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65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71.
72.
目的 测定老年单纯肥胖者、肥胖和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探讨高TG血症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将82名受试对象分为单纯肥胖组、IGT肥胖组、T2DM肥胖组与健康对照组.测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FPG)、血TG、血胆固醇(TC);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FPI),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单纯肥胖组、IGT肥胖组、T2DM肥胖组血T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0.6)、(1.9±0.9)、(2.1±0.7)mmol/L与(1.0±0.2)mmol/L,均P<0.05],且肥胖程度相同的IGT肥胖组、T2DM肥胖组比单纯肥胖组TG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9±0.9)、(2.1±0.7)mmol/L与(1.3±0.6)mmol/L,均P<0.05],FPG、FPI、HOMA-IR、收缩压水平亦明显升高(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TG水平和体质指数(BMI)、FPG、HOMA-IR、TC、收缩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3、0.392、0.387、0.287、0.268,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亦显示,FPG和HOMA-IR是影响TG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b=0.244,b=0.082,均P<0.05). 结论 高TG血症可能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8岁。11例患者有轻微外伤史,其余39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本组患者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确诊为重度椎体压缩骨折。骨折部位:T5骨折1例,T6骨折1例,T7骨折2例,T8骨折1例,T9骨折2例,T10骨折3例,T11骨折6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0例,L2骨折6例,L3骨折4例,L4骨折2例,L5骨折1例,T11和L1骨折1例,T12和L2骨折2例。病程2d~34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本组术中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2~5ml,平均3ml。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4个月。9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4例渗漏至椎间盘内,5例渗漏至椎旁组织,至随访结束时这些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术后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术前VAS评分平均8.38分,术后第3天平均1.90分;术前Cobb’s角平均23.5°,术后第3天平均17°。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制备CD11c单抗修饰的免疫脂质体并进行表征,验证其体外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特异靶向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通过化学交联法将CD11c单抗连接于脂质体上,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CD11c与脂质体的连接率,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势,流式细胞仪检测脂质体上连接CD11c的活性和对DCs的靶向效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免疫脂质体特异性靶向特点。结果成功制备了CD11c免疫脂质体,测得单抗连接率为(77.6±3.2)%,平均粒径为(151.2±1.6)nm,Zeta电位为(-32.0±1.8)mV。电镜下脂质体粒径均匀,表面光滑,多为圆形,少许椭圆形,无粘连。CD11c单抗连接于脂质体仍保持了良好的活性,体外表现出显著的DCs特异靶向性。结论制备的CD11c免疫脂质体对DCs细胞具有特异靶向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性激素作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PCOS患者和30名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测定其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胰岛素(IN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肝郁痰阻患者睾酮、LH/FSH>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下降。②脾炎痰盛患者IN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下降。③肾炎痰凝患者睾酮、IN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下降。结论血清内分泌激素在PCOS的诊断与疗效观察中起重要的作用,PCOS患者具有高雄激素、高INS。治疗后肝郁痰阻者睾酮,LH/FSH>2显著下降,脾炎痰盛者空腹INS下降,肾炎痰凝者睾酮和空腹INS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76.
背景:椎体切除后的重建依然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理想的重建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靠的支持性能、低廉的价格和简单的操作步骤。目的:观察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自体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切除兔第四颈椎体建立颈椎缺损模型,利用免肱骨皮质环经冷冻干燥等处理制备同种异体皮质骨笼,并以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自体髂骨和单纯皮质骨笼3种材料分别重建兔第四颈椎椎体缺损。结果与结论:X射线、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均表明,填充有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的成骨作用最明显,骨笼与上下椎体实现了骨性融合。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表明,在重建后2,4周时,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和自体髂骨移植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单纯异体皮质骨笼组(P〈0.01)。生物力学实验表明,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在重建后1个月时的稳定性高于自体髂骨移植组(P〈0.01)。结果证实,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后效果满意,强于单纯皮质骨笼和自体髂骨的移植效果,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 Malb/UCr)联合检测对老年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84位老年糖耐量受损患者和80位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CysC、肌酐(Cr)、尿素氮(BUN)、UMalb/UCr、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等。结果糖耐量受损组患者血清CysC、U Malb/UC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CysC、U Malb/UCr阳性检出率在IGT组为35.7%和29.7%,联合检出率为42.8%。结论血清CysC、U Malb/UCr是检出老年IGT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老年IGT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非快速康复外科组及FTS组,FTS组分常规组及中药干预组,每组各15只.所有大鼠均制备为梗阻性黄疸模型,FTS组及非FTS组均进行肝脏缺血再灌注操作.FTS中药组加用中药干预.最后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0D).[结果]ALT、AST水平相互比较,假手术组与FTS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非FTS组比较有差异(P<0.05);非FTS组与FTS组比较,有差异(P<0.05);FTS中药组与FTS常规组比较,有差异(P<0.05).各组间MDA比较无差异(P>0.05);假手术组与FTS常规组S0D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相互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FTS的因素干预,降低了黄疸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和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同时中药作为FTS组间独立的干预因子,可以更进一步降低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发生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以降低剖宫产切口撕裂率及术后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3 657例施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3 657例剖宫产产妇中,切口撕裂90例。90例中,麻醉效果不佳者20例,占22.22%,而切口未撕裂组麻醉效果不佳者仅占1.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宫口扩张≥8 cm,胎先露≥+2 cm,胎方位为枕后位或枕横位、胎头深固、子宫下段形成差,瘢痕子宫的产妇,切口撕裂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严密产程监护,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是防止切口撕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探讨采用后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植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胫骨干骨折采用胫骨髓内钉治疗的患者85例,其中髌上入路植入40例(髌上入路组),髌下入路植入45例(髌下入路组),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评估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使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两组患者术后均愈合良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髌上入路组、髌下入路组,膝关节HSS总评分、疼痛评分和ROM评分分别为(97.78±4.14)、(97.11±5.90),(28.44±2.78)、(29.13±1.92),(21.47±2.50)、(21.73±1.2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膝关节ROM评分中,髌下入路组(17.47±1.06)活动范围大于髌上入路组(16.85±1.49)(P =0.023).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植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髌下入路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大于髌上入路患者,髌上入路植入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对股四头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