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40例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为观察组,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血清中的ESM-1和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探讨ESM-1含量和炎性因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血清中的ESM-1含量和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SM-1与炎性因子VCAM-1、TNF-α、IL-8呈明显的正相关(P 0.001)。结论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ESM-1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少怀  杜谢琴  金静  卞峰  方红育 《医学综述》2016,(4):807-810,833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4/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BMP-4/SDF-1)释体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冷冻干燥和乳化交联法制备BMP-4/SDF-1壳聚糖缓释体,通过电镜扫描观察缓释体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MP-4和SDF-1的缓释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s,Transwell检测缓释体对BMSCs的趋化作用,单核细胞直接细胞毒性实验检测细胞因子缓释体对兔BMSCs的增殖作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骨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茜素红染色观察带有细胞因子的缓释体对BMSCs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空白组、BMP-4组、SDF-1组、BMP-4/SDF-1组的兔BMSCs增殖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升高,且BMP-4/SDF-1组的兔BMSCs增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共培养的兔BMSCs小室进行结晶紫染色发现,BMP-4/SDF-1组细胞穿膜数目相对空白组、BMP-4组、SDF-1组显著增多(P<0.05)。复合缓释体与兔BMSCs共培养7 d后BMP-4/SDF-1组ALP和OCN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4/SDF-1矿化结节较空白组、BMP-4组和SDF-1组明显增多。结论制备兔骨缺损模型,将SDF-1/BMP-2壳聚糖换实体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植入兔局部骨缺损处,促进黏附增殖,诱导成骨分化填补骨缺损,BMP-4/SDF-1壳聚糖缓释体支架可以作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肌肉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熏洗对于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强化监护及整体护理治疗急性心梗200例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是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0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分别是传统护理组和实验组。传统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治疗。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强化监护及整体护理。结果:与传统护理组相比,实验组满意度更高,已经达到了98%,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都得以有效改善,明显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他们都对后期的治疗充满信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监护及整体护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问题及生活质量,对于日后的身体恢复具有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显色培养法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80例孕34?37周孕妇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GBS培养,以传统培养24 h为比对法,记录显色培养法(6h、12h、24h)生长情况,评价其不同生长时间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与比对法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同时用GBS标准菌株进行8个浓度(1.5 ×101?1.5 × 108 CFU/mL)稀释生长和干扰实验,观察最低生长浓度及抗干扰情况,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0例阴道分泌物样本,传统培养法阳性率为7.37%(29/380).显色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4.21%(16/380,6h)、6.58%(25/380,12h)和8.16%(31/380,24h).传统培养与显色培养(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3.992,P = 0.046),与显色培养(12h、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 0.319,P = 0.572;x2 = 0.072,P = 0.788).显色培养法6h、12h和24h的灵敏度分别为51.72%、79.3%和89.66%,特异性分别为99.71%、99.43%和89.65%,Kappa值分别为0.65、0.84和0.86.标准菌株8个浓度稀释实验显示,GBS于1.5×101?1.5×108 CFU/mL均为阳性,抗干扰效果好.药敏结果显示,GBS对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灵敏度均超过9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灵敏度均低于35%.结论 显色培养法经12 h培养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与传统培养的一致性较好,稀释生长和抗干扰符合预期,适用于临床GBS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辅助下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8例。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18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等综合评价标准评定:优16例,良1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辅助下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尼克酰胺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的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MPTP(每天30mg/kg×5 d,i.p.)注射前1h腹腔注射尼克酰胺(500 mg/kg),最后1次注射后5天观察小鼠运动能力的改变,检测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并分析小鼠全脑及纹状体中乳酸脱氢酶(LDH)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变化.结果:1)尼克酰胺能显著改善MPTP小鼠的自主运动能力(P<0.01),但对游泳、爬杆和悬挂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2)尼克酰胺能显著减轻MPTP诱发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降低(P<0.01);3)全脑的LDH和NOS活性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但纹状体的LDH和NOS活性在MPTP处理的小鼠中显著升高(P<0.01),尼克酰胺能显著降低MPTP引起的LDH和NOS活性升高(P<0.01),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尼克酰胺可以有效减轻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神经元的坏死和抑制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心动脉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存在许多联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病理机制和中心动脉压相关。肾功能损害是老年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中心动脉压升高与老年高血压肾损害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肾脏早期损害,从而降低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现将中心动脉压与老年高血压人群肾功能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点研究4212例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2011年-2012年4212例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4212例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显示:宫颈炎、盆腔炎以及阴道炎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发病年龄主要为20~50岁妇女;子宫肌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普遍集中在31—40岁之间;乳腺包块在31~40岁之间有小部分患者;宫颈糜烂、卵巢囊肿以及妇科其他疾病的发生率较小。结论:定期开展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有助于了解妇科多发疾病,对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起到显著效果,对我国治疗妇女妇科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