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54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238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79篇
综合类   902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244篇
  2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555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五氯酚钠仍为目前我国使用广泛的一种灭螺药,多用于垸内能控制水位的沟港、塘、田等处,也有用于江湖洲滩(芦、草滩)筑圩引洪药浸或提水药浸。我县垸内百里长渠60年代建成时没有钉螺,因近年开闸引入江水灌溉,造成垸外钉螺向垸内大量扩散。该水系主渠钉螺分布18km,面积为481,518m~2,对人畜危害严重,为了彻底消灭渠内钉螺,在关闭大堤上的两处进洪闸,阻断钉螺流入的前提下,1987年11月份,对百里长渠采用五氯酚钠浸杀灭螺,灭后1~7d(尼龙袋法)、1月及5月进行灭螺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肺结节进行良恶性分类的准确率。方法 以分类模型密集网络(DenseNet)为基础模型,采用中间密度投影方法将肺结节的三维信息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针对肺结节良恶性分类问题适应性改进神经网络结构,将传统损失函数Cross Entropy Loss替换为Focal Loss,使网络能着重学习难以分辨的肺结节。结果 改进后神经网络模型对良恶性肺结节分类的准确率为89.93%,曲线下面积为0.947。结论 适应性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判断良恶性肺结节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3.
王健  吴海艳  李茜茜  张大均 《重庆医学》2015,(25):3577-3579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干预重度抑郁症大学生个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结合积极心理学幸福五元素内涵,详细报道个案中积极心理治疗法的9次干预过程。结果干预前后 Beck 抑郁问卷测量(BDI)问卷测试得分为45分和0分,干预结束4个月之后的 BDI 测试得分为0分;主观幸福感等级测试得分分别为1.75、6.25和5.75分。结论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干预抑郁症具有极其显著的效果,可为抑郁症大学生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上海市基本消灭疟疾后 ,1994~ 1999年疟疾流行的变化趋势。 方法 对全市 1994~ 1999年多项疟疾监测指标、调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6年共发现 74 7例疟疾病例 ,总发病率本地居民为 0 .31/10万 ,外来流动人口为 8.88/10万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 =4 312 .31,P<0 .0 0 1) ;两者 1999年发病率较 1994年分别下降了6 7.4 4 %和 95 .2 5 %。输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 82 .4 6 % ;市区只有输入病例 ,5 7.94 %外省输入病例和 5 5 .73%本地感染病例相对集中在流动人口较为聚集的 4个区 (县 ) ,前者的发病高峰约较本地病例提前 1个月。本地居民未查见带虫者 ,纵向监测点青少年儿童 IFAT抗体阳性率为 0 .31%。82 .5 0 %为非活动性病灶点 ,99.4 0 %病灶点仅有 1个病例。 结论 上海市疟疾以输入病例为主 ,虽然市郊区 (县 )仍发生低水平的本地传播和感染 ,但未引起局部流行或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高特质愤怒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同中选异实验范式,以高、低特质愤怒大学生各24名为被试,对比分析高、低特质愤怒被试在中性干扰刺激中搜索情绪靶刺激(注意敏感)及在情绪干扰刺激中搜索中性靶刺激(注意锁定)反应时的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注意敏感实验中,以11、19张中性面孔为干扰刺激时,皆存在靶刺激主效应及靶刺激与组别交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特质愤怒被试对愤怒面孔为靶刺激的反应时皆显著短于以快乐面孔为靶刺激的反应时。注意锁定实验中,以11、19张情绪面孔为干扰刺激时,皆存在干扰刺激主效应及干扰刺激与组别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11张情绪面孔为干扰刺激时,高特质愤怒被试以愤怒面孔为干扰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以快乐面孔为干扰刺激的反应时,以19张情绪面孔为干扰刺激时,两组被试以愤怒面孔为干扰刺激的反应时皆显著长于以快乐面孔为干扰刺激的反应时。结论:高特质愤怒者对威胁性刺激的警觉——锁定是其对威胁性刺激产生注意偏向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96.
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了抗血小板治疗对血栓栓塞性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益处[1-2],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3],尤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更加强调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7.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9岁,既往风湿性心脏病史20余年,因进行性心悸、气促2周入院。查体:呼吸35次/min,颈静脉怒张,心尖部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双下肢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血清NT—BNP蛋白升高。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30次/min。心脏彩超所见(见图1):左房明显增大(前后径97mm,上下径155mm,左右径126mm),左室、右房、右室大小正常。二尖瓣增厚、粘连,开放受限,开口面积0.9cm^2。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第一代和第二代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2020年2月10日南通地区隔离病房收治的31例2019-nCoV病毒感染患者,根据暴露史分为第一代病例17例和第二代病例14例,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一代患者中男性占比高于第二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代患者年龄、症状、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出现6例肝损害,1例急性肾损伤。两代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象、血气分析等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血清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铁蛋白均高于正常值,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值,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9-nCoV毒性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患者中未发生改变,未出现明显的传代减毒。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系HepG2自身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其浸润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RNA干扰技术沉默IL-6,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不加转染试剂)、正常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实验对照组(转染沉默IL-6的siRNA)。进行细胞划痕损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RT-PCR检测各组IL-6 mRNA的表达分别为100±7.87、303±19.95、160±10.95、23±7.02;IL-6在沉默组细胞的浸润迁移能力受到抑制,正常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对照siRNA)细胞的浸润迁移能力增强。结论 IL-6被沉默能抑制肝癌细胞系HepG2的迁移,肝癌细胞系HepG2IL-6表达增高能促进其自身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lA)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以及相应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4例结肠癌手术标本和相应的正常结肠组织中RASSFlA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RASSFlAmRNA在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结肠癌组织中RASSFlA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35.3%(12/34)比97.1%(33/34),P〈0.05]。结肠癌组织中RASSFl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即高、中分化及TNM分期较低(Ⅰ+Ⅱ期)者的RASSFlA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②Western blot法结果:在34例结肠癌患者中RASSFl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3168+0.0196比0.9144±0.1776,P〈0.05];该结果与RT-PCR法检测到的RASSFlAmRNA表达情况基本一致[0.1589±O.2237和0.5723±0.1939,P〈0.05]。结论RASSFlA基因的失表达可能在原发性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RASSFlA的表达情况可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