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06篇
  免费   2545篇
  国内免费   1849篇
耳鼻咽喉   192篇
儿科学   592篇
妇产科学   299篇
基础医学   1969篇
口腔科学   748篇
临床医学   6699篇
内科学   4487篇
皮肤病学   265篇
神经病学   1187篇
特种医学   18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3952篇
综合类   14537篇
预防医学   5966篇
眼科学   624篇
药学   5646篇
  40篇
中国医学   5962篇
肿瘤学   1398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767篇
  2021年   680篇
  2020年   847篇
  2019年   971篇
  2018年   958篇
  2017年   705篇
  2016年   828篇
  2015年   927篇
  2014年   2618篇
  2013年   1995篇
  2012年   2184篇
  2011年   2259篇
  2010年   2272篇
  2009年   2359篇
  2008年   2448篇
  2007年   2250篇
  2006年   2409篇
  2005年   2428篇
  2004年   2254篇
  2003年   2071篇
  2002年   1636篇
  2001年   1621篇
  2000年   1792篇
  1999年   1710篇
  1998年   1694篇
  1997年   1698篇
  1996年   1593篇
  1995年   1474篇
  1994年   1321篇
  1993年   1058篇
  1992年   896篇
  1991年   826篇
  1990年   730篇
  1989年   566篇
  1988年   338篇
  1987年   338篇
  1986年   277篇
  1985年   272篇
  1984年   236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183篇
  1981年   143篇
  1980年   112篇
  1979年   98篇
  1978年   57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32篇
  196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1998~2004年本所共收治急性血吸虫病引起免疫复合物肾病患者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Miles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前后宣教.两组均在出院前,出院后1、3、6个月发放Miles术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在出院前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出院前自理能力、造口情况、心理状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出院后观察组自理能力、造口情况等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Miles术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所致围产儿患病和死亡率的升高,已逐渐引起产科临床的重视。为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现将我院自1997年~2001年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25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足月分娩儿进行对照,以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围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4.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全麻术前减少腺体分泌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减少腺体分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观察。298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肉注射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或注射用水,测定注射后30min唾液分泌量。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测定口干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唾液分泌量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7·64±19·53)、(-22·30±21·04)和(2·71±19·46)mg。VAS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组用药后明显增加。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HR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65±8·82)、(-4·30±7·01)和(-0·54±6·49)次/分。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无HR增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5.
以各级领导干部为宣传对象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巡回宣讲活动,昨天下午正式启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以“艾滋病防治形势与任务”为题,在中央党校上了第一课。昨天,除了在中央党校的领导干部听课外,在遍布全国的2600多个中央党校远程教育网络点上,各省、地市、县领导干部也聆听了王陇德副部长授课。预计受教育的党政领导干部超过10万名。  相似文献   
46.
最近,一则“我国至少一亿人患精神障碍疾病”的报道令许多人瞠目。昨天在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专家与媒体见面会”上,专家们称,近年我国精神疾病的现患人数确实显著增加,所对应的专业服务队伍力量相当薄弱,亟待予以加强。但相关宣传首先要明确精神疾病的概念,不可把短暂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体验均归入其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长段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分期前尿道代后尿道成形术治疗3例复杂性后尿道长段狭窄(6.5—10.0cm)患者。第一期行阴茎转位尿道端端吻合术,术后3—6个月行二期阴茎伸直、尿道会阴造口术,6个月后行第三期前尿道成形术(Johanson Ⅱ期尿道成形术)。结果例1术后排尿通畅,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示尿道通畅,双侧输尿管返流近消失,最大尿流率18.8ml/s,随访2年,最大尿流率18ml/s,无剩余尿。例2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9.5ml/s,无剩余尿,尿道扩张可顺利通过22F尿道探子。例3经会阴一耻骨联合径路行第一期阴茎转位尿道端端吻合术、尿道直肠瘘、尿道会阴瘘切除、修补术,术后尿道直肠瘘及尿道会阴瘘治愈,但因耻骨联合切口感染致吻合口狭窄,有待进一步治疗。结论分期前尿道代后尿道加前尿道重建方法是治疗男性长段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疟疾的发病季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周宁县疟疾发病是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为疟疾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圆形分布的理论和方法,先求出疟疾发病的集中度(r),后进行均匀性检验,若r与零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再求出角均数(α)和角离差(S),以推算集中时间和高峰期。[结果]我县1981—1988年疟疾发病的集中时间为5月8日(3月1日零时为零度角,α=66.41°),发病高峰期是3月4日至8月3日(S=84.75°);青壮年、男性和外流人员多发。[结论]我县1981—1988年疟疾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时间有向温热季节集中趋势。近几年疟疾发病率低,仍不遗余力地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和外出回归人员的监测和管理,加强蚊媒监测,以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磺柳酸法在Array36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尿液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磺柳酸法对离心后的尿液样本中的蛋白质进行半定量测定,并用Array36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α1微球蛋白α1-MG、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在各个稀释度的测定范围,结合尿液蛋白质半定量结果和各个项目在不同稀释度的测定范围设定初始的标本稀释度。结果蛋白质半定量结果不同的尿液标本用Ar-ray360进行测定时,各个项目有其合适的初始标本稀释度。结论磺柳酸法在Array36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尿液的测定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大幅度节约试剂成本,缩短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C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CS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每组60例。术后3~8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记录DVT例数及血栓发生部位(大腿或小腿)。随机选择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各1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切皮后2h及术后24h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测定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术后3-8d对照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和单纯CS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9.3%、15.0%、23.3%和30.0%(P〈0.05)。所有发生DVT患者中,除CS组发现1例近端DVT外,其余均为远端DVT。发生DVT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危险因素个数等与未发生血栓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纤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切皮后2h,CS+IPC全程组vWF升高,D-D、tPA-Ag降低(P〈0.05),术后24h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间D—D、vWF、tPA-Ag及P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IPC全程或术后使用均能降低高危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其中CS+IPC全程使用预防效果最好,可能与IPC增加纤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