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米非司酮对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组织t-PA、PAI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米非司酮对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组织及子宫局部纤溶状态的影响,探讨部分妇女应用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后子宫出血多、出血时间长的原因,对63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分别采用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及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的药物流产,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绒毛和蜕膜组织提取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PAI)的活性。结果表明:药物流产组与人工流产组相比,其绒毛和蜕膜组织提取液中t-PA活性升高,PAI活性降低,二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可能造成早孕妇女绒毛、子宫蜕膜组织局部的纤溶系统功能亢进,这很可能是应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多、出血时间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2.
王雪  刘立峰  张春阳 《工企医刊》2014,27(4):941-942
本文为了评价同型半胱氨酸值对脑梗塞的判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现将测量结果及评价方法,一并报告如下。 1资料来源 根据2012年6月14日—2012年12月3日入住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均经全面检查与头部CT检查证实确患脑梗塞患者180例,与按中华老年医学学会规定选择标准,筛选非患病组65例,做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3.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ARK1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RK1 gene contains two mutation sites, namely Ala30Pro and Ala53Thr, which are located on exons 3 and 4,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genetic loci of the pathogenic genes remain unclear. In this study,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1 members of a family with high prevalence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cluding four affected cases, five suspected cases, and two non-affected cases. Point mutation screening of common mutation sites on PARK1 gene exon 4 was conducted using PCR,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loci of the causative gene for Parkinson’s disease. Gene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a T base deletion mut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PARK1 gene exon 4 of all 11 collected samples.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PARK1 gene exon 4 gene mu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ic mut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相似文献   
74.
摘要 氯离子通道在神经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其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作用研究及探讨。以往人们多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其功能,但是由于阻滞剂的非特异性使实验结果值得商榷,本文采用cDNA转染及RNA干扰的方法特异性的针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中ClC-3氯通道进行研究,并探讨了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RGC-5内存在ClC-2、 ClC-3、ClC-5的表达;ClC-3 cDNA转染谷氨酸诱导的RGC-5细胞凋亡后,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减少;而应用RNAi技术阻断ClC-3氯通道后,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明显增加,并且TGF-β2、Smads2、Smads3、Smads4、Smads7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由此认为,ClC-3氯离子通道在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凋亡中起保护作用,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RGC-5凋亡和保护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心理声学检测意义,分析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主观分级与 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42例突聋并伴耳鸣患者行纯音听阈测试及耳鸣心理声学测试(耳鸣频率、响度、最低掩蔽级和后效抑制试验),并行耳鸣主观分级评估,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耳鸣音调匹配类型以纯音及窄带噪声为主;耳...  相似文献   
76.
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瓣逆行修复前足外侧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前足外侧缺损,足部三柱桁架动态支撑结构破坏,造成内侧纵弓过度承担负重,对足的负重功能造成重大影响,研究解决前足外侧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旨在恢复前足外侧生理支撑结构.方法 从1989年3月至2008年6月,对前足外侧缺损采用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瓣逆行转位移植修复并重建前足的外侧支撑点38例.结果 术后38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10年,平均23.5个月.足的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评分标准:85分以上8例,75~85分23例,60~75分7例.结论 采用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瓣修复前足外侧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胫骨慢性骨髓炎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胫骨骨髓炎共349例,采用清除病灶,去除死骨,然后根据病灶的不同部位及患侧肢体的有关情况,选择不同的肌皮瓣、皮瓣或复合皮瓣填充死腔及覆盖创面,改善局部血运,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349例病例全部获得随访12~60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骨髓炎全部治愈且无复发.328例骨折一期愈合,21例因骨缺损或不愈合而再次植骨治疗获得愈合.15例轻度跛行,9例因肢体短缩、关节僵直与其他合并症重度跛行,325例患者行走正常并恢复原有工作.结论 胫骨骨髓炎的外科治疗,必须采用个体化治疗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重建感染局部的血液循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8.
创伤性骨髓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伤性骨髓炎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是骨科医师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虽然抗菌治疗在大多数感染性疾病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但由于骨骼的特殊的生理和解剖特点,其治疗困难.成功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包括骨的穿刺进行微生物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诊断并进行长期的抗菌治疗.由于创伤性骨髓炎的多样性,需要对不同的病人类型采用不同的医疗和外科治疗策略.创伤性骨髓炎常伴有骨的缺血坏死和死骨形成,除进行抗菌治疗以外,外科清创是必须的治疗手段.总之,创伤性骨髓炎,特别是在合并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复杂病例的成功治疗需要多种专业技术,包括骨科、感染控制、修复重建、血管外科技术等.  相似文献   
79.
延长外侧途径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立峰  蔡锦方  梁进 《中国骨伤》2002,15(10):614-615
我院自1995年~2000年采用延长的外侧切口途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应用螺钉与钢板联合固定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对98例胫骨感染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于病灶清创后行外固定架固定,皮瓣或肌皮瓣填充死腔覆盖创面,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结果皮瓣均成活,创面消失,感染控制;随访1~5a无复发;4例轻度跛行,7例重度跛行,余行走正常并恢复工作.认为外固定架固定、皮瓣移植修复缺损及控制感染为本病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