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笔者自1998年至2004年共收集因大量腹水误诊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共12例。经病理活检、CT扫描、B超检查、腹水染色体及细胞学检查等确诊。为提高对大量腹水病例的诊断治疗,现将误诊教训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核技术的高度开发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一些危害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建立了放射性监测网,国际成立了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其目的:加强国际间放射性物质法制管理,严格遵守操作常规和管理规程,杜绝或减少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对已发生的放射事故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尽可能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慢性染铅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及其与血铅的剂量-效应关系,以探讨铅中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SOD活性测定采用亚硝酸盐显色法,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TBA)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染铅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在60 d以后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染铅组SOD活性30 d以后明显降低(P<0.05),MDA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与血铅之间存在负相关(r=-0.479,P<0.01)且呈现负向剂量-效应关系;血清MDA与血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496,P<0.01)且呈现正向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慢性染铅可导致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呈剂量-效应关系.表明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是慢性铅中毒一个重要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4.
染铅对大鼠脾脏NOS、NO、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染铅对大鼠脾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血铅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经饮水(加0,18.4,184.0mg/L醋酸铅,分别供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自由饮用)染毒,测定脾脏NOS活力、NO含量、SOD活力、MDA含量。结果 NOS活力高剂量染铅组7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90d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90d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60d、90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力高剂量组14d、30d、60d、90d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30d、90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高剂量组14d、60d、90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d时显著低于低剂量组,90d时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铅与脾脏NO含量呈倒S型剂量-效应曲线;血铅与脾脏SOD活力呈倒抛物线型剂量-效应曲线;血铅与脾脏MDA含量呈正抛物线型剂量-效应曲线。结论 铅可引起大鼠脾脏NOS活力、NO含量、SOD活力、MDA含量改变,表明铅可引起体内氧应激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5.
带锁髓内钉可控制骨折的短缩和旋转畸形,扩大了普通髓内钉的使用范围,具有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应用此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4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48例(49个股骨)中,男32例,女16例,左侧20个股骨,右侧29个股骨。年龄22~74岁,平均38岁。新鲜的骨折40例(41个股骨),陈旧骨折8例,其中钢板断裂或螺钉拔出,骨折成角不愈合6例,普通髓内钉固定骨折不愈合2例。1.2方法(1)内固定材料:本组采用Orthoflx公司生产髓内…  相似文献   
26.
目的:植入材料、靶血管病变特征、术前状态、炎症因子及急性期蛋白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接受支架材料介入治疗后的效果有影响,为验证紫杉醇涂层支架临床应用后材料及宿主的相关反应,实验观察了接受紫杉醇涂层支架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①连续性入选2004-12/2006-03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全部病例均置入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症状发作平均(34.1±16.2)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热休克蛋白70阳性表达水平。②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出现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术和继发心衰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者为近期预后不良组,无上述情况者判定为近期预后良好组,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术前状态、靶血管病变特征、植入支架的各项参数及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水平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系,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68例患者完成随访进入结果分析。①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独立于其危险因素,能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OR值为0.904,P<0.05)。结论: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应用紫杉醇涂层支架临床治疗近期效果评估中,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水平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说明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可能成为判断紫杉醇涂层支架介入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7.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ST2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受体家族成员ST2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36例(DCM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2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选择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ST2浓度,分析其与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年龄及心衰病史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ST2浓度的差异. 结果:DCM心衰患者血清中ST2浓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BNP(r=0.356, P<0.05)和血尿素氮溶度(r=0.312, P<0.05)正相关,与LVEF值负相关(r=-0.249, P<0.05),与年龄(r=-0.037, P=0.613)和心衰病史(r=-0.116, P=0.381)无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血清ST2浓度也明显升高(P<0.05). 结论:血清ST2是DCM心衰新的生化标志物,并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研究经骶管麻醉腔内超声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术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PSA>4ng/mL、直肠指检异常或超声发现前列腺内异常回声的患者采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其中52例患者采用骶管内麻醉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设为实验组;其余50例患者采用直肠指检压迫下穿刺,设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检出前列腺癌36例,阳性率为69.2%,患者术中无疼痛表现,术后无伤口感染,无血尿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检出前列腺癌14例,阳性率为28%,患者在术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伤口感染1例,血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经骶管麻醉下腔内超声对前列腺组织穿刺活检时,患者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少,更能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大枣发酵液对小鼠的抗缺氧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大枣发酵液高剂量组[0.16 g·(kg·d)-1]和大枣发酵液低剂量组[0.04 g·(kg·d)-1].小鼠每天按0.01 ml/g灌胃给药,连续4周,测定小鼠常压缺氧耐受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全血血红蛋白(Hb)含量.[结果]大枣发酵液高低剂量组小鼠均较对照组小鼠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P<0.05),全血Hb的含量明显均升高(P<0.05).[结论]大枣发酵液具有提高小鼠抗缺氧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静脉途径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阿霉素性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三组:DCM空白组(B组)、静脉移植组(C组)和静脉对照组(D组),另设正常对照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在体外扩增并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培养基至C组和D组大鼠,A组和B组大鼠不干预。移植后8周心脏彩超观察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左室最大压力上升速率(+LVdp/dtmax)、左室最大压力下降速率(-LVdp/dtmax),并分析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细胞移植后8周,C组LVEF高于B组和D组;LVDD稍低于B组和D组;+LVdp/dtmax明显高于B组,也显著高于D组;-LVdp/dtmax明显高于B组和D组;C组心肌中可见带有蓝色荧光的DAPI标记的骨髓MSCs,心肌胶原容积百分比低于B组和D组,毛细血管计数高于B组和D组;C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D组。结论骨髓MSCs静脉移植治疗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提高VEGF水平,促进心肌毛细血管新生,减少胶原纤维,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