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全蝎醇提物(Ethanol Extracts of Scorpion,EES)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Lithium chloride-pilocarpine-induced status epilepticus,LiCl-Pilo SE)模型鼠SE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156只大鼠除6只为正常对照外,其余均建立LiCl-Pilo SE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丙戊酸钠(VPA)干预组(30只)和EES低(EESL,30只)、中(EESM,30只)和高(EESH,30只)干预组,各组再分为SE后6h、24h、48h、72h和7d 5个亚组,每亚组6只。使用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亚组海马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海马未见TUNEL阳性细胞,但可见极少量的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SE后6h各组致痫大鼠海马均可见部分TUNEL阳性细胞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出现,主要分布在CA1区和CA3区,其中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72h达高峰,而VPA、EESM和EESH干预组高峰提前到SE后48h,各组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均于SE后48h达高峰。经VPA和EES干预后各观察时点TUNEL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除EESL组个别时点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其中VPA与EESH组减少最多,EESM组次之,EESL组减少最少,而VPA与EES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ES能防止 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并呈明显量-效关系,高剂量效果好。对Caspase-3表达的抑制可能是EES抗SE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何保明  喻良 《四川医学》2019,40(3):258-261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丁苯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7. 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8. 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 12±3. 32)显著低于常规组(8. 86±4. 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MDA(3. 13±0. 45) nm/L、MBP(10. 08±3. 17) ug/L水平明显降低,SOD(55. 03±3. 47) U/m L水平明显升高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丁苯酞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许飞  喻良  刘洁  罗永杰  孙红斌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2):1898-1900
目的:比较托吡酯(TPM)与传统抗癫痫药丙戊酸(VPA)、卡马西平(CBZ)对新诊断男性癫痫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将54例男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TPM组和传统AED s组,分别给予TPM,VPA,CBZ单药治疗,于用药前和用药后6月观察雌二醇、孕激素、总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的改变,以探讨AED s对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结果:TPM组用药后6月较用药前催乳素明显下降,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P<0.05),VPA组卵泡刺激素显著下降(P<0.01),CBZ组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P<0.05)。TPM-CBZ组、VPA-CBZ组组间比较催乳素改变明显(P<0.05)。结论:AED s对癫痫患者的垂体-性腺轴均有一定影响,TPM主要影响垂体激素,可能与其抗癫痫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托吡酯对新诊断成年男性癫痫患者性激素和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飞  喻良  刘洁  罗永杰  孙红斌 《四川医学》2007,28(4):383-384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新诊断成年男性癫痫患者性激素和催乳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28例新诊断癫痫患者,于用药前和用药后6个月观察雌二醇(E2)、孕激素(P)、总睾酮(T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的改变,以探讨TPM对上述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6个月患者的PRL值明显下降、LH值明显升高(P<0.05),其它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TPM对癫痫患者的LH和PRL有一定影响,可能与其抗癫痫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成年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63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试验组用TPM进行单药治疗,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及12个月时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未经治疗的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PM治疗后3,6及12个月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癫痫本身并不引起甲状腺激素的改变;TPM对成年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没有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3例双盲对照3年随访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3例发病在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到用药间隔时间、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具有可比性。动态监测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并在1年随访基础上,延长到3年随访观察病死率及脑卒中的复发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下降(P<0.05),第2天开始下降,第4天下降最明显(P<0.01);2.降纤酶组PT延长,但没有增加出血危险;3.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及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随访1年,病死率及卒中的复发率无差异,延长至3年随访时卒中的复发率有差异。结论:降纤酶能降低血纤维蛋白原且使PT延长,1年随访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及病死率、卒中复发率无差异,延长至3年随访时卒中复发率有差异,降纤酶能降低卒中的复发率。但选用合适剂量,时间窗及对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及综合疗效评价以及再延长随访时间对卒中复发率、病死率的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交叉性偏侧萎缩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叉性偏侧萎缩临床罕见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女 ,13岁。右侧肢体及背部皮肤色素沉着 7年 ,右侧躯体变细 5年 ,左面部变小 1年于 2 0 0 1年 12月 17日入院。患者 7年前右手足及右侧背部反复出现淡黄色色素沉着斑 ,按“皮炎”治疗时好时坏 ,5年前发现右侧躯干及上、下肢变细 ,逐渐加重 ;1年前患者又发现左侧面部较右侧小 ,且日益明显。查体 :智力正常 ,左侧面部眼裂以下皮肤菲薄 ,皮下组织、肌肉及骨骼均有不同程度萎缩 ,右侧上下肢较对侧明显细2~ 3cm ,短 1~ 2cm ,右侧胸、背及腹部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及肌肉均较对侧明显萎缩 ,皮…  相似文献   
18.
喻良  郭富强  黄雨兰 《华西医学》2002,17(2):226-227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改变,探索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头部CT资料的34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中,平均年龄58.2岁,既往有高血压史20例,起病时伴呕吐20例,伴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30例。发病后很快出现昏迷、高热、瞳孔改变、呼吸节律改变、血压显著升高者以及CT发现多部位出血或血肿≥5ml者,死亡率高。结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血压、瞳孔、意识、体温、呼吸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喻良  黄雨兰  郭富强 《华西医学》2002,17(4):565-565
病例 ,男 ,48岁。因“颅内肿瘤”X刀治疗后 9月 ,反复右侧头痛伴右睑下垂、视物成双4月第二次入院。入院前 9月 ,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左枕部持续性胀痛 ,伴恶心。院外头颅MRI诊断左颞枕胶质瘤。行X刀治疗后症状消失。入院前 4月 ,患者受凉后出现右颞及眼眶持续性胀痛和呕吐。院外头颅MRI示既往肿瘤及水肿已消失 ,经抗感染治疗一周无好转 ,并出现视物成双 ,上睑下垂 ,再次查头颅MRI仍无异常 ,脑血管造影正常。遂于 2 0 0 0年 1 1月 6日来我院住院诊治。既往无偏头痛、高血压、糖尿病及反复鼻衄史。入院查体 :BP1 35/ 75mmHg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的卷积神经网络在癫痫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来自癫痫EEG信号数据CHB-MIT数据库中的8例患者的EEG信号; EEG信号分为3类: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发作前持续时间至10 min)和癫痫发作期状态; 开发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功率谱密度能量图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的癫痫EEG信号分类方法(EEG signal classification method,EEGC),并对癫痫状态进行分类; 将在线硬示例挖掘(Online hard example mining,OHEM)损失函数集成到EEGC方法中以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结果 本研究提出的EEGC方法对癫痫状态分类的准确度较高,但发作前期没有像其他两种状态那样准确分类; 当将OHEM损失函数集成到EEGC方法中时发作前期的分类准确度提高了3%,并且它对3种癫痫状态(发作间期、发作前期和癫痫发作)的分类具有很高的敏感度(97.8%、93.6%和95.8%)和特异度(99.2%、97.1%和99.3%)。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EEGC方法具有较高的癫痫状态分类准确率,可辅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癫痫状态的类别,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癫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