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盐酸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对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影响.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疣体大小及病程长短配对选取单纯行液氮冷冻法治疗患者及冷冻联合ALA-PDT治疗患者各6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综合治疗组.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4周行HPV检测.结果 单纯行液氮冷冻治疗患者HPV检测39例患者阴性,21例阳性;液氮冷冻法联合ALA-PDT患者HPV检测52例患者阴性,8例阳性.结论 冷冻法联合ALA-PDT与单纯冷冻法相比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患者的HPV感染.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某院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预防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1年ICU35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标本分布、耐药性、危险因素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ICU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35株,占85.37%),其次为创面分泌物(3株,占7.31%)。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前期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入住ICU、住院时间大于60d等是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高危因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00.0%)及亚胺培南西司他汀(92.5%)的敏感率较高,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经验性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及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控制感染的关键在于注意高危因素的防范,加强对该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组及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观察48周时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及脾门厚度的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究鼠胚培养在辅助生殖实验室培养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昆明白鼠进行体内外受精实验,体外受精实验组在小白鼠促排卵后,手术获得配子后进行培养;体内受精实验组在促排卵后合拢交配,手术获取原核胚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胚胎发育情况。结果体内外受精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7.64±5.38)%、(79.01±1.24)%,卵裂率分别为(95.48±1.06)%、(92.04±1.01)%,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1.42±1.13)%、(78.15±0.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鼠胚实验可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培养环境及系统的可靠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孙海宏  姚鹏  樊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74-4675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腹症诊治特点和规律,提高老年人急腹症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我院普外科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急腹症。结果:138例老年人急腹症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120例(86.9%),非手术治疗18例(13.1%),治愈125例(90.5%),好转7例(5.1%),死亡6例(4.3%)。治愈率与文献相近,病死率略低于文献报道。结论:老年人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一致,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多种疾病并存,因此对老年人急腹症要仔细观察,全面分析,认真检查,加强会诊制度,及早诊断,正确把握治疗原则,及时手术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复常情况和不良反应,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共入选128例18岁以上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持续1年的前瞻性、开放性临床试验,分别于治疗0天、3月、6月和12月末随访检查,119例完成预定治疗;同期观察90例18岁以上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详细记录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其他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统计分析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基线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的病例在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仍处于较高水平(中位数从532个/μL上升到641个/μL),显著高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的病例(中位数从161.5个/μL上升到297.5个/μL).患者1年内药物不良反应共发生116例次,以疲乏、眩晕、恶心为主.结论 针对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均可使不同基数值CD4+T淋巴细胞有所上升,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可耐受;为维持较高水平的CD4+T淋巴细胞,HAART治疗宜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抗HCV阳性无病毒血症患者特异的体流及细胞免疫状态。方法 对15例抗HCV阳性无病毒血症患者,15例慢性HCV持续感染者及1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通过MTT、LDH释放法、酶联免疫等方法观察患者外周T细胞反应、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细胞因子分泌及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结果 无病毒血症者T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大于持续感染者及对照组,并且T细胞对核心区抗原增殖最大,NS3次之,对NS5则无明  相似文献   
48.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已被临床重视,而对非静脉曲张出血原因重视不够.为此,本文总结探讨了我院自1996~2003年住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06例患者的出血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临近,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逐渐上升。对它的治疗,迄今尚无重大突破,方法虽然很多,疗效尚不十分肯定。由于人们急诊意识不强,大部分病例不能进行大量尿激酶溶栓,笔者采用当日(发病时间>3h)用尿激酶20万~30万U后,续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与单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丹参对糖尿病大鼠体内两种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的影响和对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及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正常、糖尿病和丹参3组,测定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单个核细胞表面ICAM-1和血小板表面P-selectin表达水平;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及测定其传导速度.结果 丹参能够明显降低单个核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丹参=35.10%±5.16 vs DM=65.66%±11.10,P<0.05),但对血小板P-selectin的表达影响不明显.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丹参=39.50m/s±4.07 vs DM=19.76m/s±3.21,P<0.05);而且ICAM-1表达的下降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丹参能降低糖尿病大鼠体内ICAM-1水平,并改善了糖尿病引起的坐骨神经病理和传导速度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