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目的:观察格雷西隆(granisetron,Gra)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学疗法(化疗)中的止吐作用。方法:41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于每个疗程用化疗药物前30min给Gra1支(3mg)于40mL生理盐水中iv缓慢注射。其中15例在前1-3个疗程的化疗中,单用甲氧氯普胺作为止吐剂,10-20mg,bid,im或iv,连续5-7d直至化疗结束,其后的1-2个疗程改用Gra止吐,用法同上,并作2药止吐作用的Ridit检验。结果:用Gra后,在化疗中的病人无呕吐例次占80%,每天呕吐1-2次的例次占16%,总有效率96%;用甲氧氯普胺的化疗中病人无呕吐例次占9%,每天呕吐1-2次的例次占9%,总有效率18%。结论:格雷西隆能有效地控制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因化疗引起的呕吐。  相似文献   
32.
33.
34.
施丹  曾婷  陆静忠  宋超英  卞锦国 《海南医学》2016,(17):2835-2837
目的:观察亚砷酸(ATO)联合EPOCH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例经病理确诊的NHL患者,均为复发难治性,采用亚砷酸联合EPOCH方案化疗。结果16例中CR 5例,PR 6例,SD 3例,PD 2例。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结论亚砷酸联合EPOCH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控,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5.
血液系统许多疾病本身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尤其在化、放疗后,减少更为严重,感染的威胁性也随之增加。故应及时经验性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生素治疗[1]。现将我科1994年4月至1995年9月期间,4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mipenem/cilastatinTIENAM○R泰能○R)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一)一般资料 4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的患者均系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3~74岁(平均43…  相似文献   
36.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大剂量甲氨蝶呤 (HDMTX)是防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髓外白血病和全身巩固治疗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长链聚谷氨酸盐MTX(MTXPG)是MTX最重要的代谢成分 ,长链MTXPG及其聚集量决定了它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在相同胞外MTX浓度下 ,不同特征的ALL细胞形成的MTXPG及其聚集量不同 ,因而维持ALL细胞MTXPG近饱和状态是HDMTX使用原理的一个重要进展[1] 。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二种剂量 ,观察了首次使用HDMTX的患儿体内药物浓度变化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对象和方法1 一般资料1.1 对…  相似文献   
37.
急性白血病甲氨蝶呤耐药及化疗个体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 ,还原性叶酸载体 (RFC)功能、甲氨蝶呤多聚谷氨酸 (MTXPG)水平及二氢叶酸还原酶 (DHFR)活性是影响甲氨蝶呤 (MTX)疗效的三大主要原因[1] 。我们通过研究白血病患者原代细胞MTX耐药、个体差异机制 ,以期为MTX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一点线索。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主要为本院 1998年 6月~ 1999年 11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 (AL)患者。选取白血病细胞比例大于 0 .70、细胞数大于 10 7及部分经二甲基亚砜冷冻保存、复苏培养 2 4h后活力大于 70 %的骨髓标本共 5 6份。男 33例 ,女 2 3例。小儿 (6个月~ 12岁…  相似文献   
38.
卞锦国  董戴玉 《上海医学》1996,19(10):618-619
米托蒽醌为主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卞锦国,董戴玉,严云,陈玲玲,周欣,任梅玉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预后极差,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6年3月,以米托蒽醌(MxMitoxantrone)与阿糖胞昔(Ara-c...  相似文献   
39.
鼻部肿痛伴面颊肿胀、发热卞锦国董戴玉整理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因鼻部肿痛伴左面颊肿胀、发热3周于1994年12月15日入院。1月前用手挖鼻后出现鼻部肿痛,在地段医院给予先锋5号静滴后稍改善,停药后鼻部肿痛加重并出现左面颊肿胀,外院怀疑上颌窦癌,作...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对43例不同疾病阶段的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发现92%的初治及73%的治疗后患者存在Ph染色体,65%的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还伴有附加染色体改变;同时对37例患者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的检测,95%的患者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其中包括4例Ph阴性患者,融合基因持续存在于整个病程中,且转录本b2a2及b3a2同样可见,未发现有e1a2。结果表明CML的发生及进展存在着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是CML诊断最灵敏且特异的方法,但预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