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本文通过对8805人次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观察,并将发生过敏反应较为严重的50例病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反应,加以观察处置。重点介绍了碘造影时应把好三关,即:增强前的预防关、增强扫描中的责任关以及碘过敏后的处置关。尤其为避免碘过敏致死,以上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2.
中危人群双源CT冠脉显像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双源CT(DSCT)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中危人群冠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6-07-2009-05至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的冠心病中危患者67例,男42例,女25例,分别给予双源CT和冠脉造影检查(不予心率控制)。双盲法对图像资料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6例获得了清晰的图像。在至少有一处狭窄>50%的患者16例中,15例由双源CT准确发现,敏感性93.8%。在无狭窄>50%的患者50例中,45例由双源CT准确排除,特异性90.0%。双源CT诊断冠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98.8%,阳性预测值75.0%,阴性预测值99.8%;诊断冠脉狭窄≥75%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99.4%,阳性预测值76.2%,阴性预测值99.9%。kappa一致性分析发现双源CT与冠脉造影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9,P<0.01)。结论双源CT判断冠心病中危人群冠脉狭窄情况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此人群筛查的安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TEMI患者127例,其中41例(A组)于发病后6 h内行PCI治疗,32例(B组)于发病后6 h至12 h行PCI治疗,29例(C组)于发病后12 h以上行PCI治疗,25例(D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另外选择冠脉造影提示冠脉血管无狭窄患者10例(E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hs-CRP、IL-6浓度变化及3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STEMI患者血清hs-CRP、IL-6发病后逐渐升高,B组、C组和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后24 h各组血清hs-CRP和IL-6明显高于入院水平(P〈0.01);行PCI治疗组hs-CRP和IL-6在术后升高更明显(P〈0.05),但持续时间较短,发病后2周时A组和B组血清hs-CRP和IL-6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仍高于对照组;A、B、C组与D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8%、25%、48.3%、76%,4组间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A、B组分别与D组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P〈0.01),C组心血管事件低于D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有心血管事件组入院时血清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1)。结论 STEMI患者血清hs-CRP和IL-6的浓度变化,可作为临床病情评估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对于指导临床进行早期积极干预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及早PCI能改善STEM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 079例早产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RDS相关的因素。结果:(1)早产儿RDS的发生率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下降而升高,35~36周早产儿RDS发生率为3.29%,小于28周上升为81.63%;大于2 500 g早产儿RDS发生率仅4.15%,小于1 000 g上升为100%(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生期窒息、双胎或多胎、妊高征、胎膜早破为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围生期窒息与RDS的发生最密切(OR依次为15.112、2.140、1.060、0.538,P<0.05)。结论:早产儿RDS的病因复杂,除胎龄和体重外,围生期窒息是早产儿发生RDS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抑郁症脑灰质体积和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方法:38例抑郁症患者(男19例,女19例)及29名健康对照(男13名,女16名)均经常规及结构磁共振(MRI)扫描,同时联合反映脑区执行及记忆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测量,t检验对性别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健康男性在右额上回皮质灰质体积较健康女性减小;女性抑郁症患者在右颞叶梭状回及右海马回皮质的灰质体积较男性患者减小(P<0.005,像素>10);②在字色干扰总时间上,健康男性成绩差于健康女性;而抑郁症女性瞬时记忆(数字倒背)项目分数低于男性(P<0.05);③字色干扰总时间的性别差异与右额上回皮质体积性别差异在健康受试中存在相关性(r=0.503,F=4.412,P=0.022);数字倒背的性别差异与右颞叶梭状回及右海马回皮质性别差异在抑郁症患者中未发现显著统计意义的相关(r=0.567,F=2.028,P=0.084)。结论:健康者及抑郁症患者在灰质体积及神经认知上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适当的心理干预对提高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重建图像的影响。方法:对80例行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质量有无差别。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优良图像比例明显提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7.
北京市发热筛查在防控SARS中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发热筛查在北京防控SARS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了北京航空系统、铁路交通系统、公路主要交通干道检疫检查站等进行调查。采用与各部门主管人员座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各系统自建立以来投入人力、物力情况、筛查人流量、筛出的发热人员数,结合疫情数据库分析,从流行病学专业角度对发热筛查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从2003年4月26日—6月14日,各交通系统共检测约700万人,设备总投入在4000万以上,在5月6日前共筛出9例SARS确诊病人,以后再无确诊病例,发热筛查工作量随着客流量加大而繁重,每日平均测查体温20多万人次,动用人员近1800人,筛查SARS的成本效益很低。结论 在SARS后期交通系统发热筛查措施对SARS防控作用极为有限。因此对目前的发热筛查方式应进行适当调整,科学筛查。  相似文献   
48.
以聚苯乙烯胶乳为载体,制成乙型肝炎e系统胶乳诊断试剂.以反向被动乳凝试验(RPLA)和乳凝抑制试验(LAIT)检测HBeAg及抗-HBe,并和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受检50份HBeAg阳性血清及41份抗-HBe阳性标本的符合率为96.0%和91.1%,经统计学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发现乳凝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和核心系统无交叉反应,对5份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和50份健康人血清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该法有良好的特异性(98.1%).此外本法与ELISA法相比,前者更具有操作简单,不需任何仪器设备,3~5min出结果的特点,是检测乙型肝炎e系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Barrett食管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点。结果:32例Barrett食管患者中临床出现反酸25例(78.1%)、胸骨后疼痛22例(68.8%)、烧心感18例(56.3%),无症状者6例(18.8%),胃镜检查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者27例(84.4%),胆汁反流者10例(31.3%),病理检查结果全部病例食管下段均有柱状上皮化生。结论:Barrett食管多见于老年人,是反流性食管炎发展的结果,具有恶变为食管癌的潜在危险,其确诊须组织病理检查,内科治疗只能缓解及改善症状,发现恶变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踝臂指数(ABI)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52例UAP老年患者及4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45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测定AB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结果:(1)UAP组ABI值与对照组、SAP组中任一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与SAP组间hsCRP、MPO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UAP组与对照组、SAP组中任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UAP组与对照组、SAP组中任一组间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与SAP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老年UAP患者ABI与hsCRP、MPO水平呈负相关,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呈正相关。结论:ABI降低与斑块不稳定、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对早期鉴别高危冠心病患者及评价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