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及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表现为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有环形磨玻璃密度影环绕中心实性结节.另选取临床综合诊断或病理证实的具有晕征的炎性结节病变患者44例作为对照,其中球形肺炎21例,结核球15例,真菌病8例.所有患者均有详细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观察晕征及中心实性结节的影像特点,对肺癌及炎性结节各影像表现的发生率行χ2检验.肺癌患者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0例周围型肺癌,磨玻璃影与肿瘤实性结节交界面、肺野交界面均境界清楚(100%).炎性结节磨玻璃影与实性结节交界面清楚者仅11例(25.00%),交界不清楚者33例(75.00%);炎性结节磨玻璃影与肺野交界面均不清楚(100%).10例周围型肺癌病灶中心实性结节边缘出现分叶征3例,毛刺征7例,胸膜凹陷征4例,恶性征象的发生率为100%;炎性结节病灶中心实性结节边缘无一出现上述征象.10例肺癌结节与21例球形肺炎均明显强化;结核球仅3例出现包膜强化,真菌病1例少许强化,与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分析磨玻璃影及中心实性结节的边缘及内部结构的影像表现,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减重手术中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推动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我院近五年来实施腹腔镜减重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治疗方法一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减重手术是目前临床上一种成熟安全的手术形式,配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53.
维生素A中毒的X线与CT诊断(附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生素A中毒症的X线平片与CT表现及其特征。材料和方法 :经临床证实的 7例维生素A中毒者中 ,男 4例 ,女 3例。分析其X线、CT影像表现。结果 :X线平片可见尺挠骨、胫腓骨、跖掌骨及肋骨等多处不同程度骨膜增生 ,包绕骨干 ,停药后 2周复查 ,其骨膜增生稍有增加。以跖骨前臂为著。头颅CT扫描见脑沟裂增宽 ,脑室轻度扩张 ,4年后CT复查脑仍有轻度脑萎缩改变 ,但智力正常。结论 :维生素A中毒影像学改变与停药后的变化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54.
地奥心血康对犬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岩  吴杨 《吉林医学》1999,20(5):301-301
地奥心血康是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甾体总甙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本文应用多功能生理记录分析仪检测地奥心血康组及对照组犬的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心律失常情况,旨在证明地奥心血康对犬的失血性休克复苏后产生的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成年杂种犬16只,体重20±2.2kg,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只,失血性休克240min后输入生理盐水3ml/kg,并回输血复苏;治疗组8只,失血性休克240min后静脉输入地奥心血康10mg/kg,亦回输血复苏。1.2 动物模型:5%硫喷妥钠0…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发热症状监测应用在医院感染发病监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资料分两组,A组采用回顾性病例监测方法抽查出院病历,医院感染病例填表登记;B组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使用研发的实用电子功能模块,在全院住院病例中将体温≥37.5℃患者的信息收集到数据库,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并结合临床早期判断有无医院感染.结果 A组与B组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和病原学送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发热症状为线索引导的医院感染发病监测敏感性高,覆盖面广,成本费用低,监管效果明显,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肺结核治愈后肺内残留的稳定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分布、CT特点及其在长时间无医疗干预情况下的演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两次随访CT资料,对两次资料中肺内非活动性病灶的分布、CT形态和特点,以及两次CT中的病灶演化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100例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88.0%)、结节(67.0%)和斑片(63.0%)。人均可检出结节病灶6.5(1.0,8.3)个、斑片病灶1.6(1.0,2.0)个。可见钙化表现、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的结节、斑片及条片病灶发生率分别为92.6%(403/435)、52.9%(54/102)及81.0%(17/21),72.2%(314/435)、93.1%(95/102)及100.0%(21/21),76.6%(333/435)、96.1%(98/102)及100.0%(21/21)。结节、斑片、条片病灶在随访前后两次的检查中横断最大径[6.97(5.44,10.47)mm和6.72(4.87,9.67)mm,18.30(10.67,30.46)mm和16.00(9.59,30.76)mm,42.30(21.63,74.90)mm和41.75(18.75,73.37)mm]和病灶体积[18.03(14.86,77.89)mm3和16.10(14.02,55.04)mm3,201.57(61.02,633.55)mm3和144.29(58.68,612.75)mm3,3224.00(410.50,5265.00)mm3和3138.25(302.08,3865.50)mm3]均显著减少(Z=-10.289,P<0.001;Z=-3.658,P<0.001;Z=-2.312,P=0.021;Z=-7.524,P<0.001;Z=-3.334,P=0.001;Z=-2.194,P=0.028),且结节和斑片的病灶CT均值[157.01(126.24,236.77)HU和211.22(144.96,342.05)HU,19.79(17.22,45.89)HU和31.15(16.16,64.08)HU]显著增加(Z=-10.342,P<0.001;Z=-4.094,P<0.001)。结论: 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结节和斑片,且多数表现出钙化、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不光整。非完全钙化和纤维化病灶在治疗停药后的随访中表现为体积进行性病灶缩小、密度增加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对于判断肺内病灶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1]).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功能可能存在损害,但是认知障碍究竟是网络成瘾的因还是果尚不清楚~([2]).探究性眼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作为辅助判定认知功能的指标,其临床价值得到认可~([3]).本文从电生理角度探讨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卢非酰胺(rufinamide,RUF)对脊髓背角II层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SG)神经元兴奋性和突触传递的影响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上的镇痛作用。方法:利用膜片钳技术,对SG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观察卢非酰胺对神经元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s,AP)发放频率及后根刺激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voke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 EPSC)幅度及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s EPSC)的影响。制备大鼠腰5脊神经结扎模型(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观察腹腔注射卢非酰胺对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的影响。结果:电生理结果显示:灌注卢非酰胺可明显抑制由C纤维介导的单突触e EPSC幅值,这一作用经洗脱可恢复至加药前,但对Aδ纤维介导的e EPSC幅度的抑制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卢非酰胺还可减少II层胶状质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减弱神经元的兴奋性,同时降低s EPSC的频率,但对其幅度没有影响。在大鼠SNL模型上,卢非酰胺能有效缓解由神经结扎引起的病理性疼痛,且镇痛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卢非酰胺可以通过减少SG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选择性的抑制脊髓背角浅层C纤维介导的伤害性初级传入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9.
通过采用遗传算法得到相关权,并与医疗专家人工分配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得出解决医疗数据复杂性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对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4(ATF-4)表达的影响,以及ATF-4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FRO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FRO,分别设空白对照纽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组;利用微小RNA干扰技术,减少ATF-4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ATF-4、氧调节蛋白150(ORP150)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显著增加FRO细胞系中ATF-4基因表达水平,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随机序列核酸siRNA组相比,siATF-4处理组中ATF-4、ORP150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上调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系中ATF4基因的表达水平,siATF-4具有降低ATF-4及OPR150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增加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