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研究Klotho与β-Catenin蛋白在食管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Klotho与β-Catenin蛋白在75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与其癌旁组织芯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Klotho在食管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4.9%vs63.4%,P<0.05),Klotho的表达与TNM分期、浸润深度明显相关(均P<0.05).β-Catenin在食管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0.0%vs16.4%,P<0.05),β-Caten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均P<0.05).Klotho与β-Caten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成负向关(r=-0.276,P<0.05).结论:Klotho与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不同,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联合检测癌组织中Klotho与β-Catenin的表达可为食管癌的进展与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有关因素,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2-01/2012-02,96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 graphy,ERCP)或手术治疗的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取胆汁进行细菌学培养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96例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69例胆汁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1.9%;主要病原菌为肠球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属,检出率分别为27.0%和19.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1.5%)、铜绿假单胞菌(占10.3%),真菌检出率为3.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5.7%、81.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57.1%;对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较低.革兰阴性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lactamase,ESBLs)的阳性率为66.7%.结论: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胆道感染以肠球菌属占首位,对急性轻症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道感染的治疗,应尽早解除胆道梗阻,并根据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尤其要注意考虑到覆盖肠球菌属.  相似文献   
63.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重视院内考核的3大阶段,重视“三基三严三合理”培训,依托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顺利完成培训考核,提高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师队伍结构.该文探讨了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高素质住院医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ing,TET)作为一种全新的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和结肠给药途径的方法学、安全性及临床用途。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结肠途径TET用于FMT和(或)结肠给药的全部患者。就TET操作用时、成功率、TET管保留时间、影响TET管保留的因素、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共257例患者接受结肠TET,其中130例(50.6%)用于菌群移植,8例(3.1%)用于结肠给药,118例(45.9%)用于FMT联合结肠给药,1例(0.4%)植管后未完成治疗。植管操作用时(10.0±2.8)min,使用组织夹(3.5±1.0)枚,植管操作成功率100.0%(257/257)。以维持保留TET管为治疗目的的160例患者TET管保留时间(9.3±3.8)do多变量分析表明组织夹类型是影响TET管保留时间的独立因素(P=0.001)。TET后9例(3.5%)诉轻度肛门不适,4例(1.6%)行动不便,3例(1.2%)肛门疼痛,2例(0.8%)轻度腹痛,2例(0.8%)轻度腹胀,1例(0.4%)少量肛门出血,无严重不良事件。患者对结肠TET满意度为97.3%(250/257)。结论结肠TET是一种安全、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的介入内镜新技术,可用于多种疾病的全结肠途径菌群移植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6年6月421例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临床资料(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112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9例). 结果 421例ERCP全部成功,其中27例深插管困难者采用十二指肠乳头剥脱开窗术而成功.所有病人均显示有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46例),其中单发结石266例,2枚结石107例,3枚以上结石48例;取石网篮直接取石283例,碎石后取石122例,应急碎石10例,未取结石直接于胆总管放置塑料支架6例.一次取尽结石392例,放置鼻胆管引流后二次取石23例.20例术中乳头括约肌电切时渗血,经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局部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或局部电针电凝后出血停止;6例术后48 h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出血,4例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2例钛夹止血.3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淀粉酶升高而无腹痛,10例发生术后轻症胰腺炎,均给予禁食、抑制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抗炎补液等治疗.4例并发胆管炎,抗炎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对其中342例随访6~12个月,4例(1.2%)结石再发而再次内镜治疗,3例(0.9%)发生胆管炎而抗炎治疗,6例放置塑料支架者,半年后有2例结石消失. 结论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6.
胃和结肠CT仿真内窥镜成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胃和结肠CT仿真内窥镜 (CTvirtualendoscopy ,CTVE)的成像方法及技巧。方法 使用HispeedFX/i扫描机 ,扫描层厚 3~ 5mm ,螺距 1~ 2 ,重叠重建率 5 0 %~ 67%。利用NavigatorSmooth软件对 48例 (包括 4例正常志愿者 )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获得仿真胃、结肠内窥镜的影像 ,并与纤维内窥镜和 /或手术所见对照分析 ,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 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角度和阈值 ,CTVE能清楚显示靶器官内正常解剖结构的立体影像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CTVE对胃、结肠病变形态的显示与纤维内窥镜 (fiberopticendoscopy ,FE)或 /或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 ,CTVE显示病变的准确性为 95 .6%。结论 高质量的胃、结肠CTVE图像依赖于扫描前准备、扫描及图像重建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匹配 ,选择合适的观察方位和阈值 ,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临床路径前后的5个病种相关指标的分析,评估临床路径在该院的实施状况及其效果,为医疗机构实施和推广临床路径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方法 主要选取住院人次较多、诊断明确、治疗有效、手术或诊疗差异较小的5个病种,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科电子病历系统,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作为路径组,选择在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的相应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病例的住院费用、药品费用、住院天数等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后的腹股沟疝、老年性白内障、胎膜早破、下肢静脉曲张及声带息肉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后的腹股沟疝、老年性白内障和胎膜早破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药费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后的声带息肉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药费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曲张路径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以及平均药费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5个病种可以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病床周转率,促进医院资源的有效利用,部分病种降低了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药费,减少了不合理药物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部分病种尚未体现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药费的效果,甚至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自分泌运动因子-溶血磷脂酸(Autotaxin-lysophosphatidic acid,ATX-LPA)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已逐渐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LPA信号可以通过至少6种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即LPA1-6,诱导各种细胞进程,包括伤口愈合、分化、增殖、迁移和存活等,这些细胞进程对维持肠上皮屏障的功能、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存活、增殖及转移都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ATX-LPA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相关炎症的关系,及该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也对LPA及相关分子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价值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70.
传统的消化道解剖分段是将整个消化道以Treitz韧带(也称屈氏韧带或十二指肠悬肌)为界,划分为上、下消化道两部分。然而,Treitz韧带是一个非手术不可简易定位的标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大家对消化道的传统分段概念的认识。新定义以十二指肠乳头、回盲瓣为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本文首次在中国学术期刊上阐释和讨论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