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前路Z-PLATE钢板内固定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Z-PLATE钢板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6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及椎管减压、髌骨植骨、Z-PLATE钛钢板内固定系统前路内固定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15个月随访,术后脊柱序列及胸腰段脊柱曲度恢复正常,椎管腔扩大,椎管无占位,植骨融合良好,无继发性后凸畸形发生,无钢板、螺钉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前路手术可一期实现椎管侧前方减压,且直接、彻底,使神经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Z-PLATE重建钢板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可以对椎体间支撑植骨块加压,促进植骨融合,增加了脊柱的承载能力,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特征,适合于胸腰椎骨折的脊柱稳定性重建和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兔肝脏撞击伤后血液黏弹性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在肝损伤后早期采用降黏措施提供实验研究依据。方法建立兔肝脏撞击伤的动物模型,分别在伤前、伤后10、30、60、120分钟及死亡即时等几个时相点各抽血2ml,24小时内全部送检并完成测定,并按血液黏弹性计算方法得出结果。结果肝撞击伤后当时间一定,血液黏度(η)随剪切率的增大而降低;当剪切率一定,η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剪切率(ω)一定,血液黏度分量(η’)、血液弹性分量(G’)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时间一定,η’随ω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在ω为1.627时增大到最高峰后再降低;G’随ω的增大先升高,在ω为3.000时,增大到最高峰后再降低。结论在家兔肝撞击伤后的早期抗休克救治过程中,积极输血扩容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降低血液黏度及黏弹性,以达到改善微循环,有效纠正组织缺血缺氧的不良状况,防止全身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国产与进口羟乙基淀粉溶液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羟乙基淀粉溶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24例创伤及大、中手术患者,64例(A组)给予国产羟乙基淀粉溶液治疗,60例(B组)输入进口羟乙基淀粉溶液,观察并比较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对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不同时相点上P、R、SBP、DBP指标变化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无临床意义(P>0.05)。ITT和PP人群中,A、B组的疗效积分均≥12分,总有效率≥98%(P>0.05),2组药物对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相同(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国产与进口羟乙基淀粉溶液作用一致,为一有效的血浆代用品。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脂肪成体干细胞中是否表达胚胎时期标志蛋白SSEA-1,OCT-4,GRB.方法:先将C57小鼠脂肪用I型胶原酶消化,然后采用直接贴壁法,培养获得的细胞.取第3代生长状态稳定、形态均一的细胞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同时观察所培养的第3代细胞表达胚胎时期标志蛋白SSEA-1,OCT-4,GRB的情况.结果:通过该培养方法,可以获得稳定的细胞群体,并能成功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免疫荧光化学检测显示三种胚胎时期出现的特殊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脂肪来源的成体干细胞中表达胚胎时期的产物,这种特性可能与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特性有关系.  相似文献   
65.
