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8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生隐球菌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和以往的观点,血清型AD型新生隐球菌一直被视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但事实上,AD型新生隐球菌无论在地区分布、致病特征等方面,均与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中的A型和D型有明显不同[2,3].本文采用变性梯度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和核酸序列分析,首次发现新生隐球菌AD型28S rDNA基因型与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的A、D型不同,而与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B、C型完全一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和结果 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临床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停抗结核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口服伊曲康唑。局部用两性霉素B.30d后结节消失,200d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d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83.
乐肤口服液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肤口服液是在我院中医协定处方的基础上研制的 ,由苦参、白鲜皮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苦寒清热、燥湿止痒、理气行滞的功能。用于急性和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痤疮等。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苦参、白鲜皮、黄芪、白术、茯苓、牡丹皮、赤芍、甘草等。共制成口服液 10 0 0 m l。1.2 工艺取苦参等八味 ,加水煎煮 2次。第 1次 3 h,第 2次 2 h。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适量 (每 m l相当于中药材 1g) ,加 2倍量乙醇 ,搅匀 ,静置 2 4h,滤取上清液 ,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浓缩至适量 ,加单糖浆适量 ,搅匀 ,置于 3 0 0 0 r/mi…  相似文献   
84.
斯皮仁诺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癣廖万清,陈江汉,温海,李守峰在1993~1994年间,我们应用斯皮仁诺(Sporanox)"间歇冲击疗法"治疗31例甲癣患者,并与常规疗法相对照,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  相似文献   
85.
本届国际侵袭性真菌趋势研讨会于1997年11月5~8日在西班牙巴赛罗那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真菌病学专家对真菌感染的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新出现的具挑战性的真菌感染近几年来,许多报道都已强调真菌感染率的提高是各种疾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意大利的ViscoliC医生指出:在美国,从1980年~1990年住院病人的真菌感染率已提高了2倍;而欧洲,在对各种死亡病人所做的尸体解剖中发现,从1978年~1982年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为2.2%~3.2%,1983年~1987真菌感染率为5.1%,而最近几年的感染率高峰已达7…  相似文献   
86.
The spinal colunm is the most commonly in-volved site in the cascs of Aspeieillus osieomvelitls.  相似文献   
87.
茄病镰刀菌引起坏疽性脓皮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58岁,铁渣灼伤左上睑后,于眼睑部,左颞部及鼻中迅速出现红肿,化脓,坏死,结痂,溃烂,深达皮下及肌层。皮损区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切片均发现大量真菌菌丝,8次真菌学培养为同一菌株CZ9213生长。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理测定及动物试验等真菌学研究鉴定证实为茄病镰刀菌。  相似文献   
88.
足癣遍布于全世界,也是我国我军的常见病多发病。1986年夏季,我们到东海舰队某部调查2,177人,其足癣发病率为52.23%。为了选择治疗足癣的最佳药物和配方,我们采用双盲法,对五种抗真菌药物治疗足癣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肟康唑疗效最好,复方肟康唑及复方酮康唑亦有明显效果,与益康唑及无色卡氏涂剂比较,经统计学处理 P<0.001,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9.
近十多年来,由于各学科的迅猛发展及相互渗透,促使念珠菌的分类鉴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包括①利用气-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或其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分类法,②根据其基因的结构和组成进行的基因分类法,③免疫学分类法,尤其是基因探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和多聚酶链式反应等分子遗传学方法的应用,使得念璩菌分类鉴定手段达到了分子水平,开辟了一个广阁的领域.这些方法虽然尚欠成熟,但无疑为我们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A strain of Aspergillus oryzae with proliferatingheads causing pulmonary aspergilloma is reported. Its cultur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s cribed. More than 7To of the conidial heads of the strain,CBSUM (Fg), proliferated into secondary heads. Colonies grew well in anerobic broth at 28 C. It is an opportunistic fungus for man and m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