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1病例报告先证者,男,21岁,未婚,汉族,福建籍。自1997年9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烧灼样疼痛,阵发性发作,与体位无关,无放射到其它部位,可自行缓解;末就医。1997年12月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无呕血、便血;腹痛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因出现持续性脐周痛,并解暗红色血便1次于1997年12月28日入院。查体:口唇及颊黏膜弥漫分布小片状黑色素斑,右手指腹亦见散在分布;腹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粪潜血(一),腹部B超示右下腹肠壁增厚。X线钡灌肠示:小肠高位梗阻,结肠正常。于全麻下行剖腹…  相似文献   
302.
目的 探讨常规内镜下肉眼评估胃肠息肉大小的准确性、一致性。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3588例胃、肠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内镜报告中内镜医生肉眼评估的大小及病理报告中对于回收息肉标本的大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588枚胃、肠息肉,肉眼评估与病理实际测量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高中低级职称医生肉眼评估与病理测量值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0.05),但在肉眼评估与病理测量的差值比较中,高级职称医生对比初、中级医生测量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高年资内镜医生肉眼评估息肉大小的准确性、一致性高于中、低年资内镜医生,但总体而言肉眼评估息肉大小准确性、一致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303.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络酮辅助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将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127例按昏迷程度分为中毒伴浅昏迷组、中毒伴深昏迷组.两组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三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大剂量纳络酮,常规治疗组加入常规剂量纳络酮,而对照组不用.结果与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中毒伴浅昏迷患者治疗组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毒伴深昏迷患者治疗组死亡人数及中毒性脑病后遗症均明显减少,苏醒时间也缩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大剂量纳络酮降低了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死亡率,明显改善了预后,缩短了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304.
免疫吸附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抗DNA抗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笔者采用DNA免疫吸附剂对有明显脏器损害(如心、怖、肾、骨等),且病情处于进展期的SLE患者进行治疗,现将资料完整的11例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5.
目的 分析血肿同侧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手术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少量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CT灌注(CT perfusion,CTP)检查所测得的血肿同侧内囊区rCBF数值及内囊区发生坏死的阈值[150 mL/(kg·min)]为标准,分为高于阈值的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0 mL/(kg.min)]和低于阈值的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0 mL/(kg·min)],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别分为手术亚组和药物治疗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药物治疗两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内囊区rCBF差异,评价rCBF在决策少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共纳入患者212例,轻度灌注不足组115例,重度灌注不足组97例。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药物治疗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分别为65.2%vs.63.2%、6...  相似文献   
306.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该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2015年40例中央区窦镰旁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照Simpson分级 40例患者其中位于中央区侵犯大脑镰及矢状窦壁者22例行Simpson I级切除16例,Simpson II级切除6例;位于中央区侵犯大脑镰及矢状窦腔者6例行Simpson I级切除4例(肿瘤致窦腔完全闭塞),Simpson IV级切除2例(肿瘤未使窦腔完全闭塞);位于中央区皮层深部只侵犯大脑镰者5例均为Simpson I级切除;位于中央区皮层凸面只侵犯矢状窦者7例,其中只侵及窦壁者5例Simpson I级切除3例,Simpson II级切除2例,侵入窦腔者2例均行Simpson IV级切除。以上40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5年,Simpson I级切除的28例患者均无复发;Simpson II级切除8例者其中7例无复发,1例随访半年后肿瘤复发,予以伽马刀治疗后肿瘤消失;Simpson IV级切除4例随访1年后肿瘤均有所增长,均予以伽马刀治疗,之后失访。术后出现偏瘫者10例,随访1年后完全恢复者6例,4例部分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窦等的血管影像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保护功能区皮层结构及回流静脉,从而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全切率,降低致残及复发率,避免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