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SDF-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胰腺癌组织及24例正常组织中SDF-1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的SDF-1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中-低分化组中SDF-1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5)。结论:SDF-1可能在胰腺癌侵袭性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可能作为评价胰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KiSS-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NSCLC组织(观察g1)和20例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的KiSS-1表达,并分析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KiSS-1阳性表达率为5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KiSS-1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4a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KiSS-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NSCLC发生及侵袭转移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3.
肺鳞癌中MDR1基因产物P-gp、p53及nm2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红  孙国强  姜卫国  何安光 《癌症》2000,19(3):259-261
研究肺鳞癌中P53蛋白、nm23蛋白以及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肺鳞癌发展,预后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肺鳞癌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53蛋白nm23和P-gp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4.
自动染片机在病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病理标本染色中使用自动染片机代替手工染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其染色方法及在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45.
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46.
简便快速全眼球病理切片制作方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才娜,张劲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姜卫国锦州石化公司职工医院才宁眼球病理切片技术是人体各器官病理切片最难的技术[1]。由于眼球结构精细,各部分组织软硬程度相差悬殊,彼此之间连接性差,在...  相似文献   
47.
p14ARF和p16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4ARF与p16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4ARF、p16基因在8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CIN1、35例CIN2/3和4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结果:正常上皮组织,p14ARF和p16无表达;46例SCC、35例CIN2/3中p14ARF和p16蛋白共表达阳性,且二者在SCC中表达显著高于CIN2/3(P<0.05);CIN1中p14ARF、p16表达阴性,仅1例CIN1中p14ARF在近基底细胞中呈弱阳性表达。在CIN2/3中,p14ARF表达局限于近基底膜处,p16则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的中、上层。p14ARF在低分化癌中和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较高,而p16则在Ⅰ期SCC中表达较高。结论:p14ARF可能成为继p16之后更好的宫颈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8.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无阴道的发病率约为1/4000-1/5000,主要特征是阴道缺如、子宫缺如或始基子宫,而双侧卵巢正常,又称为MRKH综合征(Mayer-Rokitensky-Kuster-Hauser syndrome),治疗以手术为主,阴道成形术术式繁多,主要有羊膜代阴道成形术、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皮瓣代阴道成形术、Vecchitti's阴道成形术、腹膜代阴道成形术等,  相似文献   
49.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性传播疾病。自从Laverty发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HPV病毒颗粒以来,从不同角度对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进行大量和广泛的研究,证实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需因素。现对近年来HPV与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时幼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对其影响.方法 将18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LPS)组、PAF受体拮抗剂预防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LPS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和LPS(O55:B5脂多糖)5 mg/kg,PAF受体拮抗剂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LPS注射前、后0.5 h给予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GinkgolideB)5 mg/kg.分别于注射后1.5、3、6、24、48、72 h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按Guth标准积分计算溃疡指数(UI);HE染色,光镜观察胃黏膜细胞形态学改变;钠、铅双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计算胃组织湿干比,即(湿重-干重)/湿重.结果 LPS组LPS注射后6h胃黏膜损伤最重,黏膜表面可见大片糜烂、出血、条索状坏死.与胃纵轴平行;UI记分最高,与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光镜下黏膜表面上皮广泛脱落,黏膜内有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受损;电镜下表面上皮细胞细胞间隙增宽,腔膜面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不连续,短小的微绒毛减少,线粒体严重肿胀,嵴断裂甚至消失,呈空泡变性,核固缩、核膜间隙增宽;壁细胞肿胀,盐酸小管扩张,部分有破坏呈空泡样改变,线粒体增多,部分空泡样改变.PAF受体拮抗剂预防组及治疗组改变轻微.结论 内毒素血症时幼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壁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变化;PAF受体拮抗剂可明显减轻其改变.PAF可能是引起内毒素血症时急性胃黏膜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