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背景:人类载脂蛋白H具有多态性,其与三酰甘油代谢及血小板功能有关,因而推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目的:分析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心内科。对象:选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心内科收治110例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组,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方法: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mL,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分析了2组的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型;同时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脂。主要观察指标:①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型多态性分析结果。②两组载脂蛋白H外显子8(Try316Ser)基因频率。③两组不同基因型者的血脂水平比较。结果:21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载脂蛋白H基因8号外显子存在G1025C(Try316Ser)多态,分别为GG和GC基因型,未发现CC型。②冠心病组GC基因型的频率为25.5%,C等位基因频率为0.13,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5,P<0.05)。③冠心病组GC基因型者的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GG型和及对照组的各基因型[(1.38±0.24),(1.16±0.10),(1.09±0.78),(1.12±0.76)mmol/L,P<0.05];冠心病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载脂蛋白H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三酰甘油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能β3受体(β3-A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114名健康者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分析肾上腺素能良受体基因型,比较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差异,同时对冠心病患者中不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比较。结果①冠心病组和对照组Trp64Trp、Trp64Arg和Arg64Ar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3%、30.0%、1.6%和69.2%、29.8%、0.9%。冠心病组Arg等位基因频率(16.6%)与对照组频率(15.8%)近似(P〉0.05),突变频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冠心病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间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P=0.790)。结论肾上腺素能艮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β-纤维蛋白原-455G/A(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92例房颤合并脑梗塞患者、80例单纯房颤患者和98名健康者的β-Fg-455G/A基因,并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 ①房颤合并脑梗塞组β-Fg-455G/A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0.304,房颤组为0.344,健康组为0.179,房颤合并脑梗塞组和房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合并脑梗塞组与房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房颤合并脑梗塞组血浆Fg水平为(3.83±0.59)g/L,房颤组血浆Fg水平为(3.58±0.45)g/L,健康组对照组血浆Fg为(2.79±0.36)g/L,房颤合并脑梗塞组与房颤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房颤合并脑梗塞组、房颤组和健康组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浆Fg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G/G基因型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Fg-455G/A基因的A等位基因与房颤合并脑梗塞及房颤关系密切,并且与血浆高水平的Fg有关,血浆Fg水平与房颤合并脑梗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98例ACS患者根据是否行直接PCI手术治疗,分为PCI手术治疗组和非PCI治疗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与心脏功能的关系.同时根据治疗后NT-proBNP的水平分为3组:A组NT-proBNP<125 pg/ml,B组125 pg/ml≤NT-proBNP<450 pg/ml,C组NT-proBNP≥450 pg/ml.随访3个月,观察NT-proBNP的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行PCI组NT-proBNP水平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未行PCI组(P<0.05).随访3个月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行PCI组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显著(125.5±50.4比458.6±186.5,P<0.05),对应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5.01±0.68 比5.42±1.30,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4.00±6.50 比 46.00±12.9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C组明显高于A组(P=0.006<0.01),也高于B组(P=0.028<0.05),与A组相比,B组的MACE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0.05).结论 ACS患者直接PCI治疗后NT-proBNP水平下降明显,心脏功能保存较好.血浆NT-proBN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且与患者的预后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新疆和田长寿地区维吾尔族老人血脂与性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FISI)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取空腹肘静脉血栓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是蛋白胆固醇(HDL)、睾酮(T)、雌二醇(E2)、超氧化物歧化酶、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统计学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空腹血糖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空腹胰岛素与高密  相似文献   
56.
P27对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管腔狭窄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在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管腔狭窄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全反式维甲酸对其的影响。方法将54只400~50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大鼠行胸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前4天开始予全反式维甲酸(30mgkg.d)灌胃至术后处死;单纯手术组大鼠行胸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对照组不行球囊损伤,作为正常对照;手术组和对照组予对照用芝麻油灌胃。分别于术后2、7、14、28天取胸主动脉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形态学、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27表达水平检测。结果①正常动脉壁不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球囊损伤后开始表达,术后2天中膜表达显著(24.08±2.35);术后7天新生内膜高度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35.32±3.46),而中膜表达明显下降(9.47±1.56);后内膜、中膜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均逐渐下降,28天时形成显著的新生内膜(0.173±0.030mm2),管腔狭窄(1.641±0.088mm2)。②正常动脉壁显著表达P27(19.29±1.54),损伤后中膜表达迅速下降,2天时达最低水平(2.93±0.55),后逐渐回升;14天、28天时新生内膜中可见P27表达,并逐渐增多(14天:10.30±1.39;28天:16.01±1.33)。③P27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01)。④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后明显抑制中膜P27的下调(2天:7.67±1.27),促进新生内膜中P27表达(7天:6.09±1.04;14天:22.60±2.46;28天:26.23±2.43),同时显著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2天时中膜:12.11±1.84;7天时内膜:16.83±1.02),新生内膜面积明显减少(0.075±0.017mm2),管腔面积(1.901±0.085mm2)明显大于单纯手术组(P均<0.01)。结论P27低表达在动脉损伤后管腔狭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E)及其内含子1增强子元件(IE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测定120例冠心病(CHD)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及IE1基因型,血脂测定采用酶法。结果①CHD组ε4等位基因的TC显著高于同组其他基因型,也显著高于对照ε4基因型。②CHD组G/G基因型的血清总胆固醇高于同组的G/C基因型及C/C基因型,也高于对照组G/G基因型(P<0.05)。③CHD组含等位基因ε4的各增强子基因型TC均高于非ε4组,同时G/G型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同组G/C和C/C型,也显著高于非ε4的G/G型、G/C型、C/C型(P<0.01)。结论①ε4携带者及IE1的G/G基因型为血脂代谢紊乱的遗传因子。②当ε4携带者的IE1为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时其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危险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究匹伐他汀联合心肺康复训练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老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接受瑞舒伐他汀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匹伐他汀联合心肺康复训练,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分析患者治疗后LVEF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及SV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LVEDD及LVESD显著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LVEF与TG、LDL水平呈负相关(r=-0.295、-0.173,均P<0.05),与HDL水平正相关(r=0.365,P<0.05)。观察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