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24例,采取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对骨折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2w,24例患者X线片显示,23例(95.83%)患者骨折线愈合情况良好,1例(4.17%)骨折线未完全愈合但无移位,无未愈合及移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参照改良的G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3例(54.17%),良7例(29.17%),可3例(12.50%),差1例(4.17%),临床治疗优良20例(83.33%).结论 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入院治疗的18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例患者采用Bristow手术,另外8例患者采用Weber手术。随访1~4年,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以判断临床效果。结果 18例患者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11例(61.1%),良3例(16.7%),中2例(11.1%),差2例(11.1%),临床总有效率可达88.9%。结论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效果显著,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需要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手术后需要规范的固定方法以及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这些也是保证最终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跟骨骨折患者25 例28足.其中男19 例,女6 例;年龄20~65 岁,平均37.8 岁.术前均行跟骨轴位、侧位X线检查,并进行CT平扫加重建.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9足,Ⅲ型9足.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25 例均获得8~18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术后伤口感染3足,2足浅表感染,1足深部感染,所有跟骨后关节面和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均恢复满意,无内固定物并发症发生.骨折于术后9~16周愈合,平均10.6周.随访期间后关节面均无塌陷发生,X线片示Bhler角和Gissane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照美国踝足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6足(57.14%),良9足(32.14%),差3足(10.71%),平均88.7分,优良率89.29%.3足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微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也适合治疗软组织挫伤严重、切开复位内固定禁忌的跟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道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的提纯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试验结果。电泳证实提取物 bBMP 系分子量分布在44、24和15KD 三个区带的多肽成份。在小鼠大腿肌肉内植入5mgbBMP28天后局部产生板层骨结构,bBMP 可诱导宿主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继而通过软骨内骨化形成新骨组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 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32个月 ,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 ,16例腕痛消失 ,2例仍有轻度腕痛 ,优良率 10 0 %。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 ,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 ,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早孕因子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和生长调节作用的妊娠相关蛋白。因为它具有免疫抑制性,可抑制玫瑰花环形成,故通常用玫瑰花环抑制实验来检测。有报道EPF与分子伴侣10(Cpn10)有同源性,但它们又不完全相同,Cpn10在细胞内与Cpn60特异性结合辅助蛋白质正确折叠,EPF则作为细胞外蛋白发挥作用。实验表明除孕血清外,在患肿瘤的病人和动物血清中、小鼠肝脏部分切除后的鼠血清中也检测到了EPF,这说明它除了免疫抑制性外,还具有类似生长因子的作用。因此它在临床有很广泛的用途,本文就EPF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临床工作上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孕牛血清中早孕因子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牛血清中早孕因子(EPF)的生化特性。方法:对孕牛(妊娠4~5个月)血清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CM—Sepharose柱层析、玫瑰花环抑制滴度试验、SDS—PAGE和等电聚焦等技术对EPF进行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在孕牛血清中分离出分子量分别为21、67kD两条区带的蛋白质,以21kD区带蛋白质活性最强,其等电点为6.80。结论:孕牛血清中存在着分子量为21、67kD的蛋白质,均具有EPF特性,21kD蛋白等电点为6.80。  相似文献   
48.
49.
医用垃圾指经临床使用后废弃的各种固体有形物和液体,在临床检验科以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为主,还有少量可回收使用的物品.对医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医务工作者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0.
八十年代以来,实验诊断HBV感染,主要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下称两对半)。对HBeAg阴性病例还可检测人血清多聚白蛋白受体(PHSA—R)和聚合酶(DNA—P)。但其检测极限与血清最低感染水平相差1000倍,仍会出现假阴性。近年来采用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