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神经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神经电图对判断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程度和预后的临床意义,对1997年9月~10月收治的4例急性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作了上肢的神经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随访4个月~5个月。结果证实,双上肢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正中神经的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都能引出。认为,连续检测SEP和MEP,对颈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胫神经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2具(23侧)福尔马林同定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并测量胫神经各肌支的长度、直径、发出点至腓骨小头水平截面的距离(位置)和腓深神经近端的直径;模拟神经移位并测量各肌支的发出点至腓骨颈的距离.结果 胫神经趾长屈肌支、(躅)长屈肌支和比目鱼肌浅支的平均长度分别为(95.70±13.40)mm、(96.90±13.60)mm和(73.60±12.00)mm,平均直径分别为(0.63±0.16)mm、(0.65±0.20)mm和(1.56±0.26)mm;腓深神经近端的平均直径为(2.54±0.26)mm.所有标本的胫神经趾长屈肌支和(躅)长屈肌支以及22侧(95.7%)标本的比目鱼肌浅支在长度上能够直接移位至腓骨颈处的腓深神经.胫神经的其他肌支均没有足够的长度直接移位至腓骨颈水平.结论 实验证实胫神经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在解剖学上可行.综合考虑神经的长度、直径以及手术操作难易度,比目鱼肌浅支是移位的最佳供体神经.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对骶骨 DenisⅢ区纵形骨折钉板模拟固定和解剖学测量,并进行影像学观察,为骶骨后路钉板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26具新鲜成人尸体骶骨标本,设定骶骨进针点 a、b、c、d、e、f,测其钉道长度分别为 La、Lb、Lc、Ld、Le、Lf 和钉道角度分别为 D1、D2、D3、D4、D5、D6,两侧进针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A、B、C、D、E、F.按测得数据进行钉板固定,然后摄 X 线片进行影像学观测.结果钉道长度 Lb、Le 分别为(30.97±3.99)、(18.6±3.83)mm,钉道角度 D2、D5分别为(12±5)°、(16±8)°,两侧进针点间的距离 B、E 分别为(66.38±5.21)、(60.99±3.86)mm.结论按测量得到的解剖学数据模拟钉板固定,影像学观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4.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出现抗张力和抗压力骨小梁的减少,外界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导致该处的骨折,发生在中青年则多出现在车祸,存在强大的暴力因素,儿童少见[1]。目前中青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可能与高能量损伤率增加有关[2]。对于70岁以下患者,不论骨折移位与否,均应先用内固  相似文献   
45.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广泛开展和患者对于手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微创THA应运而生。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后外侧微创小切口THA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假体安装参数、不同头颈直径比和颈干角对假体撞击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分析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同时满足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普通标准,而将屈曲≥120°、屈曲90°内旋≥45°、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严格标准,头颈比变化范围为2.00~2.92,股骨假体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30°,髋臼假体外展角变化范围为10°~60°,髋臼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70°,颈干角设定为130°和135°;计算满足上述两种活动范围,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假体前倾角安装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颈比>2.37时,安全范围面积增大明显;严格标准条件下的安全范围比普通标准的小。颈干角130°,普通标准和严格标准活动度下,髋臼杯前倾角(Y)与股骨假体前倾角(X)的关系分别为Y1=-0.8164X1+41.914,Y2=-0.8028X2+47.094;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IAmin)和头颈比(HNR)的关系分别为IAmin’1=168.13HNR1-2.504,IAmin’2=213.79HNR2-2.272;当颈干角从135°移向130°,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面积也有所减小。结论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增大;头颈比>2.37是比较合适的。髋关节活动范围要求越高,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就越小,但可以通过增大头颈比来纠正。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变小;杯前倾角与股骨前倾角呈负相关。颈前倾角的增大和颈干角的变小均使得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杯外展角随着颈干角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利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价经皮骨移植增强(Optimesh(R))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L1~L2的三维脊柱功能单位的有限元模型由脊柱尸体标本CT扫描后形成.功能脊柱单元有限元模型有23446实体单元和310纤维单元组成,共36009个节点.模拟经皮骨移植增强(Optimesh(R))过程在L2椎体中置入松质骨粒,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椎体应力和应变的变化.结果 在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松质骨粒增强模型强化区最大的Von Mises应力分别为0.333、0.436、0.321 MPa,应变分别为0.335%、0.438%、0.322%;骨质疏松模型相应区域最大的Von Mises应力分别为0.174、0.239、0.161 MPa,应变0.512%、0.709%、0.474%.与术前(骨质疏松)模型相比,松质骨粒增强模型强化区最大的Von Mises应力增加1倍,应变下降1/3左有.结论 经皮骨移植增强(Optimesh(R))能有效地恢复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经皮椎体成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8.
林瑞新  杨国敬  张力成 《中国骨伤》2005,18(10):624-625
股骨下段骨折临床较常见,因其特殊的解剖特点,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满意。我院于2001年10月-2004年5月采用关节镜及C形臂X线机监视,使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内固定治疗23例股骨下段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人工髋关节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相关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采用功能强大的有限元构建分析软件SolidWorks2006,通过对髋关节假体结构进行拆分,分别将4个部分构建后生成体积进而建立全髋关节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COSMOSWorks2006软件进行计算,采用完全程序自动划分方法,共划分17195个结点、11062个单元,分析模拟坐立位腿交叉动作载荷,髋关节假体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所构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逼真反映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真实几何形态及其生物力学。结论人工髋关节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可以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行为以及进行假体优化设计相关力学基础研究提供精确模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Arthrocare 2000射频汽化仪对126例膝关节疾病进行关节镜手术,其中半月板损伤72例,滑膜炎20例,骨性关节炎15例,髌骨半脱位8例,滑膜皱襞综合征6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5例。结果126例术后3个月均获随访,无一例切口或关节感染。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优82例,良35例,可9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使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能使手术简便且精确,有效地止血,创伤小,同时能减少对邻近组织的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