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尽管有系统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但是,患者本身具有的易感因素或者某些手术操作依然会导致很高的切口感染率。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最初是应用于各种急慢性伤口,并被证实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近几年,VSD逐渐应用于外科手术后的一期缝合切口以及预防高感染风险患者术后出现的切口并发症。本文介绍了腹部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及VSD技术运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一期缝合切口的进展,并展望了VSD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孙海华  张晓华  孙士锦  麻晓林 《重庆医学》2007,36(22):2261-2263
目的 探讨外源性应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胸腹撞击伤后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伤后应用常规剂量CGRP组(0.012μg/kg);C组:伤后应用大剂量CGRP组(0.024μg /kg).BIM-Ⅳ型生物撞击机撞击动物剑突部致伤.测定3组动物伤前及伤后外周血清LDH、CK、ET值,检测心肌组织MDA、SOD值和心肌细胞内(Ca2 )平均荧光强度,并行大体病理解剖及伤情分析.结果 实验动物致伤率达100%.3组实验动物伤后LDH、CK、ET值B、C组非常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非常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含量B、C组非常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B、C组非常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肌细胞内(Ca2 )平均荧光强度B、C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RP可剂量依赖性抑制ET的升高,纠正MDA和SOD的失衡,同时阻止心肌酶的漏出和心肌内的钙离子超载,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腹腔穿刺术对于某些急腹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针的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时能使外科医生避免施行不必要的甚至对病人有害的剖腹探查术。临床应用范围对于开放性腹部创伤应当立即施行剖腹探查术这是无疑问的,但是对于闭合性腹部外伤者应否施行剖腹探查手术,却往往需要周密的考虑。腹部外伤常有实质脏器的破裂,也有空腔脏器的破裂。如果伤者出现内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确诊9例(40.91%),术中确诊13例(59.09%);经均手术治愈;发生并发症6例(27.27%),其中十二指肠瘘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和适当手术是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预防性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对创伤救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进入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例资料,记录院内救治的急诊科处理时间及检查时间、路途消耗时间及手术室准备时间等,计算出患者入院至手术室的时间和入院到确定性治疗时间,比较各年度的差异.结果 伤后平均入院时间为207分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作用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经不同的胞吞途径进入细胞后对VE-Cad亚细胞分布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2922,观察LPS(10μg/ml)作用后不同时间点VE-Cad与Rab11(循环内颗粒标记物)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晚期内颗粒/溶酶体标记物)的免疫共沉淀情况,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和微囊抑制剂对VE-Cad与Rab 11和LAMP2免疫共沉淀的影响,以及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LPS作用后1h,VE-Cad与Rab 11的免疫共沉淀明显增高(P<0.05),随后逐渐降低;VE-Cad与LAMP2的免疫共沉淀在LPS作用后呈时间依赖性地增高(P<0.05).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氯丙嗪(CPZ)可显著抑制LPS作用后VE-Cad与Rab 11免疫共沉淀的增高(P<0.05),而微囊抑制剂非律平无此作用;微囊抑制剂非律平可显著抑制LPS作用后VE-Cad与LAMP2免疫共沉淀的增高(P<0.05),而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无此作用.网格蛋白胞吞抑制剂可减轻LPS作用后1h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增高,而微囊抑制剂可减轻LPS作用后4h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增高(P<0.05).结论 在LPS作用下VE-Cad分别经网格蛋白或微囊介导的胞吞进入细胞,分布于循环内颗粒或溶酶体中,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7.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1例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1例因高处坠落致失血性休克病例的经验教训。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放腹腔手术后巨大计划性腹疝的新的手术方式改良腹直肌推徙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12例巨大计划性腹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改良腹直肌推徙术的治疗结果。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41.5岁。术前合并结肠造口5例;回肠造口2例;胰瘘1例;胃空肠吻合口一腹壁瘘1例;慢性胆囊炎1例。计划性腹疝至确定性重建的时间平均为6.5个月。结果本组12例患者手术后救治成功12例(成功率100%),术后发生皮下血清肿1例,皮缘坏死2例,经引流及换药治愈。术后无严重感染并发症,无复发性腹腔间隙综合征发生,无脏器功能障碍发生。腹直肌功能恢复良好,无其他不适症状。随访2~25个月,平均13.6个月,轻度复发1例。结论改良腹直肌推徙术治疗巨大计划性腹疝,方法实用,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为开放腹腔手术后巨大计划性腹疝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细胞骨架解聚剂细胞松弛素D(Cyt D)和稳定剂Jasplakinolide(Jasp)通过改构细胞骨架结构对LPS作用后网格蛋白/微囊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胞吞、膜VE-Cad表达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CRL-2922细胞进行实验,各组均于组别对应的时点检测(空白对照组任意时点皆可)。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 h组及LPS-4 h组,观察细胞骨架。2将细胞分为LPS-1 h组、Cyt D+LPS-1 h组、LPS-4 h组及Jasp+LPS-4 h组,检测网格蛋白/Cav1与VE-Cad共沉淀和膜VE-Cad的表达水平。3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 h组、Cyt D+LPS-1 h组、LPS-4 h组及Jasp+LPS-4 h组,检测单层细胞的累积荧光透过率。结果 1空白对照组中肌动蛋白呈均匀散在分布,细胞骨架无明显的聚合;LPS-1 h组中细胞骨架发生明显的聚合,张力丝形成;LPS-4 h组中细胞骨架解聚,张力丝消失。2与LPS-1 h组比较,Cyt D+LPS-1 h组中网格蛋白与VE-Cad的共沉淀水平较低(P<0.05),Cav1与VE-Cad的共沉淀水平较高(P<0.05),且膜VE-Cad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LPS-4 h组比较,Jasp+LPS-4 h组中网格蛋白与VE-Cad的共沉淀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v1与VE-Cad的共沉淀水平较低(P<0.05),且膜VE-Cad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1 h组和LPS-4 h组的累积荧光透过率均较高(P<0.05);与LPS-1 h组比较,Cyt D+LPS-1 h组的累积荧光透过率较高(P<0.05);与LPS-4 h组比较,Jasp+LPS-4 h组的累积荧光透过率较低(P<0.05)。结论 LPS作用后细胞骨架先发生聚合然后解聚,这种改构促使VE-Cad胞吞途径从由网格蛋白介导转化到由微囊介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腹部多脏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患者因车祸致多发伤,以腹部多脏器闭合性损伤为主,并发脓毒症,作者结合文献讨论了本例治疗成功的经验及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