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检测survivin在成体干细胞等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克隆并比较3种不同片段长度survivin启动子的活性.方法 取成纤维母细胞10T1/2、成肌母细胞C2C12、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结肠腺癌细胞HT29、人胚肾母细胞293FT进行培养.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survivin在成体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用基因组DNA PCR和分子克隆等方法,构建不同长度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驱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载体,经脂质体转染293FT细胞,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以反映启动子活性.结果 survivin基因在正常成体干细胞中低表达,在成肌母细胞中中度表达,在结肠腺癌细胞HT29中高表达.克隆了不同片段长度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并连接到荧光素酶cDNA 上游.在293FT细胞中,987 bp和160 bp的 survivin基因启动子活性高于270 bp的survivin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survivin基因启动子由于肿瘤特异性和泛肿瘤表达的特点,可通过载体构建应用于监控和治疗移植后干细胞的恶性转化.用高活性survivin基因启动子构建的载体可能会提高其在监控和治疗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青蒿琥酯增加人脑胶质瘤细胞CHG-5对β射线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中筛选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CHG-5及U87具有较好放射增敏效果的药物,并初步探讨其放射增敏机制。方法①采用MTT法测定上述青蒿素衍生物对2株胶质瘤细胞的IC50,观察以20%IC50浓度的青蒿素衍生物联合β射线对CHG-5及U87的放射增敏效果,从中筛选出放射增敏效果最好的药物;②通过克隆形成法计算目标药物的放射增敏比;③划痕法观察它对β射线照射后CHG-5细胞迁移的影响;④检测胞内还原型GSH水平;⑤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青蒿素(artemisinin,ART)、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CHG-5的IC50分别为:1.47、0.20、0.29mmol/L;对U87,则分别为1.61、0.25、0.46mmol/L。以20%IC50为β射线的协同给药浓度,仅有AS可以同时抑制经β射线照射后的CHG-5及U87细胞的增殖。且0.06mmol/L的AS对CHG-5细胞的放射增敏比为1.25,该浓度的AS可以明显地抑制CHG-5细胞的迁移。GSH结果表明0.06mmol/LAS处理组较未处理组细...  相似文献   
33.
6例胸腺瘤转移至肺组织的临床病理观察#br# #b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例胸腺瘤转移至肺组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6例胸腺瘤转移至肺组织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6例胸腺瘤转移至肺的患者,年龄23~75岁,3例男性、3例女性,以胸闷、咳嗽为主要首发症状,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胸腺肿瘤及肺叶切除。组织学类型为B1及B2型胸腺瘤,肺转移灶的组织学类型也为B1及B2型胸腺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K(上皮细胞+)、CK19(上皮细胞+)、CK5(-)、CD3(淋巴细胞+)、CD20(-)、TdT(淋巴细胞+)、CD99(淋巴细胞+)、EMA(上皮细胞灶+)、CD5淋巴细胞(+)、p53(部分+)、p63(上皮细胞+)、CD117(-)和Ki 67(20%~60%)。术后1例未行辅助治疗,2例仅行放疗,3例行放疗和化疗,6例患者均存活。 结论任何组织学类型的胸腺瘤均有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需要长期随访,转移灶应该完整手术切除,可以实现长期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应用于头颈部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2006-11-2007-10采用影像引导调强放疗技术全程根治性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53例,均采用IM-RT技术进行.影像引导采用CBCT模式,前3次治疗前均先行CBCT扫描,以后每周1次,共行CBCT扫描352次.结果:53例患者首次治疗前CBCT扫描共53次,在纵向、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139±0.138)、(0.213±0.166)和(0.164±0.396)cm,在旋转方向上的误差为(0.151±0.601)度.除首次扫描外,其余299次CBCT扫描在纵向、垂直和横向方向上的误差分别为(0.145±0.166)、(0.151±0.130)和(0.149±0.150)cm,在旋转方向上的误差为(0.146±0.366)度.结论:首次治疗前CBCT确定了精确治疗摆位的基准,此后的CBCT扫描对于确保治疗摆位的精确重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PKC抑制剂对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在PKC抑制剂白屈莱红碱(CH)处 理前后,2Gy照射的细胞存活分数(SF2),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凋亡率以及p53、Bcl -2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CH处理后A549凋亡 率增高,SF2下降。p53在X线照射后表达增强,而CH处理组p53表达 呈相对抑制状态。Bcl-2在处理前后变化温和。结论 PKC抑制剂对A 549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有增强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凋亡率升高有关,而p53可能与 PKC抑制剂诱导的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36.
从1982年到1988年治疗食管癌195例,其中鳞癌148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1例,可分析者151例;余44例分别因无组织学诊断、照射野外转移或剂量低于6000cGy而未计入。151例中常规分割照射(CFI)97例,男86例,女11例,平均66岁,Ⅲ、Ⅳ期患者占49%;54例足量CFI后有肿瘤残留,行低剂量率远距离钴照射(LDRT)推量治疗,其中男48例,女6例,  相似文献   
37.
体位固定和重复摆位的准确性是影响肿瘤X-刀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顶部肿瘤,由于无法应用头环进行固定和治疗,应用体部定位框架常规方法也无法进行准确固定和治疗。我们采用通过改良的固定技术成功进行了颈部肿瘤的X-刀治疗,收到了满意的近期治疗效果。现将体位固定与摆位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喉癌放疗后复发1例;舌根瘤放疗后复发伴口咽部疼痛2例,其中1例为二程放疗后复发;颈4、5椎管内肿瘤术后复发外侵1例。组织病理学诊断髓外恶型神经鞘…  相似文献   
38.
手动式多叶准直器临床应用5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 ,随着适形照射技术的开展 ,多叶准直器 (MultiLeafCollimator ,MLC)的使用日趋普及。现将我院临床使用手动式多叶准直器 (ManualMLC)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8年以来 ,使用MLC适形照射技术治疗各类肿瘤病人 5 3例。其中头颈部肿瘤 2 9例 ,胸腔肿瘤 18例 ,腹腔肿瘤 6例 ,所有病人或者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或者应用MLC的等中心适形放疗技术治疗。2 治疗方法2 .1 准直器系统  中科院大恒公司手动式多叶准直器系统 ,主要参数 :34对叶片 ,叶片厚度 3mm ,高度 70mm ,长…  相似文献   
39.
胸膜活检致皮下种植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6岁,因胸闷、气促1月于1993年8月25日入院。查体:消瘦,半卧位,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右偏,左肋间隙增宽,叩诊发实,左肺呼吸音消失,心率100次/分,肝脾(一)。胸部CT示左上叶尖后段见一直径3.2cm块影,边缘呈毛刺状,左侧胸腔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异常。血CEA39.30ng/ml,血沉39mm/小时。考虑肺癌胸膜转移可能性大,结核不能  相似文献   
40.
PET-CT引导放射治疗复发胸腺类癌异位ACTH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56岁.因肥胖、双下肢水肿、夜尿增多半年,心悸1个月于1998年7月入院.患者呈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胫前、足踝指压性水肿.血压偏高,波动于18~23/10~14kPa,生化检查提示持续性低血钾(2.0~3.0mmol/L),口服氯化钾不能纠正.皮质醇节律试验提示皮质醇普遍高于正常,节律消失,血、尿醛固醇水平均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