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防治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140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8粒/次,3次/天)联合银杏叶片(19.2 mg/次,3次/天),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安慰剂加银杏叶片安慰剂,每月随访观察,连续治疗24个月,收集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血压、血脂及DR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血压、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DR新增率[3.1%(2/64)]低于对照组[18.6%(11/59),P0.05];治疗组DR患病率[6.3%(4/64)]低于对照组[20.0%(13/59),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及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阴虚热盛证及气阴两虚证与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间的联系,寻找可能的客观化分型依据。方法:120例50~75周岁的2型糖尿病人群,其中阴虚热盛者46例,气阴两虚者74例。比较两种证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Lb/C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肱比(ABI)、体质指标(Wc、BMI)、糖代谢指标(FBG、PBG、HbA1c)、脂代谢指标(CHO、TG、HDL-C、LDL-C)、血压(SBP、DBP)及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吸烟、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气阴两虚组尿mALb/Cr水平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P0.05);而IMT、ABI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气阴两虚组6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61%vs41%,P0.05),气阴两虚组收缩压≥130mmHg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阴虚热盛组(62%vs41%,P0.05),而其他因素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50~75周岁的T2DM患者,气阴两虚证尿mALb/Cr水平高于阴虚热盛证;尿mALb/Cr,以60岁为切点的年龄分层,以130mmHg为切点的SBP分层可作为该患者群阴虚热盛和气阴两虚证型划分的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芪地明目颗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组织及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其改善DR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SD雄性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配合STZ注射建立DR模型, 用低、高剂量(1.0、3.0 g · kg-1 · d-1)芪地明目颗粒分别进行干预, 并设立正常对照组、DR模型组及羟苯磺酸钙干预组, 观察并比较干预后各组视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微血管数目、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比值(E/P比值), 以及视网膜组织中TGF-β1、miR-200b、VEGF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芪地明目颗粒低、高剂量组及羟苯磺酸钙组的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较DR组明显减轻, 视网膜微血管数目及E/P比值较DR组均显著下降(P < 0.01), TGF-β1、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 miR-200b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 < 0.05);芪地明目颗粒高剂量干预组的作用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 < 0.05)。  结论  芪地明目颗粒可减轻DR大鼠视网膜损伤, 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增殖。其可能通过抑制视网膜中TGF-β1/miR-200b/VEGF信号通路激活而达到对DR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比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手术治疗胆漏的临床疗效,并分别探讨其优劣。方法选择48例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胆漏患者,其中19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手术治疗;余29例患者为观察组,行ERCP治疗,对比两组一次处理后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中有4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故排除。观察组一次治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40%,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2±4.6)d,显著低于对照组[(22.1±9.4)d,P<0.01];观察组经治疗性ERCP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对照组一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性ER-CP较为准确地反映胆漏的部位及程度,内镜下治疗胆漏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的特点,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可作为临床处理胆漏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补偿曲线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的影响,为预防上颌全口义齿基托折裂和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不同补偿曲线时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及其分布状况。结果:前牙加载时,Ⅳ号模型切牙乳突区压应力最大;单侧后牙加载时,Ⅲ号模型腭顶、腭皱襞区压应力最大;双侧后牙加载时,Ⅰ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切牙乳突区压应力最大;全牙列加载时,Ⅰ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区压应力最大。结论:在牙合力作用下,正常补偿曲线较异常补偿曲线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水平较低。提示补偿曲线正常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更加合理,义齿修复前应对下颌天然牙进行调牙合、重建正常的牙合曲线。  相似文献   
46.
安晓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40-294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30例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表明,在窦性心律的基础上,发生频发房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心房扑动、短阵心房颤动等多类型房性心律失常症状。房室早搏联律间期较短,往往具有多PonTP情况,各类型房性心律失常症状与窦性心律症状交替发生。结论源自肌袖房性心律失常症状存在一定规律性,属于存在明显特征性的房性心律失常症,大部分患者不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症状,药物治疗并无效果,予以射频消融术效果显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方法对所选的120例患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72.5%,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是93.3%,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在于它能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对心电异常活动能全面显示,结合它的结果临床医师能够更全面的去判断、诊断此病,可以正确的指导治疗及预后。同时也可作为治疗的监测手段,通过对病情恢复情况的掌握,能够对治疗方案及时的进行调整,以达到对患儿临床彻底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美容牙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作者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对美容牙医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以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应对策的探讨,从而促使医患很好合作,达到医患均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及甲床较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9-04采用同指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的45例共52指第2~5指中末节背侧皮肤及甲床较大缺损。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6个月。49块皮瓣顺利成活,3块皮瓣表面出现张力性水泡,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后皮瓣成活。45例皮瓣外形美观、不臃肿,质地、颜色及厚度与周围组织相近。末次随访时,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13 mm,平均9.1 mm;供区植皮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及色素沉着;伤指功能等级:优23例,良26例,可3例。结论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及甲床较大缺损操作简便、供区副损伤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0.
患者55岁女性,因"口干、眼干、多饮3年,多尿、消瘦8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0天"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饮水多于本院风湿科就诊,查血尿便常规、全胸片和心电图(-),血生化:天冬氨酸转氨酶98 U/L,丙氨酸转氨酶96 U/L,碱性磷酸酶367 μmol/L,总胆红素87.7μmol/L,直接胆红素49.5μmol/L,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