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1 临床资料 1.1 分组 2002年以来我科收治的烧伤患者322例,男164例,女158例,年龄3~90岁,随机分为2组,各161例:每组浅Ⅱ度烧伤80例、深Ⅱ度烧伤81例.治疗组辅助使用中草药、改进换药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正进展性脑梗死(stroke progression,SIP)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占所有脑梗死15%~20%,患者神经缺损症状呈进展性或渐进性加重~([1-2]),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研究~([3])表明,颈动脉粥样斑块是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不稳定斑块的脱落、斑块厚度增加导致严重的脑缺血,可加速疾病进展。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强效抗血小板凝聚药物~([2,4])。但对于伴颈动脉粥样斑块者,单一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对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并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在大连市随机选取8家医院,对其中890名医生及112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被调查医生和患者中分别有85.11%和39.26%的人认为目前医患关系有点紧张或很紧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生和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不同(P<0.05),医生认为的医患关系紧张的3个最主要原因是媒体舆论的负面报道、患者期望太高和现行医疗体制不合理;而患方则认为挂号难排队久流程繁琐、看病太贵和部分医生水平不高是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目前医患关系总体是紧张的,医生和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和对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原因的认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4.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已成为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过程。血管内皮损伤模型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探讨内皮损伤机制、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的药物等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人员为不同实验设计需要,而寻找理想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是至关重要的。现全面地介绍常用模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胶质瘤细胞U251对异搏定联合化疗药物的化疗敏感性。方法利用MTT法检测异搏定分别联合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新碱、足叶乙甙)在不同作用时间点和不同剂量的作用下胶质瘤细胞U251的存活率。结果异博定联合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随着化疗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度在各组中均有减少。72h时间点,阿霉素组细胞存活率为34.57%,联合长春新碱组细胞存活率为13.44%,足叶乙甙组细胞存活率为62.7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异搏定联合化疗药物与化疗敏感性存在一定关系,为临床化疗选择合适的化疗剂量和化疗周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患者 男,10月。因左上肢活动不灵1月,呕吐3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头颅右颞部较左侧饱满,前囟膨隆,左眼外展麻痹,左上肢肌力Ⅳ级。CT示:右侧脑室肿物,分叶状,边界清楚,高密度,中线左移,双侧脑室增大、积水,以右侧明显,肿物呈明显均一强化,拟诊右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行右颞顶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脑室三角区肿物,粉红色,半游离状,质软,界清,大小约4cm×5cm×3cm,基底部与脉络丛相连,血运丰富,沿瘤周完整切除肿瘤及脉络丛,侧脑室置引流管一枚,一天后拔除。术后恢复顺利,病理证实为脉络丛乳头状瘤。间断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垂体ACTH腺瘤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和表达水平。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ARγ在人正常垂体及ACTH腺瘤中的分布及表达。结果PPARγ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PPARγ在人垂体ACTH腺瘤及正常垂体中均有表达,腺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垂体组织(P<0.05,P<0.01)。结论PPARγ在垂体ACTH腺瘤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垂体组织,PPARγ可能成为治疗垂体ACTH腺瘤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方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内皮P-选择素(CD62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40只,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平肝潜阳法组、阿司匹林组、平肝潜阳法加阿司匹林组,每组10只,从造模后12周连续给药4周,造模16周后每组取5只视交叉平面连续切片,每8张取1张切片作原位杂交检测脑血管内皮的ICAM-1、CD62p的mRNA水平,剩余5只取视交叉平面连续切片,每8张取1张切片作免疫组化。结果:平肝潜阳法组或阿司匹林组治疗后脑血管内皮的CD62pI、CAM-1原位杂交阳性信号和免疫组化的阳性信号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平肝潜阳法加阿司匹林组CD62pI、CAM-1原位杂交阳性信号和免疫组化的阳性信号较阿司匹林组或平肝潜阳法组亦均有明显减弱(P<0.05)。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术后第16周末脑血管内皮CD62pI、CAM-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平肝潜阳法有明显抑制脑血管内皮CD62pI、CAM-1表达的作用,平肝潜阳法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