本文报道因交通事故致多发伤,以胸部钝性伤和颅脑损伤为主,经气管切开,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出现自发性气腹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了自发性气腹发生原因以及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辅助的腹腔扩容术(IAVI)治疗腹腔高压症(IAH)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成年小型猪(广西巴马)经股动脉插管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50mmHg,持续1h),门静脉不全阻断后复苏,成功建立IAH模型8只,随机分为IAVI治疗组(IT组,n=4)及假手术对照组(SC组,n=4)。分别于休克前、IAH后2h、IAVI治疗后22h记录膀胱压(VP)、下腔静脉压(IVCP),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行增强CT扫描检查腹部前后径/横径比值及肝脏CT值。手术后26h处死动物,留取肝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及湿干比检查。结果成功建立模型的8只实验动物VP为21.16±4.63mmHg,与休克前相比,IAH后2h腹部前后径/横径比值明显升高(1.22±1.41 vs 0.96±0.08,P<0.01),其中2只(25%)出现直肠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IAH后2h血AST、ALT(589.98±14.94、77.03±12.59U/L)明显高于休克前(36.43±2.10、37.86±3.48U/L,P<0.01),肝脏CT值(42.73±4.92HU)明显低于休克前(60.00±6.85HU,P<0.05)。IT组动物观察期内全部存活,SC组2只分别于IAH后18h及20h死亡。手术后22h,IT组VP和IVCP(10.38±0.99、10.40±1.14mmHg)明显低于SC组(32.00±2.82、31.65±3.04mmHg,P<0.01),AST、ALT(215.25±73.40,60.45±3.88U/L)亦明显低于SC组(661.30±14.00,118.25±3.30U/L,P<0.01)。IT组肝湿干比较SC组显著降低(2.32±0.25,5.14±0.71,P<0.01)。病理观察可见IT组肝组织出血、肝细胞空泡变性伴炎症细胞浸润较SC组减轻。结论本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失血性休克腹腔填塞及复苏后IAH伴随肝功能损害。IAVI有助于减轻IAH后的肝功能障碍,可能与降低腹腔内压力、减轻肝缺血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技术 (vacuumsealingtechniqe ,VS)治疗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2 4例病人接受VS治疗 ,清创后将Vacuseal材料覆盖创面 ,接 5 0~ 60kPa( 175~ 2 10mmHg)中心负压 ,5~ 10d后植皮或皮瓣转移。 结果  2 4例病人通过采用局部转移皮瓣关闭 5例、植皮关闭 19例后完全治愈 ,无死亡 ,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换药方法比较 ,在植皮或皮瓣转移的时间、换药次数、总体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VS能防止创面污染 ,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 ,对下肢慢性大面积创面病人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严重多发伤并股动静脉完全性断裂抢救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发伤并股动、静脉断裂及缺损临床上偶见报道。本例伤情重 ,呈现濒死状态 ,经及时准确的手术处理 ,成功获救  相似文献   
69.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物理学技术修复会阴部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物理学方法修复损伤创面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负压封闭引流组为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1998-08/2003-07住院患者32例,对照组为1996-01/1998-12创伤中心收治的采用常规换药或引流的同类创伤患者17例。清创后将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创腔内,维持负压在50~60kPa,7~9d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后进行形态学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32例患者中,5例未能完成治疗,27例患者完成整个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①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形态学观察:创面缩小约20%,死腔完全消灭,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创面有渗血,肉芽无水肿,创面无渗出。②27例患者创面经二期处理后全部治愈;创面或创腔直接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治愈4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关闭7例,植皮关闭13个,二期缝合3例。③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移时间,住院时间负压封闭引流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8.5&;#177;2.0),(15.1&;#177;5.8)d;(22.4&;#177;7.5),(32.1&;#177;12.6)d,P&;lt;0.01]。负压封闭引流组创面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5.2&;#177;2.3),(2.0&;#177;0.3)cm,P&;lt;0.01]。结论:应用药理治疗技术的负压封闭引流方法,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可剌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良好生长,缩短治愈时间。对创伤后的急慢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简单,并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物理学方法修复损伤创面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负压封闭引流组为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1998-08/2003-07住院患者32例,对照组为1996-01/1998-12创伤中心收治的采用常规换药或引流的同类创伤患者17例。清创后将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创腔内,维持负压在50~60kPa,7~9d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后进行形态学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32例患者中,5例未能完成治疗,27例患者完成整个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①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形态学观察:创面缩小约20%,死腔完全消灭,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毛细血管丰富,创面有渗血,肉芽无水肿,创面无渗出。②27例患者创面经二期处理后全部治愈;创面或创腔直接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治愈4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关闭7例,植皮关闭13个,二期缝合3例。③二期缝合、植皮、皮瓣转移时间,住院时间负压封闭引流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犤(8.5±2.0),(15.1±5.8)d;(22.4±7.5),(32.1±12.6)d,P<0.01犦。负压封闭引流组创面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犤(5.2±2.3),(2.0±0.3)cm,P<0.01犦。结论:应用药理治疗技术的负压封闭引流方法,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可剌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良好生长,缩短治愈时间。对创伤后的急慢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简单,并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