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骨折均愈合。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外形恢复基本正常;Bhler角:术前0°~20°,术后32°~39°;Gissane角:术前89°~100°,术后120°~145°。按照Kerr跟骨骨折百分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4例,良11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难复性小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患者,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后复位失败,后采用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18例患者术后脱位均得到纠正,随访平均时间18个月,无植骨不融合及并发症,ASIA残损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1.6级。结论同期后路切开复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小关节绞锁脱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预防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2017年1-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均分组,对照组30例病例予以利伐沙班,治疗组30例病例予以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患者下肢DVT形成发生率、APTT、PT、PLT等指标。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67%(5/30),对照组为20.00%(6/30)(P0.05);组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术前及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14天发生2例(6.67%)出血,对照组10例(33.33%),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与利伐沙班同样的预防下肢DVT形成的功效,但与利伐沙班相比,出血发生率更低,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