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经腹及腹腔镜治疗女性盆腔脓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999-2010年在我院治疗的49例女性盆腔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盆腔脓肿大部分发生在育龄妇女,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在术中出血、术后体温、感染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宫颈分泌物培养和MRI检查在盆腔脓肿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好,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评估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输尿管损伤的风险及避免损伤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06年3月-2009年12月开展的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359例,回顾性分析输尿管损伤发生率及诊断、处理方法。结果共发生输尿管损伤6例,发生率约为1.68%,2例术中发现并在术中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移植术、双J管置入术;4例在术后7-12d内发现输尿管瘘得以诊断,1例行双肾盂造瘘后自行愈合,2例行开腹输尿管膀胱移植,1例经膀胱镜置入双J管愈合。结论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的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与传统手术相当,经过严格培训和临床经验增加,可以降低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3.
目的:通过构建LRP16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子,观察LRP16蛋白在乳腺癌MCF-7、小鼠成纤维NIH3T3细胞株中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角蛋白18(cytokeralin 18,KRT18)对LRP16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blot对KRT18能够调控LRP16核浆穿梭进一步验证。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LRP16,经脂质体介导pEGFP—LRP16质粒单独转染,与携带KRT18基因的Flag—pCDNA3-KRT18质粒共同转染NIH3T3、MCF-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LRP16的亚细胞分布变化。Western—Blot法进一步验证在KRT18过表达和小干扰(siRNA)技术沉默掉KRT18后对内源性LRP16蛋白核浆分布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EGFP—LRP16融合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LRP16蛋白在MCF-7细胞呈核型分布为主,在NIH3T3细胞呈浆型分布为主。与KRT18共同转导后LRP16亚细胞分布趋向细胞浆。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角蛋白18会介导内源性LRP16由核向浆穿梭的生物学功能。结论:KRT18通过与LRP16相互作用将LRP16扣留在细胞浆,是影响LRP16亚细胞分布的关键因子。为进一步研究KRT18对LRP16翻译后核功能执行的调控机制奠定了甚础.  相似文献   
144.
145.
<正>时至今日,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良恶性疾病的诊治[1]。随着手术操作系统更新迭代、各类相关技术发展成熟,机器人手术的适应证大大拓展,尤其对部分恶性肿瘤晚期、转移、复发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DIE)等复杂、疑难以及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手术,这些原来只能开腹手术甚至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亦能从机器人手术中获益[2~4]。  相似文献   
146.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
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
育结局。结果浆膜下肌瘤占42.4%,肌壁间肌瘤占57.6%,平均手术时间是96±41 min,平均失血量是128±46.2 ml,82.3%的患
者在术后48 h出院,无近期并发症。2.3%的患者因肌瘤复发而接受了二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求的297例患
者中71%最终成功妊娠,剖宫产率为49.8%,阴道助产分娩8%,自然分娩率为42.2%,无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
肌瘤剔除术保留了纤维假包膜,通过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性而增强了愈合,没有近期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妊娠率和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47.
子宫肌瘤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指数、初次手术时肌瘤的大小和数目以及孕产次,还与初次治疗的方法有关。处理原则应以解除症状和根治疾病为主,包括随诊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新分期,明确了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复发性子宫肌瘤有交界性子宫肌瘤的可能时,手术选择全子宫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48.
文章旨在讨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泌尿系统损伤包括传统的机械性损伤及热损伤。术者要充分了解盆腔解剖以及腹腔镜画面中的解剖特点。掌握术中及术后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腹腔镜手术中能量器械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特点,避免能量器械的副损伤。一旦发生损伤注意早发现,早处理。处理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术者的经验、能力以及客观条件综合考虑,以最小的创伤缓解症状是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LRP16和CIA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CINⅠ+CINⅡ18例,CINⅢ12例),宫颈癌组织66例中LRP16和CIAP2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LRP1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33.33%,66.67%,69.70%;CIAP2为8.33%,22.22%,50.00%,53.03%。宫颈癌组和正常宫颈组、CINⅠ-Ⅱ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和CINⅢ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LR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IN及宫颈癌呈正相关,检测LRP16对了解CIN及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LRP16和CIAP2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LRP16和CIAP2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LRP16和CIAP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浸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0.
SKOV3卵巢癌细胞中雌激素对LRP16的调控作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 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中,E2对LRP16的调控作用以及LRP1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RNA、蛋白表达水平;生长曲线测定过表达或抑表达LRP16对SKOV3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雌激素敏感的BG-1细胞系中,E2正调控LRP16的表达;而不同浓度雌激素处理雌激素不敏感SKOV3 细胞,LRP16蛋白的表达下降,而ICI182 780对其作用相反;LRP16对SKOV3细胞的生长、增殖有微弱的调节作用.结论:在雌激素不敏感的SKOV3细胞系中,E2对LRP16的调节作用及LRP16发挥的生长调节作用与雌激素敏感的BG-1卵巢癌细胞系及乳腺癌体外研究结果不同.提示雌激素不敏感浆液性卵巢癌中E2对LRP16的调控可能存在新的机制,可能用来解释部分卵巢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