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19篇
综合类   706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82篇
  1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配制结核含药培养基药液的保存条件。方法取药粉异烟肼(INH,100%)30mg、利福平(RFP,98%)310mg、乙胺丁醇(EMB,73.6%)21mg和链霉素(SM,77%)39mg,分别配制成20μg/mlINH、4000μg/mlRFP、200μg/mlEMB和400μg/mlSM的药液,将其分成4份,采用第一份药液配成以上四种含药培养基,第二份药液室温放置1、3、7d后分别配成四种含药培养基,第三份药液冷藏放置1、3、7d后分别配成四种含药培养基,第四份药液冷冻(-20℃)1个月后,配成4种含药培养基。取40株结核分枝杆菌,调成10-2mg/ml和10-4mg/ml的菌液,接种于第一份药液配制的含药培养基上,作为对照并检测其耐药性。10-2mg/ml的菌液分别接种于以上各种保存条件药液配制的含药培养基中,37℃培养4周,观察实验结果。结果 40株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保存条件药液配制含药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药液保存时间的增加,实验污染率有所增加。结论室温、冷藏保存7d内及冷冻保存1个月药液配制的结核含药培养基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保存,同时应该采用灭菌措施及加强无菌性操作。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关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研究证据增多,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为了广泛的共识,同时也是国际国内指南Ⅰ类推荐[1-2];对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是否行急诊PCI,依患者危险分层决定[1,3]。急诊PCI有较高的风险,但患者获益大。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来206例急诊PCI,旨在总结成功经验及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初步探寻HBx及其不同突变体表达与Hippo信号途径的关系,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Bx及其突变体载体转染人正常肝细胞系L02,转染48 h后,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ppo信号途径MST1、YAP(yes-associated protein)的表达,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情况。采用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Bx及其突变体载体转染L02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MST1表达下调,p-MST1/2表达上升(P<0.05);YAP表达上升,p-YAP表达下调(P<0.05)。Annexin V/PI标记法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Bx及其突变体能促进L02细胞发生凋亡(P<0.05),其介导的细胞早期凋亡尤为明显。结论 HBx通过Hippo信号通路途径调控下游致癌基因YAP的表达。结合HBx介导的L02细胞凋亡这一结果说明HBx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基于热敏点蜂刺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AS患者分为蜂刺治疗组和热敏点蜂刺治疗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BASFI平均得分和BASDAI后两项的平均值及ASAS20比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BASFI平均得分和BASDAI后两项的平均值及ASAS20比例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蜂刺治疗组相比,热敏点蜂刺治疗组在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蜂刺疗法和热敏灸疗法,两种疗法疗效确切,联合治疗AS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刘德桓教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5 a,擅长于运用温病理论和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疚病及疑难重症,临床疗效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受益良多,现将刘老师运用温病理论辨治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6.
PTPRO基因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增殖、分化、代谢、细胞与细胞间通讯、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存活等重要信号通路的媒介,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分裂周期、癌基因转化等多种过程,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潜在抑癌基因,其在癌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存在PTPRO基因低表达,而且与其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并指出PTPRO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成为临床早期诊断及疾病监控的生物学指标,而逆转PTPRO基因的甲基化则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因此,PTPRO基因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足阳明经穴埋线对面部皱纹皮肤的作用效应。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美容门诊的65名面部皱纹皮肤的女性患者,应用足阳明经穴埋线疗法除皱,2周1次,3次1个疗程,共计42d。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对患者皮肤皱纹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治疗65例,基本治愈20例(30.8%),显效34例(52.3%),好转10例(15.4%),无效1(1.5%)例,总有效率83.1%,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显示治疗后皱纹明显改善(P〈0.01)。结论:足阳明经穴埋线可一定程度改善女性面部皮肤皱纹,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比较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Tet对CNE1和CNE2细胞的最大非细胞毒性剂量分别为1.5 μmol/L和1.8 μmol/L,该浓度的Tet联合放射线照射与单纯放射线照射相比,在培养至第4~6 d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1)。CNE1和CNE2细胞单纯放射线照射组平均致死剂量(Do)分别为(1.26±0.02) Gy和(2.27±0.04) Gy,Tet联合放射线照射组Do分别为(0.73±0.05) Gy和(1.61±0.08) Gy,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73和1.40(P<0.05)。单纯放射线照射组CNE1和CNE2细胞周期分布以G2期为主,分别为(42.62±2.07)%和(34.82±2.74)%,Tet联合放射线照射组CNE1和CNE2 G2期比例分别为(17.02±1.87)%和(19.64±4.82)%(P<0.01)。结论:Tet能增加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对放射线照射的敏感性,机制可能与去除放射线照射诱导的G2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提高对儿童桥本甲状腺炎(HT)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目的,进而改善其预后。方法本研究对55例H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并发症及治疗方案。辅助检查方面,患儿均完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彩超检查,患儿行血常规(45例)、肝功能(35例)、血脂系列(29例)、下丘脑垂体增强磁共振(9例)等检查。结果 55例患儿中,男10例,女45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发现甲状腺大38例、身材矮小15例、乏力20例,另有患儿存在纳差、便秘、学习成绩差、贫血等改变。34例在首次就诊时处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低)期,12例处于亚临床甲低期,7例处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期,2例处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期。甲状腺彩超的典型改变是甲状腺弥散性改变,轻中度增大,峡部增厚明显,甲状腺回声粗糙、不均匀、减弱,8例呈网格样改变,9例内有结节。患儿心脏(11例)、垂体(5例)、肌肉(2例)、肝功能(2例)、血脂(18例)等存在异常。结论 HT患儿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多以颈部增粗、身材矮小为主诉就诊,就诊时大部分患儿处于甲低期,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患儿病史,仔细查体,完善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