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研究采用野中野调强放疗(FIF-IMRT)进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以来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予胸壁及锁骨区放疗的77例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胸壁及锁骨区 行整体化IMRT,胸壁行FIF-IMRT及锁骨区行IMRT这两种治疗方案,采集并比较靶区相关剂量参数、适形度指数、均匀性 指数,肺、心脏及右侧乳腺的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达到放疗计划剂量学要求。两种治疗方案的靶区 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PTV-Dmax、PTV-Dmean、PTV-V105%,左肺V5、V10、V20、V30、Dmean,右肺V30,全肺V30以及心脏Dmean相比 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V-Dmin、PTV-V95%、PTV-V110%、右肺Dmean、V5、V10、V20,全肺Dmean、V5、V20,心脏V5、V30、V40, 右侧乳腺Dmean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采取FIF-IMRT结合锁骨区IMRT的治疗方案 在降低正常组织的剂量照射和受照体积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2.
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2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多 ,而国内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较少 ,有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更少。大、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客观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高的今天 ,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是否相同 ,与年龄变化及人格特征有何关系。针对这些问题 ,本研究以整群抽样取得的大、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的E量表为评定工具 ,比较了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及其与人格内外倾向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工具1.1.1 总体幸福感量表 (GeneralWell-Being ,GW…  相似文献   
93.
复方洛美沙星鼻腔凝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洁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6):266-267
目的根据临床需要配制复方洛美沙星鼻腔凝胶剂。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三乙醇胺调节pH,制备水溶性透明凝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旋光法分别测定凝胶剂中盐酸洛美沙星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凝胶均匀细腻,稠度适宜。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简便可行,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6.3%,平均治愈率为7d,优于对照组。结论本品性质稳定,无刺激性,对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4.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己有诸多报道[1~3],本文主要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及病理的相关因素,并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后与手术范围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本院1979年4月至1992年2月经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tb-Ag)对中性粒细胞自发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加Mtb-Ag培养24 h,或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TPCK)预处理30 min后,膜联蛋白V(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化学发光法检测Mtb-Ag刺激0、1、2、4、6、24h后,中性粒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加Mtb-Ag(1.125 mg/ml)培养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32%±3%)与中性粒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自发凋亡率(55%±6%)相比,明显降低(P<0.05).Mtb-Ag(1.125 mg/ml)作用中性粒细胞1 h后明显可见NF-κB活化,2 h NF-κB的DNA结合活性达高峰,24h回到静息水平;经TPCK(30 μmol/L)预处理后可阻断Mtb-Ag的抑制凋亡作用.结论 经激活NF-κB介导后,Mtb-Ag对中性粒细胞自发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
鼻内镜下经上颌骨额突-鼻丘径路的额窦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鼻内镜下的额窦开放手术,提高额窦炎的治愈率。方法显微镜下观察10例解剖标本的钩突位置,并测量鼻丘的大小,结合39例(61侧)复发性慢性额窦炎患者鼻窦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采用鼻内镜下经上颌骨额突-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式,对上述患者进行额窦开放术。结果10例(18侧)标本鼻丘气房的前后径、左右径和高度分别为(5.6±1.3)mm、(4.1±1.1)mm和(6.2±2.5)mm,所有钩突均附着于上颌骨额突及中鼻甲骨与额突的交界处,上端单纯附着于眶纸板14侧(70%),单纯附着于颅底3侧(15%),交叉附着于眶、颅底或中鼻甲3侧(15%)。CT扫描结果显示,慢性额窦炎复发与鼻丘气房未完全切除相关(P<0.001)。39例患者经改进的术式治疗后,治愈率为90.2%。结论额窦开口周围的钩突和鼻丘气房变异大,鼻丘气房清除不彻底可能是慢性额窦炎复发的主要原因,鼻内镜下经上颌骨额突-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是治疗复发性慢性额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1006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分析我院2004~2006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目的 主诉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是2004~2006年受理的出诊患者.男女比例1.53:1,高发年龄段为70~79岁及30~39岁.院前急救前5位病种为铁路交通伤(37.28%),心脑血管疾病(10.93%),呼吸系统疾病(8.25%),其他创伤(6.86%),精神疾病(4.87%).12月份出诊患者最多.8:00~10:00为出诊高峰时间.呼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附近辖区和铁路客运相关伤病患者.结论 [1]要重视铁路周边居民的安全教育,提高铁路旅客的安全意识;[2]提高老年患者的常见危重症的院前急救水平意义重大;[3]根据呼叫密度,科学合理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98.
正常人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CD3^+CD16^+CD56^+)比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人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NKT)细胞(CD3^+CD16^+CD56^+)比例的95%参考值范围。方法:取141名正常成年人和3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直接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溶血洗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T细胞和T细胞各亚群的数量。分析获取的结果以百分位数计算95%的正常值范围。结果:141名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CD3^+CD16^+CD56^+)的百分率平均数为4.16%,标准差为4.13%,以百分位数法获得95%参考值范围为(0.78~11.71)%;18~30岁组、31~50岁组和51~70岁组的NKT细胞(CD3^+CD16^+CD56^+)比例的平均数分别为4.64%,3.91%和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肺癌患者组与正常组该项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到正常人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CD3^+CD4+/CD3^+CD8+比值以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比例均与大多数报道的正常值相似。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NKT细胞(CD3^+CD16^+CD56^+)比例的95%参考值范围是(0.78~11.71)%,平均数为4.16%,中位数为2.97%,虽然NKT细胞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但两者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未发现肺癌组患者NKT细胞比例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
目的考察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11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常用药物质量浓度分别将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等11种药物与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配伍实验,观察配伍后在22℃下0,1,2,3h后药液外观性状及pH值变化,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6nm波长处测定氟罗沙星含量。结果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配伍2h后产生白色颗粒状沉淀,二者不能配伍;与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10min后产生白色针状结晶,二者不能配伍;与维生素C注射液、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颜色由黄色立即变淡近无色;其余各药液均无外观性状及pH值变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罗沙星含量在22℃下3h后均在90.0%~110.0%范围内变化。结论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除与注射用头孢唑啉钠、酚磺乙胺注射液不能配伍使用外,与其他9种药物3h内配伍稳定,无理化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的患者83例,按时间顺序分为未应用替罗非班组(对照组37例)及急诊室应用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术后30分钟ST段回落明显增加(87.0%vs 64.9%,ρ<0.05),出血并发症比对照组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6.5%vs 0%,ρ>0.05).结论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