一期、二期梅毒血清抗体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一期梅毒WB检测出现不同抗体谱条带,其中均有相对分子质量为47000的条带,RPR试验及TPPA部分为阴性。经治疗后随诊18-24个月的21例梅毒患者.18个月内检测时WB9.52%阴转,24个月时28.57%阴转;TPPA阴转的情况同WB;RPR滴度随疗后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6个月内28.57%阴转,24个月85.71%阴转:结论:相对分子质量为47000、17000的条带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既敏感又特异:部分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在经过有效治疗后2年,梅毒抗体可以完全消失;RPR试验可用于梅毒治疗期间的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麻杏二陈汤加减辅治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喘息的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4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麻杏二陈汤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FEV1、FVC高于常规组,EOS、IgE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IL-10在H.pylori相关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与COX-2、iNO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例H.pylori相关性胃炎患者,均行H.pylori检测确定H.pylori感染情况,行病理组织学检测明确病理分型、胃黏膜炎症程度,行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中IL-10、COX-2、iNOS表达。分析H.pylori感染情况、病理诊断与组织分型结果,明确慢性胃炎患者H.pylori感染与病理炎症程度、病理分型的关系、IL-10表达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比较H.pylori阳性胃炎不同病理类型中COX-2、iNOS表达情况,分析H.pylori阳性胃炎患者IL-10与COX-2、iNOS表达的相关性。结果:74例慢性胃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59例,阴性15例,H.pylori检出率79.73%。H.pylori阳性与阴性患者在炎症程度的分布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H.pylori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患者居多,而阴性患者则以轻度为主。74例患者中31例为IL-10阳性、43例为IL-10阴性。IL-10阳性患者中的H.pylori阳性率(93.55%)显著高于IL-10阴性(69.77%)患者(P<0.05);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率在H.pylori阳性患者中为59.32%,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的20.00%(P<0.01);iNOS阳性表达率为61.02%,显著高于阴性患者的20.00%(P<0.01)。H.pylori阳性不同病理类型胃炎患者的IL-10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阳性胃炎(IM+Dy)患者的COX-2阳性率(84.62%)高于CSG(44.00%)患者(P<0.05);CAG患者的iNOS阳性率(80.95%)显著高于CSG(44.00%)患者(P<0.05)。H.pylori阳性胃炎患者的IL-10表达与COX-2(r=-0.566,P<0.001)、iNOS(r=-0.465,P<0.001)表达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IL-10为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保护因子,在H.pylori阳性患者中具有高阳性率。且IL-10与H.pylori阳性患者的COX-2、iNOS表达呈较强负相关,可通过对COX-2、iNOS表达的下调作用降低慢性胃炎患者的恶性病变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有效减少患儿痛苦,以及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对350例患儿进行静脉留置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350例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无1例因应用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35.
张小艳  孙旭光 《眼科》2012,21(5):322-322
男性,6岁。自出生起双眼虹膜呈蓝灰色。家族无近亲婚配史。头发、眉毛及皮肤均无异常。视力:右眼0.8,左眼0.6。裂隙灯检查: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虹膜表面呈蓝灰色纤细绒毛样,虹膜纹理呈辐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IL-10、iNOS在H.pylori相关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免疫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及预防胃癌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因各种症状于我院行胃镜检查并诊断为胃炎者110例,取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检测,其中符合实验研究条件7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标本中IL-10、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IL-10、iNOS在H.pylori(+)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5%、61.02%,与H.pylori(-)组的13.33%、20.00%相比,两种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增加(P<0.05)。H.pylori(+)组,IL-10、iNOS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0%、44.00%,慢性萎缩性胃炎分别为38.10%、81.00%,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分别为38.46%、61.54%。IL-10在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NOS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表达显著增高,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pylori(+)组,IL-10与iNOS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65,P<0.001)。结论:IL-10、iNOS两种因子与H.pylori感染相关。iNOS与胃癌的发生有关。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IL-10可能抑制了iNOS的过度表达及活性,在H.pylori相关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从医院数据管理平台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57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分为良恶性两组,其中458例肺癌,118例肺良性疾病。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并进行共线性诊断分析,进行模型变量的初步筛选。使用Clementine12.0软件进行TAN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结果]单因素初步分析显示肺癌与肺良性疾病组间年龄、呼吸系统疾病既往史、个人恶性肿瘤史、结节直径、部位、钙化、分叶征、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边缘和结节的密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11个变量输入建立TAN贝叶斯网络,其准确率为91.27%、灵敏度为92.23%、特异度为86.96%、阳性预测值为96.94%、阴性预测值为71.43%。[结论]应用贝叶斯网络构建的肺结节良恶性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且能够更加直观地描述疾病与因素间复杂的网络风险机制。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7例颅内感染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置入PICC管.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消化道出血;未出现气胸、误穿锁骨下动脉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穿刺部位及导管源性感染;未出现堵管、断折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PICC管治疗颅内感染患者可迅速补充静脉营养液,防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并可及时检测中心静脉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化疗对提高骨髓瘤骨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疾病缓解率的效果,为改善骨髓瘤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84例骨髓瘤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按BDT(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化疗方案治疗3~5个周期,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第3月、第6月采用卡氏评分表(KPS)评定生存质量,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分(NRS)评定骨痛程度,按照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疗效标准(IMWG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干预后第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0%vs.33.33%,χ2=6.65,P<0.05)。干预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研究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疾病缓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化疗对改善骨髓瘤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缓解骨痛的效果可能优于单纯传统化疗。  相似文献   
40.
1病例报告 例1,30岁,阴茎勃起时手淫致阴茎肿胀、疼痛5h入院。体检发现距冠状沟近侧3cm处阴茎向右背侧成角畸形约120°。阴茎局部肿胀呈紫色,触压痛。超声显示阴茎腹侧偏左白膜回声中断,裂口约0.56cm,尿道海绵体未见异常,彩色血流充盈佳。超声提示:阴茎折断(白膜断裂),局部软组织肿胀。超声定位下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