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知     
目的观察一种植物提取物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C57品系雌性小鼠皮下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模型,24h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植物提取物、阴性对照生理盐水、阳性对照顺铂,连续治疗15d。于接种开始第1、8、12和16天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肿瘤面积、肿瘤重量、脾脏重量。结果用药16d后,阳性对照组、植物提取物组肿瘤面积和质量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第4组植物提取物抑瘤率为45%,对黑色素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物提取物组小鼠体质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植物提取物对黑色素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2.
烹调油烟颗粒物对HELF细胞的氧化应激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探讨烹调油烟颗粒物(cooking oil fume particulate,COFP)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diploid lung fibroblasts,HELF)的氧化应激效应.材料与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烹调油烟颗粒物,通过MTY实验确定COFP暴露对HELF细胞的lC50.将HELF细胞暴露于20、4、0.8 μg/ml的COFP,分别于12、24、48 h后进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分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测和彗星试验(comet assay).结果:COFP作用12、24、48 h后HELF细胞的IC50分别是101.7、82.7、85.1 μg/ml,细胞质内ROS平均荧光强度随COFP剂量增加而增高,在COFP 0.8、4 μg/ml暴露24、48 h后线粒体内的ROS较阴性对照组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DA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NA断裂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引起的细胞ROS、MDA升高和DNA断裂在不同暴露时间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验剂量水平和暴露时间内,COFP暴露可引起HELF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升高、DNA断裂,但并不能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3.
长期慢性镉中毒可以使肾小球受到损害,导致尿白蛋白含量的增加。由于不同年龄健康人尿中白蛋白的含量不同,所以为了更准确地评价镉对肾脏损害的程度,有必要对不同年龄健康人尿中白蛋白进行调查,摸清其水平状况及分布规律。1 方法 随机选择在当地居住30年以上的居民253名,年龄从35~84岁。样品采集为即时尿,然后冷藏。尿白蛋白浓度按尿微蛋白酶免疫测定试剂盒进行分析。尿肌酐(Cr)采用饱和苦味酸法测定。用EPI(第5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相似文献   
54.
随着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杀虫剂相继被禁用,手性拟除虫菊酯由于高效、低毒、广谱、易降解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非农业害虫防治,由于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在环境和生物体内被广泛检出,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其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备受关注,被美国EPA列为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该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关于常用手性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生殖系统、甲状腺系统和肾上腺系统的干扰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手性拟除虫菊酯可通过干扰激素合成分泌或直接作用于激素受体产生内分泌干扰作用,且具有显著的对映体差异。但关于对映体选择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为综合评价手性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健康风险效应及安全、高效手性农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反,反-2,4-癸二烯醛(t,t-2,4-DDE)对小鼠DNA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ICR雌性小鼠腹腔注射染毒,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测定小鼠血清中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含量.结果 t,t-2,4-DDE在1,10,50 mg/kg剂量,染毒小鼠后第10 d,血清中8-oxodG含量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50 mg/kg t,t-2,4-DDE剂量染毒后2,6,10 d内,小鼠血清中8-ox-odG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P<0.01).结论 t,t-2,4-DDE是致小鼠DNA氧化-损伤的可疑物质.  相似文献   
56.
斑马鱼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筛选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其能够使脊椎动物的发育、生理自身调节和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是近年来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斑马鱼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具有许多其他模式生物不具备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对斑马鱼的生物学特征、其用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生物学指标以及利用斑马鱼对内分泌干扰物进行评价的方法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Cd Se/Zn S量子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以0、0.5、1、2、4、8和16 nmol/L Cd Se/Zn S量子点分别处理斑马鱼胚胎,于受精后24、48、72、96和120 h(简称hpf)5个时间点分别观察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毒理学终点。结果在120 hpf时,Cd Se/Zn S量子点对斑马鱼胚胎的LC50为21.38 nmol/L(95%CI:17.21~26.57)。量子点Cd Se/Zn S对斑马鱼胚胎24 hpf时60 s内胚胎自主运动频率,48 hpf 60 s内心率、胚胎孵化率、死亡率等均有明显影响,高浓度8 nmol/L和16 nmol/L组Cd Se/Zn S量子点在120 hpf时可致斑马鱼胚胎发生心包水肿、肝脏变小、卵黄囊吸收延迟、肠道发育异常及肌肉变性等中毒症状。结论 8 nmol/L及以上浓度Cd Se/Zn S量子点对斑马鱼胚胎具有较强的发育毒性,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Cd Se/Zn S量子点可造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58.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排放到环境中的纳米材料越来越多,且多数纳米材料可进入水体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体内累积,进而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纳米材料按组分的不同主要有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粒子、碳纳米材料、量子点、有机聚合物等,不同纳米材料尺寸大小、材料成分、表面修饰材料等理化特征的差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大小及机制各有不同。本文分别归纳了各种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模型(如鱼类、贝类、水蚤、藻类等)的纳米毒性作用及可能的致毒机制。分析表明,各类纳米材料不同的理化特征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毒性作用,但决定毒性的关键因素到底是其粒径尺寸大小、材料组分还是表面修饰物等至今尚无准确定论。氧化损伤、金属离子释放等是研究较多的机制,而从基因芯片、表观遗传修饰等分子水平对毒性机制进行研究的报道很少,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其是否可以作为毒性评价指标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且环境因素等也可对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产生影响。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机制及风险评价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9.
由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水的影响,地面水污染已经比较普遍,且越来越严重。根据美国资料报道,在世界各水体中已检出有机化合物2221种,饮用水中检出765种,其  相似文献   
60.
血清中磺草酮的液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锋  吴南翔 《职业与健康》2008,24(9):843-844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新型除草剂磺草酮的方法。方法以甲醇和0.1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缓冲液作为流动相,254nm检测波长进行样品测定。结果回归方程:Y=20742.17X+655.12(r=0.9993),检出限:0.044mg/L,样品分析的RSD在4.83%-6.79%之间,回收率在94.65%-109.23%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而且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