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丹参酮ⅡA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有冠心病且辨证符合心血瘀阻证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分别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时间、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9.12±1.21)d和冠心病药物治疗总时间(10.64±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11.54±1.75)d、(12.92±1.19)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6.0%)明显优于对照组(6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丹参酮ⅡA对患有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价初始溶栓和抗凝治疗对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1月收录于PubM 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Ovi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的文献,收集纳入初始溶栓与初始抗凝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及回顾性研究数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文共纳入10项研究,1561例研究对象,其中初始溶栓组759例,初始抗凝组8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初始溶栓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有效率高于初始抗凝治疗[OR=3.19,95%CI(2.01,5.05),P<0.001],复发率低于初始抗凝治疗[OR=0.21,95%CI(0.05,0.83),P=0.030];初始溶栓与初始抗凝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5,95%CI(0.26,1.63),P=0.360].初始溶栓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主要出血事件、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初始抗凝治疗[OR=5.36,95%CI(3.25,8.84),P<0.001;OR=4.16,95%C I(3.07,5.63),P<0.001].结论 与初始抗凝治疗相比,初始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且不能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血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胱抑素C(Cys-C)在小儿感染性肾早期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包头市第八医院儿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住院的急性感染患儿500例,通过检测尿MA、血β2-MG、α1-MG、Cys-C、尿素氮(BUN)、肌酐(Cr),选出尿MA、血β2-MG、α1-MG、Cys-C任一项超出正常参考值者作为肾早损研究对象,为观察组(108例)。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以病原体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作为病原体诊断依据,确定其感染类型。统计肾早损观察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尿MA、血β2-MG、α1-MG、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α1-MG在各感染组异常检出率最低;病毒感染组尿MA、血β2-MG、Cys-C异常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β2-MG异常检出率最高;Cys-C在各种类型感染组中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β2-MG诊断病毒感染性肾早期损害的敏感性最高,Cys-C的增高不受感染类型的限制,是各种类型感染性肾损害的良好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4.
除皱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美容手术,该手术是唯一能够改善面颈部衰老面容的有效术式。作者通过近十年的临床探索,不断改进术式,使其更趋于完善。并术术中面神经损伤、在及皮瓣的再分配等问题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
本文总结了我科自 1995年 5月~ 1999年 5月静滴尿激酶(Uk)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33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2例 ,年龄 43~ 82岁 ,平均 6 4 8岁 ,发病 1h内应用溶栓药 3例 ,1~ 6h用药者 2 4例 ,6~ 12h者 6例 ,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CT首次发现大片梗塞 8例 ,小片梗塞 19例 ,未见异常 6例 ,全部病人入院时肢体肌力都在Ⅲ级以下 ,无明显意识障碍 ,无出血倾向及溶栓禁忌症。于溶栓后一周再次测肌力评定治疗结果 ,患肢肌力提高Ⅲ级以上或恢复至正常 ,生活自理 ,神经系统症状消失者为优 …  相似文献   
96.
刘兰  刘春丽 《河北中医》2010,32(8):1199-12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研究其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腹痛、痛经、不孕、月经异常等。2008—02—2010—03,我们采用达那唑口服联合莪棱灌肠液灌肠、四黄粉外敷治疗EMT51例,并与单纯达那唑口服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医院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2019年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报的496例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对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6例ADR报告中,...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草药口服加保留灌肠以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对照组30例予桂枝茯苓胶囊加理疗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2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受孕率高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草药口服加灌肠以及输卵管通液、经期抗炎联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对比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2例经保守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鼻咽部占位性病变,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对差异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内镜鼓膜置管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术后创伤小及恢复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胃食管返流与慢性咳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通常将咳嗽时间超过8周,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1]。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胃食管返流性咳嗽,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0%~40%[1]。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咳嗽等症状。GER性咳嗽(GERinducedCough,GERC)也可能是GERD的唯一表现,约占GERD的43%~75%[2],而且许多患者无烧心和(或)返酸症状,致使临床医生很难做出诊断。下面对GERC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做一简要综述。1GER性咳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