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研究二至丸70%乙醇洗脱部位(AIEP)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损伤模型组、AIEP的高、中、低剂量组(19.8,13.2,6.6 g.kg-1)和联苯双酯组(150mg.kg-1)。AIEP高、中、低剂量组每日ig 1次,共7 d,末次ig后除正常组外,其余所有小鼠予ip 0.1%CCl4 20 mL.kg-1 1次,16h后处死解剖小鼠,收集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计算肝指数并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AIEP高、中剂量组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P<0.01),降低肝匀浆中MDA的含量(P<0.01),增强SOD的活性(P<0.01)。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AIEP各剂量组能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P<0.05,P<0.01)。结论:AIEP对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正>二至丸出自明代吴旻辑的《扶寿精方》[1],由女贞子(蒸)和墨旱莲等量组成,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等症。通过前期二至丸乙酸乙酯部位对体外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表明了该部位的保肝活性[2],本实验进一步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对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0%乙醇洗脱活性成分群(AIEP),采用体外培养L-O2型肝细胞,用四氯化碳(CCl4)和过氧化氢(H2O2)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53.
姚卫峰    蒋叶娟    蔡秀江    何睦    丁安伟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0):808-812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变化特点和二至丸对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寻找二至丸治疗急性肝损伤可能的代谢生物标志物,以探索二至丸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快速分离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技术,对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测定。结果 定性鉴定出9种潜在代谢生物标志物,通过独特通路分析(IPA),找到2条肝损伤代谢通路。结论 二至丸可以使造模后大鼠的体内代谢物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提示其治疗作用可能与2条肝损伤代谢通路的调节有关。独特通路分析能有效的识别药物靶标,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药物作用机制,提高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54.
厚朴的1H-NMR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厚朴的1H-NMR指纹图谱并用于厚朴的品质鉴定.方法:用核磁共振渡谱法测定15个不同产地的厚朴样品、1个厚朴标准样品和1个厚朴伪品(武当玉兰)的1H-NMR指纹图谱,并利用相似度计算、谱系聚类分析来评价厚朴的品质.结果:厚朴的1H-NMR指纹图谱主要显示出厚朴酚、和厚朴酚以及β-桉叶醇的特征信号.不同来源的15个厚朴样品的1H-NMR指纹图谱都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他们与标准样品的相似度很高,而伪品(武当玉兰)的1HNMR指纹图谱与标准品的相似度则很低.同时,这15个厚朴样品在谱系聚类分析中也属于一大类.结论:厚朴的1H-NMR指纹图谱可以作为中药材厚朴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肾细胞(NRK)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与衰老有关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探讨二至丸对衰老模型的调节作用及其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复制NRK细胞衰老模型,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各组细胞样本进行测定,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及Dunn's多重比较进行单变量统计分析来筛选差异性代谢物。结果?经PLS-DA模式识别分析,对照组、模型组和EZW组细胞样本能够得到很好的区分,共鉴定出3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二至丸含药血清给药后衰老NRK细胞胞内的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回调。结论?二至丸可以使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NRK细胞胞内的异常代谢有所恢复,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机体内31个代谢物及10条相关代谢通路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6.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技术对西黄丸的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对入血成分抗脑胶质瘤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其具体机制。大鼠灌胃给予西黄丸后收集血清,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数据,鉴定西黄丸含药血清的化学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获得脑胶质瘤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关系图并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利用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与相对应的入血成分的结合能力;CCK-8、Western blot验证西黄丸含药血清中代表性成分11-羰基-β-乳香酸(KBA)抗脑胶质瘤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共鉴定出入血成分40个(原型成分28个,代谢产物12个)。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β-榄香酮酸、3-乙酰基-β-乳香酸、KBA、...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轮廓快速评价香丹注射液相似度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以Acquity UPLC BEH C18柱为色谱柱,0.4%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288 nm,测定了9个不同厂家的样品和其中1个厂家的10批香丹注射液UPLC-UV指纹图谱,再用基线校正、色谱峰匹配等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处理,校正干扰后比较各批次香丹注射液样品的色谱图轮廓考察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采用色谱指纹图谱轮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注射液的质量变化信息,与采用峰面积的分析方法差异不大,结果相似。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并比较不同来源的香丹注射液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并为快速中药质量评价和生产工艺监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不同剂量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确定能够表征CCl4肝损伤模型的血浆代谢物中的生物标记物。方法: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正常小鼠和不同剂量CCl4诱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浆代谢物组的变化。结果:初步确定建立小鼠肝损伤血浆代谢物研究模型的CCl4用量,并寻找到10个具有特征性的内源性生物标记物。结论:代谢组学方法成功用于CCl4诱导的小鼠血浆肝损伤模型研究,并为进一步研究中药的保护肝脏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寻清宣止咳颗粒治疗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化合物。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清宣止咳颗粒中桑叶、薄荷、苦杏仁、桔梗、白芍、枳壳,陈皮、紫菀、甘草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而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41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92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2、ESR1、HSP90AA1、CALM1、AR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339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244个,细胞组成(CC)条目33个,分子功能(MF)条目6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6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核心化合物与新冠病毒的亲和力与推荐用药相似。结论:清宣止咳颗粒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PTGS2、HSP90AA1、ESR1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以白介素6(IL6)为受体探讨中药单体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作用于IL6受体的中药单体。通过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查询中药单体作用靶点对应的基因名,进而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 化合物-靶点网络中化合物12个,关键化合物涉及槲皮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木犀草素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871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663个,细胞组成(CC)条目74个,分子功能(MF)条目134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25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IL6的通路共30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等12种中药单体与IL6、ACE2和SARS-CoV-2的亲和力与推荐用药相近。结论: 中药单体可以作用于IL6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有可能对COVID-19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