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探索小剂量腺苷负荷低能量心肌声学造影(MCE)的量化指标是否能够准确区分冠心病患者正常、缺血以及再灌注良好的心肌。方法在标准半量(70μg^-1·kg^-1·min^-1)的腺苷负荷条件下用声学造影剂SonoVue和对比脉冲顺序(CPS)成像技术对1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在心尖四腔、两腔切面采集负荷前、负荷后心肌造影图像。用量化分析软件测量拟合图像满意节段的灌注曲线,并计算峰值强度(A)、曲线斜率(β)和灌注量(A·β)。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或64排CT冠状动脉重建成像(CTA)结果将获得的心肌节段分为无明显狭窄组(第1组)、成功再血管化组(第2组)和严重狭窄组(第3组),比较各组负荷前后灌注指标A、β和A·β的差异,以及在腺苷作用下各组灌注指标的变化量以及变化率。结果49节段心肌中第1组20段(20/49),第2组12段(12/49),第3组17段(17/49);各组负荷前后灌注指标比较,负荷条件下第1组和第2组灌注增强;第2组和第3组灌注指标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均低于第1组,第2组A·β增加量高于第3组,第3组在静息状态下灌注无明显减低,但负荷后A、A·β变化量低于第1组和第2组(P〈0.05);腺苷负荷后A·β〈1.74dB/s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灌注缺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71%;腺苷负荷后A·β增加率〈81%诊断病变血管灌注储备降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和79%,β增加率〈5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79%。结论小剂量腺苷负荷的量化低能量心肌声学造影能够增加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疗效评价的准确性。其中量化诊断的指标A-β稳定性最好,负荷条件下B、A·β增加率也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2.
吕文青  智光  王晶  周肖  刘峻松 《心脏杂志》2016,28(5):534-537
目的 评价左右室收缩功能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日~2015年5月31日因心功能不全在解放军总医院植入CRT的患者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测定指标包括左室长轴应变(LVSLS)、右室长轴应变(RVSLS)等。按照CRT的超声反应标准进行分组,分为CRT治疗有反应组(n=31)和无反应组(n=19),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分析VVI参数与CRT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出各参数指标ROC下的面积(AUC)和截断点,再分别计算各参数单独和联合预测CRT有效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①LVSLS、RVSLS与CRT治疗效果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LVSLS〔OR 3.45 CI(2.47-10.86),P<0.01〕,RVSLS〔OR 3.01 CI(1.98-4.66),P<0.01〕。②VVI参数预测价值部分,LVSLS 的AUC为0.722(P<0.01),RVSLS的 AUC为0.703(P<0.01),串联试验后AUC最大,为0.798(P<0.01),选定的截断点分别为LVSLS>9.7%,RVSLS>16.8%。分别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LVSLS的上述指标分别是90%、42%和72%;RVSLS分别是87%、53%和74%;LVSLS和RVSLS串联试验分别是84%、68%和78%。结论 左右心室收缩功能与CRT治疗效果有相关性,串联左右心室长轴峰值应变指标预测CRT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期应变(ε)、应变率(SR)的改变.方法:选取20例室间隔肥厚的HCM患者和20例年龄配对的健康志愿者,在VVI模式下,分别取心尖四腔、三腔和二腔切面,分析左室18个室壁节段的ε和SR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结果:对照组左室心肌收缩期SR值为(-1.06±0.09)/s,HCM组为(-0.74±0.16)/s,HCM组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SR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各节段收缩期SR减低不仅仅限于肥厚部位,也存在于非肥厚部位.结论: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期ε和SR明显低于对照组,HCM患者收缩期ε和SR的减低不仅限于肥厚部位.  相似文献   
5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与术后左内乳动脉桥血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患者内乳动脉桥的血流状态探索一种有效、安全及简便的检查方法。方法 对CABG术后 3 6例患者 (据左前降支狭窄程度分为两组 :1组 ,狭窄≥ 90 % ;2组 ,狭窄 <90 % )进行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查 ,测定左内乳动脉 -前降支 (LIMA -LAD)血管桥的各项血流参数并计算出收缩期血流量、舒张期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量 ,与术中即时超声血流探测仪TTFM (transit-timeflowmeter)直接测量的LIMA -LAD血管桥各期血流量分析比较。结果 ①LIMA -LAD血管桥术中经TTFM检测及术后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测 ,其舒张期血流量与舒张期血流量 收缩期血流量比值相关性较好 (r值分别为 0 .67,0 .78) ;②组间舒张期血流量 收缩期血流量比值的差异有显著性(术中P =0 .0 0 0 ;术后P =0 .0 3 8)。结论 ①经胸多普勒超声可作为CABG术后检测LIMA -LAD血管桥血流特征的一项有实用价值的检测技术 ;②CABG术前前降支狭窄越重 ,CABG术后LIMA -LAD血管桥的冠状动脉血流特征越明显  相似文献   
55.
探讨心内科医生心脏超声专项培训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组织我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心脏超声基本技能专项培训,采用观摩讲解-记录报告-上机实习-病例分析的模式分阶段实施,配合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的操作学习。结果 经过3个月专项培训,所有参训医生均掌握心脏超声的基本技能,可独立完成简单的切面检查、数据采集,满足临床危急重症抢救时急诊超声检查的需要。结论心脏超声专项培训可提高心脏专科医生对超声检查的理解,有利于危急重症的病情判断及救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究左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接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QRSd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CRT应答组患者的QRSd/LVEDV显著高于CRT无应答组(0.73±0.27ms/ml vs 0.58±0.21 ms/ml,P=0.043);而两组患者的QRSd和LVEDV无统计学差异。合并LBBB的患者,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显著相关(R=0.469,P=0.032),而在非LBBB患者中,目的 探究左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接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QRSd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CRT应答组患者的QRSd/LVEDV显著高于CRT无应答组(0.73±0.27ms/ml vs 0.58±0.21 ms/ml,P=0.043);而两组患者的QRSd和LVEDV无统计学差异。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显著相关(R=0.469,P=0.032),而在非LBBB患者中,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无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QRSd/LVEDV是CRT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AUC = 0.79; P = 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QRSd/LVEDV、LBBB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是CRT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校正左室舒张末容积后的QRSd(QRSd/LVEDV)是心衰患者CRT术后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校正的QRS持续时间(QRSd/LVEDV)对心脏同步化治疗的预测作用。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选择接受心脏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在手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年分别进行了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QRSd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RT应答组患者的QRSd/LVEDV显著高于CRT无应答组[(0.73±0.27)ms/ml比(0.58±0.21)ms/ml,P=0.043];而两组患者的QRSd和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显著相关(R=0.469,P=0.032),而在非LBBB患者中,QRSd/LVEDV与心功能变化无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QRSd/LVEDV是CRT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AUC=0.79,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QRSd/LVEDV、LBBB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是CRT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QRSd/LVEDV是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