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北京协和医院(100730)刘珠凤黄荣丽在世界发达国家,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的早期诊断率已达88%[1],而在我国相距甚远。早期诊断可以减少威胁生命的出血性休克;可以避免过多的输卵管损伤,保留生育功能;还可以减少因输血而引起的肝炎...  相似文献   
42.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症状的良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和不孕[1].多发于30至50岁经产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病情严重者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均受到严重影响.手术治疗仍然是其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对于患者生命质量及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尚缺乏客观的评价.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本研究选用含有12个问题的健康调查量表简表(short-form 12-item health survey,SF-12)[2]和WHO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3],评价子宫腺肌病患者手术切除子宫前后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双相电泳方法建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方法收集正常卵泡期子宫内膜组织5份,采用双相电泳建立子宫内膜组织的蛋白质表达谱;利用凝胶染色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蛋白质点的识别和检测;随机选择5个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蛋白质的鉴定。结果以固相pH梯度(IPG)胶条pH=4~9进行第一相等电聚焦,以12.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第二相,成功建立了正常卵泡期子宫内膜组织蛋白质双相电泳图谱,平均含(523±41)个蛋白点,匹配率81.89%。通过MALDI-TOF-MS对5个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结论成功建立了人正常子宫内膜蛋白质双相电泳图谱,并应用质谱技术进行了部分蛋白质点的鉴定,为进一步构建人子宫内膜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并为研究子宫内膜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4.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共 14 4例 ,行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术、附件切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和盆腔粘连分离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评价患者术后手术切口、两侧肩部和两侧季肋部疼痛情况。结果 :术后有 79 2 %的患者发生切口疼痛 ,4 5 7%的患者发生肩部疼痛 ,18 1%的患者发生季肋部疼痛。年龄、体重、受教育程度、生育史、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形成气腹的速度、盆腔粘连情况以及是否放置引流管均与手术后疼痛的发生和程度有关。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与多种因素有关 ,通过处理措施的改进能够减轻腹腔镜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45.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道斜隔是一种较少见的阴道发育异常,多有双宫体、双宫颈,有一隔膜始于两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患侧宫颈掩盖其内,患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多伴有闭锁侧的先天性肾脏缺如,斜隔与宫颈的空隙称为隔后腔。该病真正的发生率目前并不清楚,有报道发生率在0.1%~3.8%。国外最早于1922年报道这一生殖道畸形。至1976年根据Yoder等的总结,全世界文献中仅报道41例。我国直至1985年卞美璐等才将其正式命名为“阴道斜隔综合征”,并报道此病占同期因生殖道畸形入院手术病例的3.7%,占先天性生殖道梗阻病例的7.4%。[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裸鼠异位子宫内膜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裸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在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到裸鼠体内,抗VEGF抗体作用于种植灶,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用TUNEL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PCNA检测细胞增殖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细胞凋亡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强度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人源性MVD和鼠源性MV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VEGF抗体可能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继而抑制内膜异位种植生长,而对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有逐渐取代开腹手术的趋势。但偶尔有腹腔镜手术中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情况。因此,腹腔镜手术对卵巢非良性肿瘤有无不良影响,如何在腹腔镜手术前及手术中及时发现卵巢非良性肿瘤,并给予正确的处理等,成为妇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复习了我科近3年来,于腹腔镜术中发现的13例卵巢非良性肿瘤患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价妊娠期腹腔镜附件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0年4月至2005年9月将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妊娠期腹腔镜附件手术17例(早孕期3倒,中孕期14例)列为研究组,同期同孕周范围开腹附件手术19例(早孕期2例,中孕期17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附件手术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早孕期研究组3例术后孕期顺利,足月分娩。中孕期两组患者在术前情况、手术方式和术后病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出现宫缩例数、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率、镇痛药用药率、平均应用抗生素时间及平均术后住院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畸形和窒息。结论在正确掌握妊娠期腹腔镜附件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腹腔镜术式对比开腹术式不增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用药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49.
张力性尿失禁病人不同术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张力性尿失禁不同术式的优劣。方法对因张力性尿失禁或伴有张力性尿失禁而进行手术治疗的95例病人(包括经阴道修补术63例,经腹库伯韧带悬吊术23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库伯韧带悬吊术和阴道前壁修补术分别为93%(26/28)和69%(31/45)(P<0.05);术后1年的治愈率分别降至74%(14/19)和58%(23/40)(P>0.05)。术后性生活感觉异常情况为,库伯韧带悬吊术和阴道前壁修补术分别为4%(3/45)和7%(1/28)。术后插尿管天数和次数,库伯韧带悬吊术多于阴道前壁修补(P<0.05)。结论张力性尿失禁的术后治愈率,3个月时库韧带悬吊术优于阴道前壁修补术,1年时两种术式相似。库伯韧带悬吊术更易造成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50.
78例先天性无阴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先天性无阴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无月经初潮,其中伴有周期性腹痛7例(9.0 % ) ;不规律下腹痛2例(2 .6 % )。75例接受了阴道再造。术后平均随诊2 4±4 4月,腹膜法和皮瓣法性生活满意率80 %以上,羊膜法性生活满意率5 0 %。结论:对于前庭陷窝深度3cm以上者,应首选顶压法治疗;对于合并有周期性腹痛或下腹痛者,应选用腹膜法治疗;对于既往阴道再造术失败者,魏式法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