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对比分析单次屏气与两次屏气方法获得减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sub-CCTA)对评估严重钙化(Agatston钙化积分>400)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CCTA及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资料,根据扫描方法分为单次屏气组(n=32)及两次屏气组(n=28)。针对CCTA显示严重钙化节段,对比2组常规CCTA(con-CCTA)和sub-CCTA图像质量评分;以ICA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CTA诊断目标节段狭窄率≥50%的效能。结果 单次屏气组中,CCTA共检出134个冠状动脉节段存在严重钙化,其中78个节段ICA显示狭窄率≥50%;con-C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0(2.0,3.0),低于sub-CCTA 。两次屏气组中,CCTA共检出127个冠状动脉节段存在严重钙化,其中74个节段ICA显示狭窄率≥50%;con-C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0(2.0,3.0),低于sub-CCTA 。con-CCTA评估单次、两次屏气组目标节段狭窄率≥50%的AUC(0.780、0.767)均低于sub-CCTA(AUC=0.903、0.898,Z=4.198、3.470,P均<0.010)。单次屏气sub-CCTA图像质量评分高于两次屏气sub-CCTA(Z=-2.954,P=0.030),而诊断目标节段狭窄率≥50%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29,P=0.900)。结论 单次与两次屏气法sub-CCTA评估严重钙化冠状动脉节段狭窄程度效能相仿,但前者图像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作用下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血管壁组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体内不同切应力作用部位血管壁AQP1表达的差异.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采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  相似文献   
93.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是肿瘤发生转移早期的重要标记分子之一,很有可能成为肝癌临床治疗的分子靶标。 目的:探索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在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推测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微创疗效中的地位。 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其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蛋白高表达水平与Ki-67阳性率和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关,但该蛋白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说明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蛋白表达水平与常规恶性检测指标相关,检测该蛋白表达水平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微针联合不同药物对浅表部位血管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选用30只莱亨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以鸡冠作为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采用微针联合平阳霉素与曲安奈德处理鸡冠,依次为A、B两个实验组,正常鸡冠作为空白对照组C,分别在处理后的1周、2周、3周、4周动态观察鸡冠组织的大体及组织学变化,统计毛细血管的数目。结果实验组鸡冠均有不同程度颜色变浅变淡,镜下观察真皮下毛细血管减少,A组表现明显大于B组。结论微针滚磨的机械作用和药物作用均能有效地作用于鸡冠的毛细血管,联用平阳霉素效果要好于曲安奈德。  相似文献   
95.
分泌型碱性磷酸酶示踪的TA克隆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具有分泌型碱性磷酸酶示踪作用和真核表达功能的TA克隆载体。方法把CMV启动子区-TA克隆位点-BGH多聚腺苷酸区序列克隆到pSEAP2-control载体中,构建成具有真核表达功能并外分泌碱性磷酸酶(SEAP)的pcDNA5AP-前T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pcDNA5AP-T载体上并进行EGFP表达分析和SEAP活性检测。结果 pcDNA5AP-EGFP以400ng/孔转染6孔板293T细胞,EGFP表达率达50%,SEAP活性比对照组高20倍。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真核表达功能并外分泌碱性磷酸酶的pcDNA5AP-T载体。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流体剪切应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Pim-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信号机制。 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健康产妇新鲜脐静脉获取原代HUVECs,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给HUVECs加载不同时间(1、4、6 h)和不同大小(0.5、1.5、3.0 Pa)的层流剪切应力,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Pim-1基因的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和p-STAT3的表达水平,利用Wortmannin (PI3K抑制剂)、 Deguelin (Akt抑制剂) 和AG490 (JAK抑制剂) 信号阻断剂探讨信号转导途径。 结果 HUVECs在1.5 Pa 剪切应力作用4 h后Pim-1基因表达明显增加。不同强度的切应力均会刺激Pim-1基因的表达,其中3.0 Pa表达最强。切应力能显著激活p-Akt和p-STAT3的表达。AG490可以明显抑制Pim-1的表达,而Wortmannin和Deguelin增强Pim-1的表达。 结论 流体剪切应力可诱导HUVECs中Pim-1基因表达,其表达量与刺激时间和剪切应力的强度密切相关,这种作用可能通过JAK/STAT3和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  相似文献   
97.
1 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因恐惧不安,头后仰。双臂抬起,不能主动放下3d.疑精神症状型病毒性脑炎入院。体检:体温36.5℃。发育中等。神志清.惊恐貌。头后仰,皮肤无血点及皮疹.心肺无异常。双臂持续架起,被动按下,解除阻力后又不由自主的抬起。下肢无异常。病理征阴性。血常规、脑电图、脑脊液、肝功能等检查均无异常。详细询问病史,于6d前因皮肤起皮疹、发痒。在外院按过敏性皮疹。给予泼尼松(5mg/片)4片压成粉末加入100ml蒸溜水中,涂搽皮肤。3次/d。2d后皮疹消失。继而出现以上症状。患儿近期无惊吓史。  相似文献   
98.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HIV母婴传播率,但随之带来的药物相关线粒体毒副作用日渐增多,尽可能减少儿童因被动用药带来的器官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HIV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对后代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与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86例,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指尖血糖仪监测组与动态血糖监测组,每组各43例。其中指尖血糖仪监测组患者采取指尖血糖仪进行监测,而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则需要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实时监测,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巨大儿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巨大儿发生率等情况显著优于指尖血糖仪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探讨线粒体DNA含量变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扩增22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线粒体DNA编码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OⅡ),以核编码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比较两种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的差异.结果 肝癌组织中线粒体DNA相对含量为156.54±107.54,癌旁组织线粒体DNA相对含量为290.24±18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组织线粒体DNA的含量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