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内镜治疗198例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内镜诊断、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1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ERCP检查后,189例经内镜行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198例患者中,ERCP显示明确为胆总管结石181例,诊断准确率为91.41%(181/198)。行EST并取石者189例,取石成功185例,成功率为97.88%(185/189)。E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2%(8/189)。结论ERCP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同时也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供住院病人使用的体温计,均浸泡在消毒液中。每次测试体温前,护士都要把体温计从消毒液中捞出,擦干,然后将温度甩至35℃以下备用。为使护士取用体温计方便,试制了一种升降式体温计消毒盒(以下简称消毒盒)。 1 材料与结构 消毒盒由外盒、内盒和活动支架三部分组成。选用乳白色无毒硬塑料,厚度为3mm。 (1)外盒:长22cm、宽14cm、高8cm,上盒盖前面正中有一长5cm、宽1cm的长方形突起扶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TGF-βRI和Fascin1的相互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证实TGF-βRI和Fascin1的共定位。用GST pull-down和Co-IP的方法验证TGF-βRI和Fascin1的相互作用及其相互作用的位点。结果 TGF-βRI和Fascin1能共定位。Fascin1与TGF-βRI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位点是Fascin1的氨基端和TGF-βRI的膜内区。结论 TGF-βRI与Fascin1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位点是Fascin1的氨基端和TGF-βRI膜内区。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鼻胆管引流术在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中的意义及其引流时间.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4年该院2 856例成功行ERCP患者,其中ERCP术后未安置鼻胆管引流954例为对照组,ERCP术后安置鼻胆管引流1 902例分为常规安置鼻胆管1 663例(常规组)和胰腺炎或胆管炎安置鼻胆管239例(炎症组).结果 常规组与对照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18%(319例)、48.00%(458例),胰腺炎的发生率为2.76%(46例)、8.38%(80例),胆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7例)、4.61%(4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炎症组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的引流时间分别为3、5d.结论 经内经鼻胆管引流术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同时推荐ERCP术后安置鼻胆管3~5 d.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复合桥血管在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OPCAB)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在OPCAB中应用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动脉或静脉复合桥血管治疗老年(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共59例,其中男37例、女22例,平均年龄(72.71±1.95)岁。其中动脉-大隐静脉(SV)复合桥血管(LIMA-SV)组21例,动脉-桡动脉(RA)复合桥血管(LIMA-RA)组3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应用LIMA-SV或LIMA-RA复合桥血管行OPCAB术。术后早期,LIMA-RA组死亡1例,其余58例均顺利康复出院,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91个月,无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病例。两组术后1年、3年、5年的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LIMA通畅率为100%;术后1年、3年、5年SV桥血管通畅率与RA桥血管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全动脉化是最佳的桥血管选择方案,但对于右乳内动脉或桡动脉桥无法使用,或获取后并发症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LIMA-SV复合桥血管方案仍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总结并分析在DSA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形成、疗效、并发症及经验体会.方法 收集行ERCP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6例,同时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下网篮及球囊取石,最后均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统计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取石过程、并发症.结果 6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2例占18%,胆囊切除术后及胆道探查术后并发胆总管结石54例占82%,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18例占27%.ERCP三腔切开刀插管成功率94%,针状刀乳头开窗占6%.穿孔并发症1%,胰腺炎的并发症4%,并发胆管炎1%.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操作、合适的医疗器具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规范化的术后管理是降低或减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是胆总管结石形成及困难插管因素之一,ERCP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而高效.  相似文献   
47.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全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的细 胞焦亡包含免疫细胞焦亡(ICP)和肿瘤细胞焦亡(CCP)两种类型,并可能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Caspase-1介导的经典途径和 caspase-4/5/11介导的非经典途径均可以介导ICP的发生,ICP参与的肿瘤免疫中,炎症小体和细胞因子IL-18、IL-1β发挥了重要 作用。Caspase-3和颗粒酶B切割并激活GSDME途径介导了CCP的发生,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自发且持久的CCP促进肿瘤生长, 而在化疗等过程中GSDME激活介导的CCP则具有显著的抑癌作用。细胞焦亡的发生可以刺激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提高 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促进抗肿瘤免疫的发生。因此,细胞焦亡及其引发的炎症反应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该领域的研 究可能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制备重组人p75NTR169-Fc融合蛋白,其是一种潜在的抗凋亡和止痛的候选药物。方法 (1)应用PCR法,以本组保存的pUC12-NGFR和人肝cDNA为模板,扩增出p75NTR(1~169氨基酸),IgG Fc(216~433氨基酸)基因顺序,再按照重叠PCR的原则和方法,将两组扩增产物混合变性、复性后再扩增,得到"p75NTR(1~169)-IgG Fc(216~433)"融合基因,缩写为p75NTR169-Fc。(2)应用DNA重组技术将p75NTR169-Fc融合DNA片段经NcoⅠ、EcoRⅠ酶切插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pET28a-p75NTR169-Fc重组质粒。(3)利用pET28a(+)/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度约96%的p75NTR169-Fc重组蛋白质。(4)用MTT方法,以PC12细胞检验不同剂量重组蛋白抗β-淀粉样肽(Aβ25~35)细胞毒的作用。结果 (1)成功构建了pET28a-p75NTR169-Fc/BL21(DE3)表达系统,其高效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实验表明:该重组蛋白p75NTR169-Fc稳定性好,不再被蛋白酶降解,为单一条带。亲和层析纯化后,分子质量均一。(2)p75NTR169-Fc与p75NTR竞争结合Aβ(25~35),拮抗Aβ(25~35)对PC12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重组人抗酶裂嵌合体蛋白p75NTR169-Fc具有生物学活性,在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上具有应用前景,系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49.
胆管支架是置入胆道,缓解胆道梗阻的支架。从1976年Cameron JL等报导通过经皮肝穿刺途径将大孔硅橡胶支架(large bore silastic stent)用于良性肝胆管狭窄的治疗,胆管支架已在临床运用30余年,目前该项技术已成为治疗胆道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恶性胆道梗阻,其效果可达外科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内镜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RAP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2月至2011年10月234例R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内镜治疗组(内镜组)、手术治疗组(手术组)及药物保守治疗组(药物组),随访治疗效果,并对各组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P的主要病因包括胆源性(39.7%,93/234),其次为代谢性(高脂血症,25.6%,60/234)、酒精性(19.7%,46/234)。234例RAP平均复发1.4次,距初次发作时间为2~96(22.5±18.8)个月,3年内复发193例,复发率82.5%。内镜组及手术组治疗后分别复发11例(13.4%)、4例(12.5%),同两者术前3年内复发情况比较[内镜组复发71例(86.6%);手术组复发26例(81.2%)]显著下降(P<0.01);药物组治疗后复发76例(63.3%)较治疗前3年内复发96例(80.0%)有所下降(P<0.05);内镜及手术治疗同药物保守治疗比较能显著降低RAP的复发(P<0.01)。结论胆源性、代谢性、酒精性因素是RAP的主要病因。内镜治疗能显著地减少RAP的复发,对RAP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