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估热带、亚热带四地区青少年脂溢性皮炎的现患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青少年脂溢性皮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于2001年9~10月、2004年9~12月及2005年9~12月分别对澳门、广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内的103所中学,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18所中学,共13215名12~20岁的中学生,进行逐一检查并以问卷调查法收集脂溢性皮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所有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澳门、广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区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总患病率为10.17%,其中男8.15%,女12.40%,两者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男、女性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0);男、女性患病高峰年龄皆为20岁。四地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患病率分别为2.66%,2.85%,17.16%和26.45%,澳门、广州两地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地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年龄、在发病地居住年数、腹胀、便秘、经常排气、腹部常疼痛或不适、常食辛辣及煎炸食物、腋毛多、汗毛和/或胡须多、面部和胸部皮肤油腻为其危险因素。结论澳门、广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中学生脂溢性皮炎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主要涉及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内分泌和消化道功能紊乱等。  相似文献   
42.
穗澳两地初中生早餐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穗澳初中生早餐行为,为编制营养教育教材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及澳门不同学校的初中生159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地有53.8%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4.7%的学生每天都不吃早餐;有50%以上的学生早餐质量不达标,广州学生早餐频率和早餐质量高于澳门学生(χ2值分别为64.563和28.823,P值均<0.01)。澳门学生早餐外购率(66.0%)高于广州学生(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1,P<0.01)。两地学生认为“时间不够”(53.6%)和“没有食欲”(23.0%)为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2.19,P<0.01)。广州有40.0%的初中生了解营养早餐应包括哪些内容,而澳门只有20.0%(χ2=112.96,P<0.01);广州有75.9%的初中生认为每天必须吃早餐,而澳门只有49.3%(χ2=35.16,P<0.01)。结论广州和澳门初中生对早餐的重视和营养知识均较欠缺,早餐质量急待改善,对该人群开展营养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影响城市社区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因素,为有效开展宫颈癌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宫颈癌认知、参与筛查的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基层社区的813名妇女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被调查的813名妇女近3年宫颈癌筛查率为48.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客观因素”、“危险因素认知”、“防治知识”及“筛查支持感知”等4个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筛查积极态度”有正向影响作用,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13、0.21、0.22,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筛查积极态度”进而影响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的时间间隔,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6(P=0.001),即态度积极者参加筛查的时间间隔较短.外生潜变量“筛查支持感知”还直接影响筛查的时间间隔,是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的重要促进因素.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其卡方自由度比(x2/df)为2.99、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1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7.结论 提高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的积极性,除了要加强对妇女自身的健康教育外,还要提高其对筛查支持的感知度,比如同时也对其家庭、所在社区或工作单位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学生对“入学和就业取消乙肝项目体检”政策的认知及态度,为评价该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某高校各学院共计556名在校大学生,使用自编问卷对乙肝体检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政策的知晓率(63.1%)较非医学类(48.7%)的学生高(,x2=11.96,P<0.05).但从整体来看,大学生对该政策的知晓率并不高(56.1%);对乙肝病了解较多的学生更支持该政策(x2=20.56.P<0.05);大学生了解政策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38.8%)和他人的谈论(26.8%);大学生对政策的支持度比较高,但部分学生对政策的执行情况持怀疑态度.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该政策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应加强乙肝基本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45.
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世界各地,青少年暴力导致的伤害和死亡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美国,仅1999年就有4998名15~24岁的青少年被谋杀,平均每天14人,他杀已经成为该年龄段的第2位死因。Anderson报告,55%的校园暴力死亡事件是发生在校园日中的过渡时间,或者在上学前、放学后、或者在午间。了解校园暴力相关知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为获得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内容、发生原因以及不良后果的认知情况,进行了本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眼外伤553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前眼外伤已经成为眼科住院的三大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兹对1995~2000年医院的眼外伤553例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 ,寻找存在问题 ,为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1~ 2月 ,采用问卷方式对广州市市区某小学 14 0 4名 1~ 6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 [结果 ] 6 43 %的学生基本上不吃早餐 ,3 1 93 %的高年级学生不喝或偶尔喝牛奶 ;18 5 1%的学生经常食用西式快餐 ;80 0 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 ,43 94%的学生经常喝饮料 ;家长对学生的饮食行为有较大影响。 [结论 ]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卫生部门应重视目前城市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 ,提高早餐质量 ,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 ,指导家长、小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饮料。  相似文献   
48.
广州地区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光荣义务,同时献血还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1].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后,无偿献血人数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未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对<献血法>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均可反映国家对<献血法>宣传度是否足够及全社会参与无偿献血的情况.为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认识及行为,本文对广州1 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硒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每组5只,用5,10和20μmol/kg的亚硒酸钠腹腔注射染毒。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大鼠肝细胞增殖周期和DNA相对含量(DNARC),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结果:10和20μmol/kg的亚硒酸钠均可使大鼠肝细胞G0/G1期细胞显减少,5μmol/kg的亚硒酸钠虽可使G0/G1期细胞减少,但无显性差异。S期和G2/M期细胞以及增殖指数变化不明显。5、10和20μmol/kg的亚硒酸钠可引起大鼠肝细胞DNARC下降,DNA损伤率较对照组显增高,而且DNARC和DNA损伤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DNA损伤率的增高,DNARC下降,相关系数为:-0.9887(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亚硒酸钠不仅改变了大鼠肝细胞的增殖周期,还引起DNA损伤,并影响DNA合成,使DNA相对含量显下降。  相似文献   
50.
郑立新  邹志飞  吴赤蓬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40-124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和日落黄诱导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变化。方法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检验2种合成色素在其允许最大使用量的2、1、1/2、1/4、1/8和1/16倍剂量下对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苋菜红和日落黄分别在3.125~100和6.25~200 mg/L剂量范围内诱导蚕豆根尖的微核率明显升高。结论苋菜红和日落黄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