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483篇
预防医学   112篇
药学   145篇
  4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为 32 .31% ,病死率为 35 .71%。 78.5 7%的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第一周。革兰氏阴性菌是最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且多高度耐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纤支镜检查或治疗、术前大量腹水、术后气管切开、术后肾功能异常、术后肺水肿、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早期 ,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病原体多为具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 ,其防治工作必须贯穿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2.
颌面部为颜面部的组成部分。所谓颜面部系指上至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区域。通常以经过眉间点及鼻下点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颌面部系由颜面部的中、下部组成。颌面部是人体经常外露的部位,该部位有眼、鼻、唇和颏部等重要器官,在功能、形态及外观上均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时既要注意视、嗅、呼吸、咀嚼、吞咽、言语及面部表情等功能,又要不影响颜面美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7月完成的328例次原位肝移植中的肝动脉重建方法。其中7例受者因肝总动脉不适宜吻合而采用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7例受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5±11.3)岁。肝移植术中,于胰腺体部上缘处游离受者脾动脉干2cm,结扎其远端,利用其近心端与供肝肝总动脉对端吻合;在2.5倍手术放大镜下,以7-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方式完成动脉重建。结果术后行间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监测显示:7例受者肝动脉血液供应良好,无血栓形成,无胆系并发症发生,无脾脏梗死征象。2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在术后18、21个月死于癌肿复发,5例良性肝病患者术后随访22.6个月(12~38个月),肝功能良好,1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在肝移植受者肝总动脉不适宜重建移植肝动脉时,选择性应用受者的脾动脉是简便可行的动脉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4.
胰腺为腹膜后位器官,受伤机会较少,但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我院自1995~2003年共收治胰腺损伤3例,现就胰腺损伤的诊治、剖腹探查以及腹腔引流在其治疗中的重要性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ʽ����ֲ���������ĸ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行6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为10.45%。2例存活超过3年,8例存活超过2年,19例存活超过1年。结论 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背驮式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别超  谢潘潘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464-2464,2548
硬膜外麻醉是腰椎间盘手术应用较多的麻醉方法之一,多为俯卧位,患者常处于清醒状态,要达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常需要辅助其他药物。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在硬膜外腰椎手术中镇静作用的效果和对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羧肽酶A1活性中心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克隆人羧肽酶A1(carboxyrpeptidase A1,CPA1)活性中心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正常胰腺组织中CPA1活性中心基因,克隆入载体pGEM-Teasyr,测序分析.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GEX-4T-1,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结果:获得了人CPA1活性中心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表达的蛋白以SDS-PAGE分析,在Mr约46000处出现一条新生蛋白带,经凝胶薄层扫描检测,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2.1%。结论:成功克隆人CPA1活性中心基因并得到了其原核表达产物,为获得分子量小而具有相似活性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人吃五谷杂粮,生命的动力,就来自食物的能量。想要尽情地翻云覆雨,女人不但要加强体力,平常加强营养,在预约浪漫的夜晚来到之前,最好还能够多吃点以下“助性”食物,让气氛更加火辣。不爱吃深绿色叶片蔬菜的女性朋友们,多  相似文献   
19.
别福仙  李吉茹 《新中医》1989,21(7):32-34
慢性肾炎的治疗,目前治疗较困难。笔者从二十余年临床中,对慢性肾炎辨证论治,获得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一、关于消除水肿问题《内经》云:“三阴结谓之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证治汇补》云:“肾虚不能行水,脾虚不能制水,故肾水泛滥反得浸渍脾土,是以三焦停滞,经络阻塞,水湿渗于皮肤,注于肌肉而为肿。”综上所述,可知水肿一证之因多责于肾、脾、肺三脏。而从慢性肾炎所见,属肾、脾虚惫而发者尤多。因“肾主水”“脾主运化”  相似文献   
20.
别陇南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2,8(3):189-189,185
患者女,27岁。无任何诱因突感左眼前雾样物遮挡,视物不清,于1989年1月26日入院。入院视力:双眼1.2,左视乳头及网膜血管旁泡状出血及渗出。诊断:左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用蝮蛇抗栓酶治疗,一周后出现鼻衄、牙龈出血。10天后查左眼底视乳头颞侧后极部遍布大小不等新鲜出血灶并融合成大泡状,静脉迂曲怒张呈腊肠状,间断隐没于出血渗出间,视网膜高度水肿呈灰白色,中心凹呈灰江色。停用蝮蛇抗栓酶,加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出血控制,但血液吸收不良,视力明显下降,45天左眼视力0.1(模糊可见)。前置镜检查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