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并探讨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肝细胞性肝癌疗效的危险因素,为完善肝细胞性肝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3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完成3年术后随访的20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对其手术疗效进行评估。根据20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随访3年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对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短期客观缓解率为63.50%,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其复发率为24.50%,3年存活率、死亡率分别为79.00%、21.00%。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在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间质细胞比、血管侵犯、术前甲胎蛋白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肿瘤直径≥5 cm、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间质细胞比50%、血管侵犯、术前甲胎蛋白水平≥400 ng/m L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预后受到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间质细胞比、血管侵犯、术前甲胎蛋白水平的影响,临床上需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合理调整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2.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下腹开腹手术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该文报道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下腹开腹手术21 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下腹良性疾病13 例,恶性肿瘤8 例,均治愈。8 例癌肿随访0.5~2.5 年无复发。该方法具有术野暴露好、创伤小、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新的腹内脏器联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2002年5月~2009年7月,对36例脾功能亢进合并胆囊结石先行二级脾蒂离断法切除脾脏,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36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260 min,平均135 min。术中出血70~550 ml,平均185 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6~9d,平均7 d。36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纠正,6例随访期间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口服华法令片和肠溶阿司匹林胶囊控制。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下脾脏联合胆囊切除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静脉套扎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先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1~2周后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结果:42例手术成功,6例中转开腹.42例脾切除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40 min.术中出血平均为240 mL,术中输血200~600 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术后并发症.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术前内镜套扎术具有微创的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联合抗返流装置在胆肠Roux-en-Y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86年4月至1991年4月对50例肝内或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远端及肝内胆管狭窄患者,施行肝外或肝门胆管广泛切开胆肠Roux—en—Y吻合,同时在桥袢远端设置联合抗返流装置。随访1~6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我院 1996年 8月~ 2 0 0 1年 8月期间 ,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 710例 ,因各种原因中转开腹 15例 (2 .11% ) ,现结合文献对 15例的中转原因及时机选择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 ,男 4例 ,女 11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5 5岁。均在术前行 B超检查证实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其中急性发作缓解期 5例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6例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 2例 ,萎缩性胆囊炎 2例。1.2 中转原因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不能顺利建立人工气腹1例 ,胆囊与胃十二指肠粘连 1例 ,胆囊床难以分离 1例 ,术中出血 2例 ,胆管损伤 …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诱导大鼠肝癌细胞H4-ⅡE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cyt)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实验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荧光指示剂Fluo-3/AM检测[Ca2+]cyt及钙库中Ca2+的变化。结果 MTT比色结果显示,10、30、50、70、100μmol/L SS-D对细胞的存活率都在90%以上。第一大组中阴性对照组可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其平均荧光强度(MFI)为35.76±1.37;阳性对照组可使其大幅度升高,其MFI值为74.74±1.26。不同浓度的SS-D也可使其不同程度升高,并且与SS-D呈浓度依赖性,其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59.95±1.02、73.89±1.35、80.30±0.04、93.30±0.83。阳性对照组及处理组的MFI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处理组1、处理组3及处理组4 MFI值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胆酸(LCA)及SS-D、熊脱氧胆酸(UDCA)都能诱导细胞钙库中Ca2+释放。结论 SS-D能诱导细胞内Ca2+内流,增加[Ca2+]cyt,调控细胞内Ca2+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脾肿大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15例行LS,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5例行LS中13例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8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60 mL,2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为术中出血,另1例为脾周粘连出血。术后2例发生胸腔积液,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平均住院8.9 d,术后3~6 d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1以上,无死亡病例。随访15例脾功能亢进消失。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的患者行LS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匹维溴铵对胆道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 胆道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29例, 分为治疗组19例, 对照组10例. 两组患者全部行MRCP、T管造影或ERCP检查, 未发现残余凝结物, 其中8例再次LC术探查, 未发现胆囊管残留或肠粘连. 治疗组给予匹维溴铵50 mg, po, tid, 可根据病情增至300 mg&#8226;d-1, 饭前适量水整片吞服. 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5 mg, po, tid, 疗程均为4周. 结果 治疗组痊愈17例;好转、无效各1例, 总有效率为89.5%, 对照组痊愈4例, 好转4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40.0%. 结论 匹维溴铵对胆道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40.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对 2 8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 (Acutegallstonepancreatitis,AGP)患者进行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检查 ,并进行了经鼻胆管引流 (Endoscopicnaso billadrainage ,ENBD)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等内镜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